记者 刘林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与智联招聘周二发布报告称,在教育培训市场监管风暴下,尽管教育/培训职业的销售类岗位招聘需求人数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但家教类岗位需求同比增加821%,由此推动教育/培训职业就业景气指数(CIER)排名首次居各行之首。
CIER指数=市场招聘需求人数/市场求职申请人数,大于1时,表明就业市场中劳动力需求多于市场劳动力供给,就业竞争趋于缓和,景气程度高。指数越大则就业市场的景气程度越高。当CIER指数小于1时,说明就业市场竞争趋于激烈,景气程度低。这里的CIER指数是利用智联招聘全站数据,通过不同行业和职业、不同地区和城市、不同企业类型等供需指标的动态变化,来反映就业市场上职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例变化。
报告显示,从行业来看,二季度不同行业之间的就业景气极化程度进一步上升,CIER指数最高和最低行业之间的差别倍数为35.46倍,高于上季度的24.93倍和去年同期的14.83倍。
除教育/培训/院校行业外,中介服务、专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人力资源等)、物流/仓储、娱乐/体育/休闲和保险等行业就业景气度也相对较高。能源/矿产/采掘/冶炼、礼品/玩具/工艺美术/收藏品/奢侈品、环保、旅游/度假、信托/担保/拍卖/典当和电气/电力/水利等行业景气指数仍较低,就业竞争较为激烈。
从区域看,二季度,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景气指数相对较高,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CIER指数依次为1.59、1.37、0.74,同比、环比均有所上升。
从城市看,二季度,长三角、珠三角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二三线城市就业景气度较高,如嘉兴、温州、泉州、中山等,CIER指数依次为4.03、2.15、1.96、1.95。北京、沈阳、天津、青岛、西安、贵阳、哈尔滨、长春、呼和浩特和包头CIER指数较低,都比1小,表明这些城市就业竞争较为激烈。
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就业景气度显著好于中小微企业。二季度大型企业CIER指数为2.65,较一季度1.59大幅上升;中型、小型和微型企业CIER指数虽在恢复,但明显低于大型企业,中型和小型企业CIER指数甚至还小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