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哲鲁米:我用修行来控制日益膨胀的动物性灵魂 | 一诗一会

鲁米打通了平凡的现实生活与神圣的永恒世界之间的屏障,直指人类的心灵。

鲁米(Rumi,1207-1273),伊斯兰教苏菲派圣哲,莫拉维苏菲教团的创始人。插画师:Alison Dubois。图片来源:由博集天卷提供

波斯人有一种被称为“马赛拉”(moshaereh)的古老游戏:一个人背诵一句诗句,接下来那个人所背诵诗句的首字需要与前一个人所背诵诗句的尾字相同。“马赛拉”一词的原意就是“与诗为伴”。据说,在电视成为流行之前,一家人或一群朋友往往一玩“马赛拉”就是几个小时。伊斯兰教苏菲派创始人鲁米是人们引用最多的诗人之一,这些诗句就像缕缕丝线,将社区串联起来,使其充满活力。

鲁米与菲尔多西、萨迪、哈菲兹齐名,是波斯的“诗坛四柱”之一。他不但在宗教修行上有巨大的成就,而且在波斯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鲁米从小受其父传统的伊斯兰教育,后在巴格达、大马士革、阿勒颇等地求学。1244年,他意外结识了方游僧沙姆斯·大不里士,两人一见如故,用鲁米自己的话来说:“我从人类身上看到了从前认为只有在真主身上才有的东西”。在思想的碰撞中,这位亦师亦友的苦修僧人将鲁米正式引入神秘主义之门,促使后者开始投身诗歌创作。遗憾的是,沙姆斯不久后便离开了。为了纪念他,鲁米创立了苏菲派,并以独创的“托钵僧旋转舞”作为苏菲行者们的修炼方式。通过诗歌、音乐和舞蹈,鲁米打通了平凡的现实生活与神圣的永恒世界之间的屏障,直指人类的心灵。

鲁米流传于世的诗集共有两部,一部是被誉为“波斯语的《古兰经》”的《玛斯纳维》,另一部是抒情诗集《沙姆斯集》。他的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影响力贯穿东西、遍及世界。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和诗人歌德都曾对鲁米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使人的“精神和独一的真主合一”。随着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新时代运动的发展和兴盛,西方人重新把目光投向古代、投向东方,寻求一切可能满足他们心灵渴望和精神追求的灵性源泉,鲁米随即成为当代美国最受欢迎的心灵诗人。在中国,鲁米的《玛斯纳维》也在各族穆斯林中有所流传,并被新疆依禅派奉为经典之一。

近日,鲁米的诗集《在春天走进果园》再版,收录了这位圣哲的心灵语录。诚如学者安娜玛丽·席梅尔所言,鲁米的诗如同一幅土库曼风格的画作,其中充满奇花异树、不连贯的情节、精灵和会说话的动物。这些诗歌对灵性的逼视和反省,让人身心震荡。值得注意的是,鲁米的诗歌常常包含着内外不同层次的对话。通常,诗中的“我”指涉的是作为说话者的那个有血有肉的人格我,而“你”则指涉那个无形无影的显现者;但有时候,那个无形无影的显现者又会反过来透过诗歌对鲁米说话。依鲁米之见,万物皆为对谈。这种身份的扩张与对比,正是其诗艺扣人心弦之处。

《在春天走进果园》
[波斯] 鲁米 著  梁永安 译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1-07


春天

再一次,紫罗兰向百合鞠躬;
再一次,玫瑰脱下她的晚礼服!

绿意盎然的植物,从另一世界
步履踉跄地走来。

再一次,在山顶附近,
白头翁绽放出甜美的容颜。

风信子向茉莉问安:
“愿平安与你同在。”
“我也愿你平安,老朋友!
请与我一起在草地上散步。”

再一次,众苏非漫山遍野。

花蕾羞答答的,风却出其不意地
揭开她的面纱说:“嘿,老友!”

这里的朋友,就像水之于溪,
莲之于水。

水仙向紫藤眨眼说:
“你说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

丁香对柳树说:“你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寄托者。”
柳树回答说:“欢迎你把我身上的孔洞视为自己的家!”

苹果问橘子:“为什么你要皱眉?”
“为了不让那些想伤害我的人
看出我的美。”

斑鸠飞过来问:“在哪里,
朋友在哪里?”

夜莺用一个音符暗示
玫瑰。

再一次,春之季节又来了,
生之泉源自万物之下涌出。

天色已晚,许多该谈的话还来不及谈。
没关系,今夜来不及,
还有明天。
 

让自己断奶

一点一点地,慢慢让自己断奶。
这就是我要述说的要旨。

胚胎从母血中获取滋养,
婴儿从母奶中获取滋养,
儿童从固态食物中获取滋养,
追寻者从智慧中获取滋养,
猎人从隐身的猎物中获取滋养。

想想该如何与母腹中的胎儿交谈。
你可以说:“外面的世界广大而富丽。
麦田与群山处处,
果园中鲜花盛开。

晚上,万千繁星闪耀;
白天,红男绿女在婚宴上翩翩起舞。”

你问胎儿,外面的世界那么美妙,
为何他还要闭着眼睛,
蜷曲在母亲漆黑的子宫里呢?

请听胎儿的回答:
“没有‘外面的世界’这回事。
我只知道我所体验到的世界。
你看到的一切不过是幻觉。”
 

挖洞

眼睛为观看而生,
灵魂为自己的快乐而生。
头脑有个功用:爱一个真爱。
至于腿:为了追求。

爱情是为了在九霄中隐没。心智
是为了学习人类曾经做过和尝试去做的事。
神秘不是为了被人发现。眼睛什么也不会看见,
如果它一心只想弄明白“为什么”。

情人总是会被责难。
然而,当他终于找到他的所爱,
他失去的一切,
就会以全新的面貌,一一回归。
即使前往麦加的路途危机四伏,
每位朝圣者仍莫不深切渴望
亲吻那里的黑石,
感受双唇的滋味。

这席话就像压印新硬币。
硬币愈堆愈高,
但实际的挖掘工作,
却在外头进行。
 

鹤嘴锄

我是一块未出土的宝藏,渴望被人发现。
我要对这两句经文做些注解:

推倒这幢房子吧,成百上千的新屋
将从此地立起,

因为这地下埋藏着
晶莹的黄宝石。

找到它的唯一方法,就是拆掉房子,
深深地挖入地基。有了黄宝石,

新的房屋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建成。
再说,你拆不拆,这幢房子

迟早都会倾圮。到时,
黄宝石将不属于你。

埋藏的财富是你拆掉房子和挖掘的报酬。
如若你干等,到别人发现宝藏时,

你只有咬自己手指的份。到时候你准会
自怨自艾:

“我未做该做的事。”
你住的只是间租来的房子,你并没有地契。

你在此开了一爿小店,
以缝补破衣讨生活。

但就在你脚下几尺之深
藏着两条宝石矿脉。

快!拿起鹤嘴锄,撬开地基。
你得放下手头裁缝的工作。

何谓缝缝补补?你问。
就是吃吃喝喝。

你的身体像件沉重的斗篷一样不断被磨损,
你以食物和其他无止境的自我满足来缝补它。

快掀开裁缝店的一角地板,看看地下。
你将发现泥土中的两块闪光之物。
 

鹰嘴豆与厨子的对话

鹰嘴豆从锅中跳起
几乎跃出了锅沿。

它质问厨子:“你为何要煮我?”

厨子用勺子把它敲了回去。

“不要试图跳出来。
你以为我是在折磨你,
其实我是想让你变得美味,
可以和着辣椒与米饭,
成为给人以能量的食物。
你在花园里啜饮雨露,
所为就是这个目的。”

首先是恩赐,其次是性的欢愉,
然后在烹煮中孕育出新生命,
这样,朋友就有好东西可吃了。

总有一天,鹰嘴豆会主动对厨子说:
“把我煮久一些,
用漏勺打我。
这事情我自己做不来。

“我像一头做着白日梦的大象,
对主人的指挥心不在焉。
你是我的厨子、我的主人,
是你领我进入存在的道路。
我爱你的烹煮。”

厨子说:“我也曾像你,
是泥土里一颗稚嫩的鹰嘴豆。
之后,我经历了两重猛烈的烹煮:
时间的烹煮和身体的烹煮。

“我用修行来控制
日益膨胀的动物性灵魂;
我把自己煮了又煮,
终于,我超越了它,
成了你的导师。”
 

鸟翼

你因失去而致的悲伤举起一面镜子,
照向你勇敢耕耘的所在。

你怀着最坏的打算,抬头看了看,不料,
镜中却是你一直渴望的欢颜。

你的手开开合合。
如果总是握成拳头,或一直张开,
就会麻木。

你最深刻的存在就在每一次小小的
收缩与扩张之中,
两者达成美妙的平衡,
如鸟儿的双翼一般协调。
 

我会在破晓前到来

穆罕默德说:
“我会在破晓前到来,
用铁链把你锁上,拖走。”
令人惊讶,甚至觉得可笑的是,
他竟把你从折磨中
拖到春天的花园里。
这有点不可思议,却是事实。
几乎每个来到这里的人,
都是被捆绑着拖来的,
只有少数例外。

就像第一次上学的小孩,
你得强迫,否则他们就不愿去。
之后,他们自己就会爱上学校。
他们跑着去上学,
学到了知识,
后来又赚到了钱。
他们异常兴奋,彻夜不眠,
像窃贼般警惕而精力旺盛。

记住你因顺服而获得的好处!

这条道路上有两类人。
一类身不由己,他们盲目地信仰,
另一类因爱而顺服。
前者抱着隐秘的动机,
他们希望乳娘接近,因为她会喂奶;
后者却纯粹是爱乳娘的美。

前者以反复背诵经文为务,
后者则消融于任何
吸引他们走向真主的事物之中。

但两类人,
都是自源头就被吸引。
任何行动都源自行动者。
任何爱都源自被爱者。
 

笨拙的类比

物理世界中无两物相同,
任何类比都必然笨拙而粗糙。

你可以把一头狮子摆在一个人身边,
但这样做,难免让两者都陷于危险。

就说身体像灯这个比喻好了。
身体需要食物与睡眠,正如灯需要灯芯与油。
得不到这些,它就会熄灭。
总是在消耗,就是在自取灭亡。

但在这个比喻中,
太阳在哪里呢?
它升起,灯光就会与阳光合而为一。

一,唯一的真实,
是无法用灯和太阳的意象来理解的。
一,不是由多搅和而成的。

没有意象能描绘
我们的父母和祖父母
所遗留下来的东西。

语言无法道出
那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的一。
 

本文诗歌部分选自《在春天走进果园》一书,经博集天卷授权发布。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