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超50%里程积分闲置、黑色交易滋生,航空公司里程积分为何成了鸡肋?

奖励少、限制多,市场流通机制缺乏,航空公司里程积分规则有哪些设计缺陷?

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薛冰冰

编辑 | 沈霄戈

拥有海航金卡会员身份的李先生,平日几乎想不起里程积分这回事,不知不觉攒下五万多积分,也是隔了很久才想起换张机票,“积分兑换本来就鸡肋,所以也不抱什么期望”。

里程积分是常旅客计划下的奖励手段,1990年代国航成为我国第一家引进并实施常旅客计划的航空公司,随后被其他航空公司采用并推广到全行业。里程积分本来目的是增强旅客忠诚度、吸引旅客重复消费,进而提高公司收益,为何在不少人眼里却成了“鸡肋”呢?

作为最早一批启动者,美国航空、达美航空、美联航等航空公司的常旅客里程积分制度进行多次革新。而国内常旅客计划却停滞在多年前的水平,大量积分宣告作废、市场流通机制缺乏,就连航空公司自己也一笔“糊涂账”,没能让常旅客和航空公司实现双赢。

50%里程积分闲置

2018年中国航空营销峰会透露一组数据,南航每年发行积分约400亿,兑换率大概40%;国航系发放里程760亿,兑换率为41%;厦航17年发放积分不到80亿,兑换率大约30%。这意味着,常旅客所拥有的积分超过一半处于闲置状态。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