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用创新推动自贸区行政体制改革

各地自贸区近些年发展如何?看看他们自己交出的成绩单吧。

【亚太日报 周思婷 虞超】上海自贸区已经走了两年半的时光,作为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重要的实验地,各地自贸区同样都在进行创新和推动。在具体推进过程中有哪些方面重大的改革和创新,取得哪些成就,未来又将如何进一步按照党中央提出的国际化、法制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下构建起新的体制目标,各地自贸区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天津:行政体制改革是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前提和基础

在过去一年来,天津自贸区在行政体制改革方面花了大力气去努力打造一个适应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需求和贸易投资便利化要求的高效政府体系。涉及到过去一年在行政体制改革方面来看,天津自贸区做了很多工作,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在审批管理体制上突破。在天津自贸区已经建成了统一和集中的行政审批机构。把过去分散在18个部门的行政审批市场全部集中多一个部门,实现了行政审批职权,包括行政审批的部门,三个方面的集中。进一步减化了审批机构,包括审批的流程。这是管理体制方面的重要突破。

第二,清单式强化行政职责。天津自贸区发布了自贸区的行政审批,包括服务的市场门路,总共是241项,涉及到行政许可的项目是220项,服务21项。通过这种管理模式来实现法定职责必须为的情况。

第三个方面,通过行政手段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天津自贸区建立了全市统一的行政审批工作,推进了行政许可办法,实现三个片区一个目录,一套系统,一个零售,一个程序,一个标准,企业可以在网上直接办理相关行政许可。

第四个方面是推进了具有天津自贸区特色的制度改革,率先实现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把一般纳税人的登记,税种合并,包括一些涉税事项一并纳入了审批当中。同时把负面清单以外的东西纳入到市民关注的话题中来进行。从而实现了五个环节,很大促进了贸易的变化。通过这些很突出重点的工作来理顺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明确了市场的边界,简化了相关行政审批的流程,提高了行政效率。

上海张江:以科技创新理念,治理、创新、探索管理层

张江同时拥有两个身份,它既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同时又在去年自贸区扩区的时候纳入了自贸区的范围,因此如何把高科技园区和自贸区有机地结合起来,做一个更加有效的叠加,成为上海市自贸区和张江片区改革的方向。这一年多来,张江管理局也做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第一,张江在药品的上市许可制度方面取得了突破。张江的生物医药是该片区优势产业。2015年11月,国家实施了药品上市许可证试点制度,并在全国十个省市开展试点。得益于许可证试点制度,张江管理局建立了生物医药的生产基地和药品代工生产基地,目前已经有两家企业签订此类合同,极大推动了产业转型。

第二,张江跨境科创监管服务中心的建立。该部门的实质就是将把海关检验检疫的业务移到张江园区。经过半年时间的努力,该中心已于4月27日竣工,并争取在上半年投入使用。第三,推动科技类孵化器的联合。去年以来,张江管理局发觉国际化的孵化器如雨后春笋般一下子多了起来,包括以色列、美国、俄罗斯,等等,其中有非常多国外孵化器到张江来落地,此外,加上张江本身已有的跨国的研发基地,使得跨国公司联合建立孵化器成为可能。在自贸区多种制度和政策推动下,该项目正以稳健的步调向前推进。

除此之外,在行政审批方面,张江正逐步推动“全生命周期”式的审批管理。之前,审批进度无法直观呈现,而现在,张江正通过信息化手段研发一个多部门联合、全生命周期的审批系统,可以一目了然的观察每个部门进展到什么样的程度。

福州:打造先行先试的示范区

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目前共计推进77项政策改革措施,其中22项经过第三方评估论证,属于全国首创。因此,在这一块只有31.2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它的政策创新能量正在国内释放。这种体制机制的创新,简而言之就是完善基本体系,解决瓶颈,疏通堵点,并且在寻找堵点上下文章。

“围绕三大功能定位,打造特色片区”是福州片区的主要目标。该片区有三大功能,首先,它是被重点建设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因为福州片区称为两区、七块。两区包括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福州报税港区。由于过去的“实验田”就是这两区,所以它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产业集群,例如造船业就是在福州片区。单单一个很小的福州片区,就集聚了19家上市公司,不得不说这里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优势,所以把福州片区打造成先进制造业基地,对于研究产业转型大有裨益。

其次,就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的重要合作平台。福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在这里搭建平台,建立保税港,同时还有多种新型贸易活动正在进行,使该地区产业得以不断地转型升级。

第三,是加快平台的建设,打造对外开放活力区。行政体制改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建设一个与高标准国际贸易和投资接轨的管理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极为重要的一环就是平台建设。要通过智能化手段,例如数字政府,或是智能化监管,加快这个平台的建设。

广东:功能为主的制度创新

广东自贸区通过一年的发展,主要进行了制度创新、贸易监管、金融监管。其中,投资监管已经形成了基本的制度框架。在过去一年里,广东自贸区的制度创新形成了一个基本策略,为下一步的改革奠定了基础,同时也通过制度创新营造了很好的投资环境,使广东自贸区具备了吸引外商投资的话语权。所有自贸实验区所在的城市,外商投资的数量、项目数均较以往有很大提升,为进一步的制度创新营造了良好氛围。

此外,不同类型的企业间产生的良性竞争,形成了公开、透明的竞争机制。这是一种影响深远的举措,能够促使不同产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再辅以高标准的投资制度,以及自贸区围绕创新进行的制度改革,建立和开放大平台,既优化了资源配置,也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