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艺术博物馆里少有描述“气味的艺术”? (上)

生命的气息融入到艺术中。

撰文 | 苏也

来源 | 布林客BLINK

很多次都有人问我,为什么美术馆里有那么多关于视觉的艺术品,却很少有关于气味的作品?

我想,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显而易见的。相比于其他的人类感觉而言,视觉的语言是最直接、最快速,并且最易于沟通的。如一个个语言文字、符号、表情包,有的时候,根本不需要上下文的环境,即使受到了物理甚至是时间的阻隔,我们依然可以知道它们代表和蕴含的意义。

因此,人类的艺术历史里充满了不同大师通过视觉方式记录和保存下来的情感与故事。而与文字、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相比,依赖听觉的音乐和声音艺术就显得比较抽象与主观。同一段不加唱词的旋律,飘进不同的听众心里,就可以忽然产生出或欣喜或忧伤的不同感受。正因如此,声音艺术也成为了当代艺术里一个值得探讨的主题。不少声音艺术家在用视觉化的方式去表现音乐、旋律、震动、自然音等存在,颇具创意和诗意地打造一个场景,去唤起不同听众心灵深处不一样的记忆和感触。

与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相比,气味的艺术表现显得最为棘手。气味的存在应该说本就是一个综合体。不同的气味,常常会伴随着味觉而产生。况且,今天我们遇到的气味基本上都是合成的,而不是纯天然的,并非从某一单个的植物、动物、实物身上提取的精华。如果你不明白我所说的情况,你可以闭上眼睛,回想一下你在某个大城市的火车站候车厅里所闻到的气味——混杂着人群、食物、汗液、行李、空气、机油味等等复杂的东西。就连我们在评论一种香水、蜡烛、沐浴液等东西的时候,也往往会追随气味的秘密,把一种气味拆解成不同成分,变成柠檬、檀香木、薰衣草等多个具体的、有图像的事物。

特别是我们在形容一种食物或饮料的气味时,往往会描述自己从鼻腔、味蕾一直联通到大脑记忆皮层深处的感受。可以说,气味特别善于诱发我们的记忆,而我们也习惯性地用自己的真实体验,结合场景性的视觉想象,来描述一种令人愉悦的香氛,抑或是一种叫人不快的臭气。

“Smell-O-Vision”的宣传图

正因为如此,气味,带着其不可阻挡的体验性存在、画面式联想,成为了许多艺术家的研究对象。在电影人心里,如何让观众最大程度地融入故事情节,得到身临其境的体验,是他们在艺术和技术上不断追求的目标。我们今天都很熟悉3D电影,在一些游乐园也体会过4D电影,会结合座椅的晃动、摇摆,甚至是吹风和喷水等“小恶作剧”,来刺激观众的全面感官。

在美国,曾一度还出现过一种名为“Smell-O-Vision”的技术,这是一种在电影放映的过程中,由前排座椅释放出不同气味的系统,为的是让电影观众可以“闻”到电影中发生的事情。 好比是看到一片草原,就会释放出青草地的味道;电影中出现吃汉堡包的场面,系统就会释放出美式快餐的熟悉香味。

“Smell-O-Vision”的发明者

该技术由汉斯·劳伯(Hans Laube)发明,并在1960年的电影《神秘的气味》中首次出现。在电影的播放过程里,由画面结合音轨触发机制,电影座椅背后的装置将会把30种气味注入影院内。劳伯的这项技术最初被他称为“ Scentovision ”,在1939-40年的纽约世界博览会上首次推出。在博览会上,劳伯展现了该系统,他将管道连接到剧院中的各个座位,因此放映员可以使用控制板,小心地控制气味释放的时间和数量。

“Smell-O-Vision”的电影剧场

在一次长达35分钟的电影《我的伤痕》中,他就实现了这次有气味的电影实验。不难想象,怀特·迪士尼(Walt Disney)公司是第一个向“Smell-O-Vision”的技术抛出橄榄枝的大公司。他们试图探索这项令人兴奋的技术,并预设在1940年的电影《幻想曲》中实施这种电影的新尝试,把气味注入观影体验。但最终,出于成本的现实原因,迪士尼决定不得不放弃这项具有野心的计划。

“Smell-O-Vision”的电影剧场

很显然,如果我们能够在一部电影的观看中感受到故事情节里的味道,那么将会是一次更加沉浸式的体验。爆炸、鲜血、酒精、美食、大自然,每一项元素都具备自身的气味特征,且完全可以征服观众。可是,所有这些早期尝试都是由剧院所有者承担的,而不是电影制作本身的一部分。因此,这样过于注重娱乐化的感官体验的刺激,或许本不是电影导演们的毕生梦想。他们或许会担心,随着银幕而进行的不知何时会喷射到观众面前的气味,这一刺激很可能会分散人们的注意力,去期待一次味觉游戏,而不是专注于欣赏和理解导演的拍片意图。

此外,人们对于气味的感受和理解,包含辨认与记忆的能力都是十分主观的。一般人的鼻子很难在不同气味之间转换,任何一个徘徊不前于香水柜台的消费者,都肯定有过这样的体验——擦拭三款不同类型的香水,却完全不知道买哪一个好,直到不同的香氛刺激引发了鼻子的不适。

另外,我们普通人对于气味的认识也是很匮乏的。可能是因为气味这东西太复杂了,而且它是那么的抽象而短暂,看不见、摸不着,还留不下来。某一种神秘的分子从外界进入鼻孔,不带任何提示,在鼻腔到脑海之间自由游走,直到它完全消失,最终从我们的感受中完全被清除。这一段旅程非常微妙,难以捉摸,更难以控制和把握。这世界上,除了专业的香水大师、科学家和制香人员之外,气味在普通人的理解和认知里,就是模糊不清的浑沌混合体,并且会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故事性的记忆而变得愈发混乱不堪。

香氛与气味的展览

我有时甚至认为,人们对一种气息、香味的喜欢,完全依赖于专业人士给出的文字性的定义。哪一种香水最为性感、哪一种蜡烛最能让人心灵放松、哪一种护肤品擦在脸上最给人以安全感,这种气味的体验与想象完全是二手的,附加的,不真实的。我几乎不能在我每天都使用的香水中准确辨认出它的主要成分,完全搞不清玫瑰或松木的前香和后香。这不禁让我联想起来当代艺术越来越显得高深莫测的策展语言和艺术评论。

专业人士在对一件作品、一次展览的讲述中,那些关于思想、材料和媒介的表述看似严谨,精确,深刻,展现出知识分子对语言魅力的不离不弃,然而却让很多普通人感到一头雾水。仿佛是一件作品的意义,首先必须等待着专业人士交代完它的重要成分之后,才可以开始进入到观众的观看环节。而优秀的艺术分析大师,就像是业务能力最强的香水柜台销售人员。

关于气味的展览

正因为气味的神秘、微妙与复杂,还有气味的不确定性,让气味的存在与意义变得十分具有可塑性,成为了一种媒介与指代,引发了一批艺术家的专门研究。所以,尽管在当代艺术的领域中,为人们熟知的气味艺术(Olfactory art)少之又少,但是,仍然不乏一些可圈可点的作品。

马塞尔·杜尚的气味作品《巴黎空气》

在一部分我们已知的著名作品中,由于艺术家采取了特殊性的、反传统的材料,所以,物件的气味元素不可避免的进入到了观众的现场体验之中,也在艺术评论不遗余力的反思与总结中,形成了某个展览在处理方式、媒材探索或者思考人类关系等方面里的重要一环。其中,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是最早在艺术中使用气味的艺术家之一。在1938年,巴黎举行的超现实主义展览中,杜尚的装置作品让整个空间充满了烘焙咖啡的香气。自那以后,各种各样的艺术家都试图进一步加强艺术现场的魅力,促进观众看艺术作品时的全面体验。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的《天气计划》

最广为人知的一个例子是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的《天气计划》(The Weather Project,2003-2004)。这就是一项利用了我们全方位感知力的大型装置艺术作品。埃利亚松从人类的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多方面入手,打造出了一个当代艺术中的经典范例。

2003年,《天气计划》在伦敦的泰特现代艺术馆(Tate Modern)的涡轮大厅(Turbien Hall)内展出。埃利亚松利用单频灯、金属薄片、镜面铝箔和造雾机制造出了伦敦人久违的艳阳天。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的《天气计划》

前来参观的观众一时间会忘记自己身在何处,看见头顶的暖阳,会自然地席地而坐,聊天说笑。在大厅的天花板上,埃利亚松还按上了一面大镜子,人们躺在美术馆的地板上,在享受之余,还可以在镜中欣赏自己的惬意。更厉害的是,在制造特殊的光线、环境和温度的基础上,埃利亚松还专门用造雾机加重了展厅里的空气湿度,并在空气中混入了一种味道:由蜂蜜和糖调制的芬芳剂,给观众又增添了一层享受,从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全方位打动观者。

安雅·盖拉西奥(Anya Gallaccio)的展览现场

同样在伦敦,惯常用食物、新鲜植物、水果来做装置艺术的女性艺术家,安雅·盖拉西奥(Anya Gallaccio),也常在扩大艺术的表现力中利用到气味。她在作品中用到过苹果、蔬菜、鲜花、盐,水,还有巧克力。其作品很大程度上就在利用有机的生命体,依靠植物、食物本身的外观和气味的变化,来影响观看者,用材料本身的生命周期去讨论生命体和时间的关系。

安雅·盖拉西奥(Anya Gallaccio)的展览现场

其中,她用鲜玫瑰花做成的装置艺术在网络上很有名:她把一整个屋子的地板上都铺满了鲜红的玫瑰花,让它们随着展览的进行而一点点凋零。随着时间的过去,腐烂的气息会接连着花朵的凋谢而出现。在2000年,她的雕塑作品《因为我不能停下》(Because I could not stop,2000)也使用了新鲜的苹果:红苹果在树杈上随着展览的进行,一点点发霉、腐烂,变成棕色和绿色,最后有的烂苹果掉在了地上,砸烂成泥,久而久之,发酵在展厅里烂成了一滩臭水,散发出巨大的气味。

安雅·盖拉西奥(Anya Gallaccio)的展览现场

这个作品也把生命的气息融入到展示环节里,嗅觉和视觉一起启动着现场观众的反思,意识到生命的有限。这个作品获得了2003年的透纳奖(Turner Prize)。

作者:苏也,现居美国,《布林客BLINK》主编,艺术评论人

 

来源:布林客BLINK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