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导演成主导,但市场马太效应明显……这个论坛上还透露了哪些趋势?

2020年中国电影行业“投资不离场、人才不离场、观众不离场”,凝聚了宝贵的"中国经验",集中彰显了"中国价值"。

《刺杀小说家》由青年导演路阳执导(图片来源:《刺杀小说家》剧照)

7月8日下午,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2021年度《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中国电影艺术报告》发布暨中国电影产业及艺术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注:两份报告以下分别简称《2021产业报告》和《2021艺术报告》)。

在发布的报告与论坛的讨论中,“疫情”是最重要的关键词。

2020年的疫情给电影行业带来了巨大的考验,而中国电影扛住了考验,并在2021年开始复苏。根据《2021产业报告》,2020年中国电影总体情况复苏好于预期,行业转型升级加速,防控形势严峻,发展压力陡增;与此同时,行业发展也有如下亮点:投资不离场、人才不离场、观众不离场,并且凝聚了宝贵的"中国经验",集中彰显了"中国价值"。

《2021产业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电影市场产能达到了60%,有90%的影院抗住了疫情的冲击,延续到2021年的上半年。截止到2021年6月30日,电影产能达到了2019年同期的95%、观众达到了同期的85%。截至2020年底,2003年12月的电影产业化改革已经开始了17年,2003年中国市场拥有1923块银幕、9.9亿票房,在世界电影市场中默默无闻,而2020年中国票房占全球市场的26.27%,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2021年度《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中国电影艺术报告》发布及论坛现场。

而中国电影市场能够从疫情中快速复苏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在于国家对电影产业运行的控制和国家经济的保证,另一方面是中国电影产业自身的体量。这表明,中国市场基础是坚实而完善的,市场体量规模和能量已经形成,并且中国电影市场的产业链相对完整而有自我复苏能力,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是名副其实的。

不过,尽管疫情已经相对平稳,但后疫情时代依然对中国电影有三方面的影响:一是市场冷热的两极化在延续,逢节必热、节后断崖,所有的节日档是影片拥挤不堪的档期,节后市场处于相对的冷落;二是对观众的影响,疫情之后网络销售覆盖率达到100%,疫情的发生加速了电影与互联网的融合,对电影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三是对影片的票房和市场的影响,大片在节日档中有内耗、中小影片更加缺乏空间,网络销售(院转网)的商业模式不够清晰。

此外,中国电影市场发展总体平稳,但是影片的供应并不均衡,电商服务费增长过快也是当前中国电影市场亟需关注的问题。例如, 今年上半年的产能虽然是2019年同期的95%,但一季度贡献了66%,二季度只占了34%,说明市场高开低走的态势明显。而尽管2021年上半年收获的276亿票房,几乎达到了2019年同期的95%,但是部分月份单月增长的票房数实际上是增长的服务费。

除两个报告所展示出的2020年中国电影行业全貌之外,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上半年,也有一些现象和正在形成的趋势值得引起思考。例如,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副会长王红卫在发言中提到,今年上半年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华语电影票房前十名中,除了《悬崖之上》的导演张艺谋以外,其余9部电影的导演都在45岁以下,即使是在2020年,第五代导演和第六代导演中也只有张艺谋有作品《一秒钟》上映。

他认为,这释放了一个积极的信号,就是中国电影市场和创作新老交替已经可以宣告完成了。更年轻的导演在未来五年内不是蓄势待发,而是源源不断的出现,会迅速面对不仅仅是商业电影,包括艺术电影更新时代的到来。这个趋势已经进一步成为不可逆转的形势。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副会长王红卫

青年导演成为创作和市场主力,这是值得欣慰和行业发展向好的一面。但与此同时,王红卫也观察到一些值得忧虑的问题,即,市场的马太效应加剧和电影类型窄化,头部影片占据了票房的绝大多数。

仍然以2021年上半年为例,总共7部票房过10亿的影片,共占了上半年总票房的58%,而票房最高的两部电影《你好,李焕英》和《唐人街探案3》则超过总票房的三分之一——这就是单片的“马太效应”。在为《你好,李焕英》和《唐人街探案3》欢呼的同时,也要关注到,这背后数量更为众多的市场“炮灰”。此外,还有档期的马太效应,即影片都向大档期集中。这一趋势其实早在去年就有所显现 ,《2021产业报告》也提到“大片在节日档中有内耗、中小影片更加缺乏空间”的问题。

王红卫还指出,与“马太效应”相伴而来的是,是当前的电影市场中影片类型和样式逐渐窄化。无论是2020年的《八佰》《一秒钟》,还是2021年的《你好,李焕英》《我的姐姐》《刺杀小说家》,影片在宣传上的卖点都集中于“好哭”。将所有类型的影片都推向同一种情绪性的发泄、推向直白廉价的营销方式,这是电影宣发中值得警惕的方面,宣发手段单一化将挤压不同类型影片的生存空间。

关于“好哭”这一点,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在其以“新主流、新挑战”为主题的发言中提到类似的问题。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影协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会长尹鸿

他认为,影片的“煽情”不能削弱真实,所有煽情都要建立在真实感人的基础上,这方面《觉醒年代》提供了很好的案例,它是在真实基础上做情绪,这种情绪是建立在非常饱满的真实感上面的。而现在有些电影中类似的场景非常多,但如果观众感受不到,情绪硬推也是推不上去的。在他看来,新主流电影如何可持续发展、如何做到对观众既有思想引导性又有市场占有率,是一个值得研讨的问题。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