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经济”方兴未艾,海南如何走得更远?

本土网红群体需要时刻观察最新的网红风口变化,始终走在行业前沿,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原创水平,才能吸引粉丝,提高粉丝粘性。

文丨倪叶青

近年来,随着媒体传播格局的变迁,大众的消费观呈多元化、娱乐化的特点,个体的娱乐生活扩展至线上娱乐生活消费,助推了以网红经济为代表的线上新经济活动方式的兴起。网红产业链日益完善,直播电商、自媒体推广等新业态高速崛起,内容营销、流量变现的商业模式更是重塑了传统商业。

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海南与电商行业相关的企业有17621家,含“网红”字眼的相关企业有1508家;企业名称、经营范围或品牌名称含“直播”的企业有5330家。不得不说,网红经济已然成为当下一大重要的商业模式。

现状

迎合时代发展趋势,海南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举措,着力扶持海南网红产业的发展,吸引国内优质网红人才落户海南。

2020年9月,海南省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高层次人才分类标准(2020)》《海南自由贸易港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其中,海南将各类新兴业态人才如电竞奖项获得者、网红主播、知名网络作家等纳入标准之中。

2020年12月14日,海口市政府印发《海口市支持发展直播电商产业若干措施(暂行)》,将对直播电商产业进行奖励,最高奖励1500万元。

与此同时,在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的释放下,阿里巴巴、爱奇艺、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大厂纷纷入驻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产业园,助推短视频、直播业务的迅速发展。

如何打造网红经济聚集区?以海南自贸港网红孵化示范基地为代表,围绕达人主播,打造新媒体培训、抖音短视频运营、网红直播、电商带货、大型网红赛事活动的闭环生态链条,为商业客户提供本地化的移动媒体整合营销服务。海南自贸港网红孵化示范基地董事长郑欣介绍,“整个基地共有三层,地下一层为录音室、化妆间、产品陈列室,还有16个大小不一和不同主题的直播间,主要分为美妆、旅游、美食等主题,可为企业主播提供不同类型的直播场景。”

如何培育与规范网红新经济发展,培养复合型电商人才?郑欣表示,海南自贸港网红孵化示范基地采取与国内大型MCN机构联动方式,与杭州遥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筹办商学院,将对海南本土网红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助力网红产业向职业化发展,走出适合海南发展的新模式与新业态。

“基地在六月底与琼台师范学院进行合作,为在校学生做一期培训营,培养高校生实践应用能力,同时还将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就业渠道。未来,我们还将针对社会人士进行培训,深度挖掘不同行业群体的网红经济价值,发展与传统行业不同的经济模式。”郑欣如是说。

郑欣还向界面海南透露,“预计在今年7月中下旬,三亚的海南自贸港网红孵化示范基地将开业,与海口的基地孵化、培育本土网红的定位不同,三亚的管理团队均是国内行业内的资深人士,中高层均为业内优质管理、运营人才,将深度挖掘、吸引国内优质网红人才,打造网红经济新坐标,进一步助推海南网红经济发展。”

在海南政府出台了系列扶持奖励政策下,海南网红经济的运营模式由农产品直播带货的单一化模式转向电商直播、探店推广、旅游景区打卡等多元化模式,以海口市为例,积极打造如钟楼光影秀、云洞图书馆等网红打卡地。在新业态活动的发展下,越来越多海南本土网红达人、MCN机构意识到社交媒体的传播价值。

此外,国内各大MCN机构及文化传媒公司洞悉到海南的发展前景。今年3月8日,李佳琦所属公司在海南成立电商公司;华策影视母公司大策投资集团与杭州平定投资集团共同投资打造华策影视电商基地,将在海南布局“影视传媒+电商贸易”新业态。

站在时代的风口,海南如何有效发挥“网红效应”?走出适合海南发展的新模式与新业态,需要补足自身产业短板。

短板

郑欣认为,海南的MCN机构与国内网红经济发达的城市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海南网红经济的起步相对比较晚,在网红运营的技术、手段和培养方式上仍与国内网红经济发达城市存在较大的差异。二是,目前大部分网络红人,尤其是头部及腰部红人,主要集中在杭州等网红聚集城市;虽然海南政府出台了系列扶持政策,但是海南本土依旧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三是,网红孵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海南的MCN机构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形成完整的人才生态链,打造本土头部网红及品牌,需要维持长周期的高昂前期投入,这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性规划。

此外,海南产业供应链的完善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浙江为例,杭州拥有全国著名的大型服装专业批发市场,营销市场广,产品细分完善。义乌在市场上也形成产业集群,拥有完善的供应链体系。而海南产业链的缺口,一定程度上影响增加了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和运输成本。”郑欣认为,海南可以有效借助电商直播,聚焦热带水果产业发展,将海南热带水果的潜在市场力发掘出来。

本土网红产业发展的不完善,还在于海南本土网红不够“红”。

基于海南的地理位置和人口密度小的问题,海南缺乏行业氛围及大众认可度,导致海南本地拥有大流量、大粉丝量和变现能力强的网红达人并不多。据了解,目前海南本土网红在抖音平台上粉丝量过百万的网红不超过15个,大多数为尾部网红,而能够将自己的流量有效变现的网红更是少之又少。

其次,海南网红产业的内容输出平台单一,目前海南各MCN机构的重心主要放在直播带货和短视频推广上,而忽略了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的传播价值。以小红书为例,社群喜欢在媒体平台上分享海南的旅游景点,如三亚后海、万宁日月湾等,但关于海南旅游的热点话题,往往不是由海南本土网红引发的话题热度。同时,海南本土网红难以实现IP化运营,内容输出的同质化和缺乏新颖性,使海南本土网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被取代或被淘汰。

值得深思的是,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让每一个人都具备成为网红的潜质,但网红经济本身存在着生命周期短的问题,大多数网红仅是“昙花一现”。海南本土网红如何突出“重围”,延续自身的经济周期,保持“长红”?

未来发展

赛博研究院发布的《网红经济产业全景与发展报告》指出,引导网红经济品牌化运营,实现长效变现,需要秉持“内容为王”原则,强化内容质量,破除同质化现象;走差异化竞争之路,赋予网红经济品牌与价值,打造网红IP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强网红经济与其他领域的深度融合,注重直播电商、精准广告营销、数字衍生品开放等新型商业模式变现的可持续性。

郑欣介绍,未来海南省内大型MCN机构将与海南有关部门共同推出相关的职业技能考核、制定相关的考核标准和课程,网红、策划、运营等都将“持证上岗”,将推动网红达人职业化及相关运营团队的专业化。同时,还将面向各高校学生及社会人员培养相关从业人员,切实从人才端满足市场的需求。

近年来,海南政府一直在谋划相关行业赛事选拔人才,营造网红行业氛围,聚集人才资源。为培育电商优秀人才和打造海南电子商务领域长期发展的人才队伍,海南省商务厅举办2020海南电子商务直播嘉年华,引进具有示范作用的MCN机构,利用电商直播平台等新模式,打破地域限制,打造海南本土电商“爆品”。

此外,还需发掘海南本土旅游资源,聚焦于本土化的特色内容的研究,从而实现城市品牌的持续化。对此,海南各市县政府可联合大型MCN机构,开发旅游产品,以直播带货方式将海南特色旅游产品销售出去,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旅游观光,打造更多知名旅游景点。本地农副产品方面,需要联合海南工商企业整合资源,打造一条具备储货、供货、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本土供应链。

在吸纳各地优质网红的同时,也应注重对本土网红的培养孵化,才能有效补足人才紧缺的短板,保障本土网红的良性发展。

当下,“流量”虽作为评估网红的标准,但对于海南本土网红来说,在实现短期经济效益之外,还需探索“流量”的良性发展路径和正确的商业模式。本土网红群体需要时刻观察最新的网红风口变化,始终走在行业前沿,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原创水平,才能吸引粉丝,提高粉丝粘性。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