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从不完全属于我,世界我只略知一二,自我是对二者即兴的回应 | 一周新书推荐

本周关键词:文化评论、乡间人物、创意写作、鲍德里亚、布达佩斯战役、中国美食、科学图像、鲸鱼……

记者 | 陈佳靖

编辑 | 黄月

《感受自由》

[英]扎迪·史密斯 著  张芸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1-03

在英国,扎迪·史密斯被誉为青年一代作家的代表。过去二十年里,她先后发表了《白牙》《签名收藏家》《美》《西北》《摇摆时光》《使馆楼》等小说作品,凭借独特的个人风格和对种族、政治、性别等公众议题的关注,成为了英国多元文化的代言人。在小说创作以外,她也发表过大量评论性文章。《感受自由》收录了她过去十年间的非虚构创作,话题从时政、艺术、哲学、文学、生活到个人经验,大多是她对奥巴马任职总统时期美国和英国所发生事件的即时反应。其中既有对眼下这个时代的深入体察,也延续了她一贯的对流行文化的关注和反思。

对于扎迪·史密斯而言,“写作是三个不稳定的、变幻无常的要素的交集:语言、世界、自我。第一个要素从不完全属于我;第二个我只能略知一二;第三个则是对前两个要素可变、即兴的回应。”她力图在写作中准确地平衡这三种要素,赋予其该有的分量。相比说服读者认同某种观点,史密斯更倾向于塑造一种思维方式,让读者和作者一样打开视野,勤于思辨,并相信阅读具有和写作同等的自由度和紧迫感。

《浮木》

杨本芬 著
乐府文化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07

2020年,杨本芬出版了她的第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秋园》,讲述了母亲“秋园”——一位普通中国女性一生的故事,并以她的经历串联起百年中国的沧桑,描绘了底层乡间人物对苦难的承受与抵抗。这一年杨本芬八十岁,比起“晚熟”作家的身份,她更代表了一个渴望记录人生的普通人。她的作品让人们看到,哪怕是最微小的个人,也可以呈现与记录鲜活的历史。

今年,《秋园》迎来了续集《浮木》,读者将继续跟随这位八旬奶奶走进她在中南腹地的那些家人、亲戚、乡亲们的生活,见证他们在大时代中载浮载沉、漂泊无向的命运。他们多是劳碌一生的人物,许多人没有善终,他们虽然平凡如草芥,却借助作者的笔墨得以复活。此外,《浮木》也讲述了有关“之骅”,即作者本人的故事,其中有工作中印象深刻的往事,有与老伴的相处,也有与孙辈的隔代之情,是杨本芬对自己曲折而动人的一生的回顾。

《我们要当作家》

[美]埃里克·奥尔森 [美]格伦·谢弗 著  李晋 译
商务印书馆 2021-05

《我们要当作家》的故事发生在1974-1978年间,地点是颇具传奇色彩的爱荷华作家工作坊,有近30位师生曾在这里生活,包括约翰·欧文、简·斯迈利、T. C. 博伊尔等。他们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聚集在一起,那就是“创意写作”。当时,爱荷华工作坊已小有名气,但仍处在发展初期,这些刚刚在文学圈崭露头角的天才作家们也正处于他们人生中的关键节点。他们在这里即兴创作,不断摸索。尽管“创意写作”本身尚未理论化或职业化,但从某角度看,爱荷华正在修建一座安全之巢。当学院继续向高深理论领域发展时,爱荷华希望想象力能在工作坊找到栖身之所。

在爱荷华工作坊,大家相互支持,但也给成员施加各种压力,比如要定期交稿,约束自己,还要完成一系列个人及社会义务。本书也为创作者提供了不少建议,但均以个人经历或趣闻逸事的形式出现。这些真实的经历或许比指导手册更能帮助渴望当作家的人了解作家这一职业:他们如何费尽周折地去获得资助,为社会地位而焦虑,为深厚或浅薄的友谊而悲喜,以及最终所获得的创作成果等。

《临界:鲍德里亚访谈录》

[法]让·鲍德里亚 [法]菲利普·帕蒂 著  戴阿宝 译
拜德雅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21-05

本书是法国记者菲利普·帕蒂与当代著名思想家让·鲍德里亚展开的一场深度访谈。作为一名极富争议的后现代理论家,鲍德里亚的观点总能挑动人们的神经。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他撰写了一系列分析当代社会文化现象、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的著作,包括《物体系》《消费社会》《象征交换与死亡》等。他还曾提出“超真实”的概念,认为我们通过大众媒体所看到的世界并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而是由被操控的符码组成的“超真实”世界。在他看来,讯息不是在生产意义,而是在消解意义。同时,模式和符号也变成了控制这个世界的方式。

鲍德里亚的思想并不容易理解,有人认为他的书写太过抽象、模糊,缺乏严谨细致的分析,《临界》则以访谈的形式为读者提供了一条走近鲍德里亚思想的新路径。二人探讨的话题相当广泛,涉及海湾战争、卢旺达和新世界秩序,全球化与普遍化,卷土重来的族裔民族主义、消费社会与社会排斥、生活的全面失序等。“临界”不是终结的那一刻,而是即将结束的那一刻。在临界时刻,鲍德里亚告诫我们:当真实的幻觉被驱散时,我们绝不能相信真实仍然是真实——因此,真实就是没有客观性的现实。”

《布达佩斯之围》

[匈牙利] 翁格瓦利·克里斯蒂安 著  陆大鹏 刘晓晖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05

布达佩斯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漫长、最血腥的城市攻防战之一。1944年11月,苏联红军包围了当时由纳粹德国军队以及匈牙利法西斯分子防守的布达佩斯,守军最终在1945年2月无条件投降。这场持续了100多天的战役致使近16万人死亡,其中很多都是平民,其血腥程度只有列宁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华沙战役能够与之相提并论。然而,战争之后,关于此役的德文、匈文或俄文档案材料几乎全部丢失或被销毁,另有一些史料由于政治原因被束之高阁,不对外开放。布达佩斯战役因此成了二战历史研究中有所缺失的篇章。

在这一背景下,本书试图复原布达佩斯战役的真相。它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军事史,也从人性、政治和社会等层面对这场恐怖而丑恶的战争进行了剖析。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挖掘现存史料的基础上,寻访了大量战争的亲历者与幸存者,为这段历史补充了珍贵的个人叙事。出于政治、心理等原因,匈牙利人无法或者不愿重新审视他们的祖国和人民在布达佩斯战役中的悲剧历史,这也是作者书写本书时遇到的困难之一。

《中国人超会吃》

王恺 戴小蛮 著  刘小柱 摄影
世纪文景丨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07

对于吃的执着,中国人在世界上罕有对手。尽管各地风土人情不同,中国人的饮食态度却有一致之处。比如对食物极高的包容度——吃臭的食物,各个城市基本都有炸臭豆腐的摊位。再比如苏州、扬州等自古富裕之地对“不时不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坚持。另一方面,中国人在吃的问题上又非常乐于拥抱改变,追求创新。中国的许多家常菜都在走出国门后风靡世界,而像小龙虾这类非中国原产的食物近年来也成为国内夜宵市场的霸主,被各地发展出多种奇特口味。

本书从菜、肉、鱼、禽、豆、米、面七大食物类别出发,图文并茂地记录了来自不同地方的55道美食,透过一道菜的源流与变化,呈现中国人对吃的热爱与讲究。除此之外,书中还收录了14篇饭桌观察和6篇市集采访,为读者剖解当下中国人的饮食变化,探讨网红餐厅与苍蝇小馆的风靡、菜市场的买卖众生相,以及外卖如何改变着我们的用餐习惯。

《为自然书籍制图》

[日]楠川幸子 著  王彦之 译
启真馆 |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1-02

在16世纪,药用植物学与人体解剖学是两个备受瞩目的科研领域。当时,植物学与解剖学都属于医学的范畴,在显微镜被发明之前,医学研究者尝试在自己的研究和著作中使用图像,用以辅助他们的观察、描述和研究。科学史家楠川幸子认为,这些图像不仅仅是对自然现象的简单复制,也是一种多样化的视觉试验。图画自然是视觉的,但若想理解它们与观察或描述究竟有着何种关联,则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在本书中,作者以富克斯的《植物史论》、维萨里的《人体的构造》和格斯纳未出版的《植物史》等16世纪标志性的插图书籍为基础,探究了印刷书籍中的图画在新的自然知识的形成和确立中所起到的作用。书中附有大量精美插图,反映了当时的学者对图画应用于自然知识的不同态度。他们通过富有技巧且新颖的图文发展出了一种视觉论证法,也为今天的读者呈现出科学技术史中的一个独特侧面。

《鲸之殇》

法利·莫厄特 著   高建国 李云涛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06

人类捕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原始人类桨手划着敞篷船,利用骨质尖头鱼叉追捕鲸鱼,整个过程凶险异常,有时要耗上几天几夜,甚至可能丢掉性命。那时的人们捕鲸只是为了食用,一整个部落每年最多杀死两三头鲸鱼。然而,到了现代社会,捕鲸的目的发生了重大变化,捕鲸的手段也在技术革新下变得越来越精准有力。除了食用之外,鲸油会被用以照明,鲸须会被制成“角”窗和器皿,鲸鱼彻底从可食用的猎物变成了一宗商品,在人类无限膨胀的欲望的驱使下走向了灭绝。

本书为加拿大国宝级作家法利·莫厄特为鲸类发声的环保力作。作者从一头怀孕母鲸被困海湾,最终被人类无情射杀的故事讲起,揭示了过去两三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大海域中鲸鱼惨遭屠戮、几近灭绝的真实情况。长期以来,几乎没有人公开反对人类屠杀捕鲸的行径,相反,还有大量的小说、纪实书籍和电影都在赞美屠杀,颂扬鲸鱼刽子手的勇猛无敌和男子气概。《鲸之殇》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种种畸态和无情掠取地球上一切自然资源造成的可怕影响,这本书也被世界反捕鲸组织奉为经典,至今仍有强烈的警示意义。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