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很爱看这些吐槽视频,也看过不少,比如天津妞,腾讯的胡言狼语,暴风的坑谁呢,胥渡恶搞的原创配音,有些连个脸也不露,有着魔性的嗓音,对声音的把控能力十分厉害,做的视频好玩深刻,吐槽在点上,语速惊人,节奏鲜明。
英剧美剧日剧韩剧国产剧都有涉足,有趣的东西和经典回忆统统大盘点,简直是灵感榨汁机,是很多喜欢影视剧的福音;例如v脸社长、谷阿莫,影视大魔王,剧能扯放胆喷、三分钟看电影……
对各类影视剧犀利不失幽默,搞笑不失格调的剧评节目,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小编誓死捍卫他们说话的权利,态度和观点。把影评作为一份独立的职业来看待,“电影爱好者、半路出家”居多,他们对于电影,往往有着一份超出常人的热情和痴迷。
也有一些专业影评类节目迟迟没更新,想当初为了看太子妃,下载了乐视;为了看早班机,下载了爱奇艺;为了看剧能扯放胆喷,下载了优酷;为了看夜行书生,下载了搜狐视频;为了看鬼畜,下载了哔哩哔哩,为了看坑谁呢,下载了暴风……
如今的网友机智不乏幽默,各大播放平台为了旗下电视剧能热播下足了功夫,自制的网络视频,专为网友吐糟提供一片喝茶乘凉好去处,配套的神评论、搞笑动图、表情包、经典语录都成了看点。
电影讲解视频,用声音就可以获得一大批受众
对于现在多元文化流行元素来得太快,独立制作的原创影评类节目值得拥有!每期选择不同的电影类型作为主题,结合当下热门电影和经典影片,进行或犀利或幽默或严肃的点评风格略严肃,略毒舌;下面小编特意精心推荐了些还活跃在各个平台的短视频网红们,也存在些水手,没透露太多个人信息给观众,吐槽和神评论变成段子手,强调影评的文化担当,以专业角度的审视做影评加工厂,在视频中体现的作者观点和情感表达会让观众有理解、思考的成分在。
语调没有起伏变化,更接近真正的喜剧特征。一种亚文化现象,重要的流行机制和社会意义;通过娱乐的方式表达民间话语权,既娱乐大众、缓解社会压力,又扛起社会责任、 表达民众心声。
一、 哪些影评类吐糟节目让你欲罢不能?
1、 V脸社长——一个专注电视剧500年的神秘男人
《V脸社长》剧评脱口秀栏目是一个以对当下热门电视剧电影犀利的点评与吐槽为主要内容的网络脱口秀节目,主持人v脸社长的形象出自英国电影《V字仇杀队》,在这里电影中反抗独裁的孤独英雄V摇身一变成了吐槽犀利,誓与烂剧斗到底的老练主持人。该档节目形式多样有趣,吐槽点到位一针见血,俨然成了喜欢看电视剧的观众的观剧指南。
每期视频时长10分钟左右,播放量平均在百万以上,在优酷、土豆、B站等平台都有相关视频。《V脸社长》栏目的成功也恰恰反映了当下电视剧粗制滥造的现象,近年来我国电影电视剧行业不断壮大,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演们交出的作品的质量堪忧,在一波又一波的雷剧轰炸下,制作精良,吐槽犀利的《V脸社长》因为满足了观众的吐槽愿望而备受观剧迷得喜爱。
《V脸社长》:用一个聪明的闪闪发光的脑袋,一副充满磁性的嗓子、性感华丽的声线嬉笑怒骂着各类电视节目,V生素的最爱,关键是节目短小精悍,吐槽深得人心,推荐都是大家爱的菜,英语发音苏死人,兼具专业和娱乐的好节目。独到的见解,加上其客观公正的态度,赢得了万千粉丝的推崇,短短一年时间就收获了26万以上的微博忠实拥趸,加上百度贴吧、优土合计近50万极忠诚的95后女性粉丝追捧。
缺点:视频更新慢,微博微信更新快!视频长度短,间隔时间长!图文语音少,评论字数多!社长就是这么磨人。
2、 谷阿莫“X分钟带你看完电影”系列原创者
微博签约自媒体,258万微博粉丝,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妖艳贱货谷阿莫,将许多经典电影或戏剧,几分钟的诙谐解说和影像剪辑,便可了解一部电影的梗概,夹叙夹议,全程高能,自带弹幕还能精确地掐到笑点和槽点,搞笑解读,印证自己的观点。
只言片语就把数个小时的类型片高度概括成2~5分钟的短片,在网路掀起热烈回响;而暴红语言很有特色,全部作品几天内累计播放超过400万,光是一部“4分钟看完电影版《暮光之城》1~5集”4天内就在优酷上播放过97万次。一些超长的系列电影,在谷阿莫动的解说下,内容精髓了然于眼下,是好是坏“呈现出了本质”。
如《五十度灰》被谷阿莫概括为“被人揍或是揍人的故事”,
《哈利波特》系列被概括为“男孩读小学的故事”,
《消失的爱人》则被概括为“疯子杀神经病逃回变态身边的故事”。
特点:几分钟内讲解完一部电影,语速极快,说话很精辟声音贱兮兮, 口齿伶俐,一本正经,大段台词不喘气高度概括情节,只是故事的搬运工,不负责对电影的价值观评头论足,解说十分带感,几个其节目的专属名词“大魔王”、“妖艳贱货”、“交配”更是魔性喜感。
缺点:制作短片的频率沒有固定。
代表词:科科以及用舌头狂甩对方的嘴唇。
3、 影视大魔王
101万微博粉丝,有态度的影评,有广度的资源。一个nl不分声音软萌的人,总结点评电影以及讲解影片,平时也会委屈的和粉丝互动,调侃人红也该打广告,图解电影盘点合集,把恐怖电影说成搞笑电影。国产剧总结字字入心,对导演点评说法自成一派,大热IP圈小说原著粉、当红鲜肉明星老残粉······
4、 《暴走看啥片》
经典的讽刺性语言,反话正说的典型代表。网络脱口秀节目《暴走大事件》的衍生节目,每期选取一部电影进行评说,或是辛辣吐槽或是温情推荐。点评虽无节操却又彰显着影迷们自己对于电影好坏的判断,新鲜、恶搞、幽默。
5、 《剧能扯 放胆喷》
分分钟爽并快乐着的节目,集结了时下最热门并充满槽点的电视剧,用毫不留情的犀利语言进行吐槽。每周会选出5大热门槽点,按照槽点指数进行排名。除了解说犀利咆哮的风格,萌萌哒的主持人也是节目的一大看点。片尾还会不定期放送节目独家定制的大牌明星回复网友提问的精彩花絮。网罗神剧中的战斗机,周周刺激你的肾上腺素。现在网剧的水准确实也提高了很多。
6、 《龙斌大话电影》
每期探讨一部电影,跟热点相关,但时效性不强,注重电影知识的专业性,略显挑剔的眼光去看待每部影片并为网友一一解读,倾听网友声音,并会在节目最后推荐同类型的优秀影片。专业,互动,冷幽默。
7、 《青年电影馆》
通俗而又学术的深度电影分析栏目,它运用作者论的方法,对电影人,电影和各种电影元素进行鉴赏评比,其解读甚至能成为电影研究者的参考指南特点是专业,深度。
8、暴风影音之前制作的《三分钟看电影》、《电影解毒室》、《牛人看电影》都停留在2015,点评少了娱乐化,偏学术知名度不高。
二、 流行趋势快餐文化下的影视大盘点
电影电视剧的上映,总忘不了吐糟几句,一些看客们也乐道于各类短视频吐糟节目。在各大播放平台有一席之地相当于另类网红主要搞气氛,揭秘真相,曝光内幕,增长见识,表达态度;微博/微信+视频点播的组合比较常见,浓缩里的精华,恰到好处的拿捏,欲罢不能的起伏节奏,揪住心里的每根弦,将重点、热点、卖点撕扯着你的每根神经,真实状况下,电影受众的选片也很多是先透过看影评再来决定片单,碎片化传播的需求,因快捷、能在短时间内汲取信息的特性迅速火热起来。再是视频中以吐槽引发思考、在笑过后传递正能量,疗效翻倍。短视频网红们是被工具化的,身份定位一旦确认,就挥之不去,让粉丝们欲罢不能。生产创作年轻人普遍关注和消费的内容,具备人格化的偶像气质,有清晰的商业变现能力或潜力。
三、 脱口秀演员的娱乐心态能激起网友内心的共鸣。
‘爆米花’电影、类型化电影内在必然的故事情节与编剧的规律,用语言把规律组织起来,用吐槽、挖苦的方式表现出来,强大的总结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就是对于一部电影故事的解构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结果表达清楚,直奔主题、直奔结果。年轻人喜欢,两分钟了解剧情印证感受。语速快,以超过正常对话且几乎无停顿的语速生生在2分钟内把一个玛丽苏爱上总裁的情节拖沓的电影讲完了。影评人大量地阅片,练习讲故事的技巧,语言通俗易懂,语句简短,口语化和情绪化表达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故事艺术。伪技术控将原电影重新剪辑加工,“Edius”“Final Cut Pro”这些视频剪辑的软件,“会声会影”,参照网上的视频教程来操作。戏仿和恶搞经典或流行文本,随意拼贴图片和文字,善用视觉媒体。运用拼接、剪切来把原视频中可供“玩”出花样的点、句子、字词挑出来,用前后颠倒、谐音、断章取义等方法组成新的剧情,怎能不洗脑?
研究传播的人,应该留意这类自媒体话语及市场表现
影视评论当然要扬善抑恶、激浊扬清,根本价值在于揭示生命的意义,通过对作品的鉴赏和阐释发现价值,通过评论的写作发现真理,把真理告诉读者。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深刻的洞察力之外,还要能够对艺术家的审美体验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进而阐发艺术创作的规律。如果仅仅停留在粗浅的感受层面,甚至连对作品的感受都不准确,也就根本谈不上对观众和读者产生影响。
罗振宇为什么不投谷阿莫这种技术型网红,投PAPI这种没技术含量的快餐消费
中国缺少好电影的教育,观众对好电影的认知有缺失,没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引入网络和民间评论在本质上是一件好事情,更为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网络和民间评论是否真正具有民间和草根的意义,或许是思维的碰撞、或许是活动送礼品、或许是情感上的归宿……天下会讲故事的人很多,搞笑视频主播的表现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社交网络占据了我们的生活,技术不断进步,能在喜剧中看到眼泪不失为良心剧作,特效工业水准,技术西化、中国内容。而用草根、恶搞、情色当噱头不长久,网络倾向亚文化青年流行,其他行业的号召力,时尚青年制造者,打造艺术影院,相声大师也不是靠表情和语调的,平淡地说一个事就能让人大笑。影评人必须依赖一定的专业媒体/海外影视/国产本土的影片关注,不是用尖锐的话来哗众取宠。
美国的影评人极具领导力和个人魅力
美国的那些影评人之所以能够做到权威、客观和公正,是因为他们写影评有着很高的稿酬。而影评人的公正也促进了美国电影行业自身的良性循环。由影评人自发组建起来的行业工会,美国的影评人协会每年都会投票产生“影评人选择奖”,影评人协会成员本身过硬的电影理论修养和专业素质、客观中立的价值取向以及综合代表大众民意与电影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标杆导向作用。
结语:
电影好,站在一定欣赏到的角度。电影烂,可以发表真实的感受。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好看与否,不是一句话决定,各有千秋、各有所爱,茶余饭后也要营养的养料;自媒体信息爆炸的情况下,一个有态度、有角度、有深度的电影商业圈自媒体,通过独家专访、行业评论、抢先电影资讯,揭露电影内幕、分享电影成功案例、最新的行业信息、商业资源,人才的资源共享圈。当自己的审美和解读不是很自信的情况下,有了另类的“影评人”幽默而简洁的解读,脑补了很多画面的专业判断,可以多少帮你找准方向,节省时间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理由。当然,如果想对影片本身做更深刻的了解,小编还是提倡多看原片。
希望中国节目能更加具有原创力,更加能抓住观众的心。好的节目不仅能带来娱乐,还能引起深思,教育观众
本文作者:徐漾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