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城市观察|打造康养之城,济南的底气在哪?

作为济南片区五大主导产业之一的医疗康养,随着其与强省会战略以及山东省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交汇,也在新的历史机遇下揭开了新的篇章。

文 | 崔京智

日前,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孙立成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对话》栏目采访时说,“今年在康养这方面,我们还有一些大的举措。我们拿出我们的土地资源,拿出我们的财政资源,倾斜到康养的建设上。所以未来大家感觉到济南在现在的基础之上,我们是十大美好生活城市之一,在康养这方面要做出它的特色。”

2020年6月28日,济南市市委书记孙立成在济南市促进中医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提出要打造“扁鹊故里、康养济南”城市名片。在强省会战略之后,康养济南也随着济南经济的强势发展再次步入人们的视线。在“五个济南”建设中,“康养济南”的建设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近两年来,在扩大公共医疗资源方面济南下了很大的努力。

在当下“十四五”开局之年,“康养济南”这个标签也显得格外不同。

承载康养之城的济南土壤

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孙立成曾说,“‘康养济南’成为新时代新济南的一张靓丽名片。”

从人类自身的生命感受与个性立场出发,城市必然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形式。对此,人类追求城市生活必然是从追求生活上的方便,向追求生活上的质量转变,即追求城市新生活,或者说,城市发展必然是人类文明的进步或结晶。

经济发展是城市的外显,生活质量才是城市的底色。说到底,城市的发展的历程本就是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历程。

2020年11月7日上午,第四届世界生命科技大会暨第七届树兰医学奖颁奖大会在济南举行。值得注意的是,世界生命科技大会自2017年以来已在杭州连续举办三届,本届是首次在杭州之外的城市举办。

为什么是济南?

主办方公开表示,医药文化底蕴深厚、优质医学资源丰富、医疗产业发展迅猛,形成了以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为龙头的医学集群,这都给了世界生命科技大会选址在此以足够的吸引力。

济南自古以来就有“泉城无闲草”的美誉,中药材种植达数百年之久,是全省中药材重要产区之一。在医学界,素有“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的说法,“齐鲁医学”作为我国四大医学教育品牌之一,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近代医药发展也享誉全国。

作为省会,济南智力资源富集,有高校52所、在校大学生76.2万,其中医学类高校6所、在校生超过10万人;全市有三级以上医院35家、医疗机构7487处,9.2万卫生技术人员和4万余名医药研发人才,人才吸引力指数位居全国第8。同时产业实力雄厚,生物医药、医养健康产业均达千亿规模,有齐鲁制药、福瑞达、华熙生物等各类医药企业超过3000家,化学药、生物药等研发能力和规模均居全省第一。

同时,济南拥有独特的“山、泉、河、湖、城”生态环境,环渤海南翼、京沪之间的区位,加之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等形成的产业优势,“高校+医院”的人才优势,以及正在全力推进建设的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等优势,,打造国际医疗康养名城发展之势难阻,前途也难以限量。

目前全国百强综合医院济南有2家,同时还拥有30多家三级医院(三甲医疗机构25所)、100多家二级医院,如今济南已初步发展成为国内抗肿瘤药物、抗感染药物、麻醉镇痛药物、眼科药物、现代中药、药用包装材料、医用消毒灭菌设备等产业基地,在省内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扁鹊之乡,名不虚传。

当康养成为城市的底色,幸福成为城市的追求,济南也于历史的积淀之上焕然新生。

踏足康养之路的济南脚步

济南的康养之路已走过数年。

2017年初,山东省、济南市就开始启动共建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北方)是目前唯一由委-省-市共建签约的国家级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根据规划,该数据中心将以山东为起点,立志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健康医疗大数据高地。

这是济南西兴战略关键,也是济南顺应国家发展的大手笔。

三年来,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已经分四批开工重大支撑平台、医疗服务、产业载体、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28个,总建筑面积650万平方米,总投资达648亿元,已完成片区规划总投资(2000亿元)的三分之一。

2019年7月,济南市发改委《济南国际医疗康养名城发展规划》,将济南市酝酿近10年的康养产业推向有规划,有目标的第二阶段。这是全国首个国际医疗康养名城专项规划文件,济南市又一次走在了全国前列。

悄然间,济南崛起之势已成。

2020年,济南强大的医疗能力也在疫情肆虐之下建立起来稳固的健康防线。从疫情初期率先采取“四个百分之百”举措,3天时间全面完成3320名湖北来济未满14天人员的核酸检测抽样送检工作,到战“疫”攻坚中果断采取“十个一律”,加强村居疫情防控,隔绝疫情传播;从出现拐点后制定“双测温两报告”制度,继续严防死守,到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加强境外输入防控和重点地区来济人员防控。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中心发布了《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评估报告(No.2)》,济南位列全国60个参评城市第1名,为全国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状况最好的城市。综合得分比全国60城市平均得分高12.17分,比15个副省级城市平均得分高9.42分。《报告》从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卫生健康、住房保障、随迁子女教育4个领域构建了评估指标体系,包括23项具体指标,其中9项为卫生健康方面具体指标,涵盖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儿童保健手册、免费健康检查、预防接种、儿童计划免疫、孕产妇服务、免费孕优、计划生育等。

“十三五”时期成为济南市卫生健康事业改革成效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群众获益最多的五年。2019年全市人均期望寿命79.56岁,比全省水平高0.62岁;2020年全市孕产妇、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5.28/10万、1.77‰和2.51‰,再创历史新低,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这也是济南十三五的“康养答卷”,一鸣惊人,夺人眼球。

打造康养之城的济南力量

不久前,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工作情况及解读近期出台的相关文件,而在《关于促进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增强创新示范作用的若干措施》中,“康养”二字,着墨极多。

在未来,济南将积极推动医疗康养产业能级持续提升,依托互联网医保大健康平台,建立“互联网+医保+医疗+医药”创新发展体系。规划建设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构筑仪器设备共享、药物筛选和CDMO等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省市共建“山东自贸试验区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创新和监管服务大平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目前,中日国际医疗科技园正加速建设,明湖国际细胞医学产业园、中心医院东院区先期工程进展顺利,合作项目稳步推进,即将建成国际领先透析中心、医疗影像中心、癌症精准诊断治疗中心。医保大健康互联网总医院、扁鹊互联网中医院等医疗企业聚集发展,形成“药联体”管理模式,提供线上线下会诊和高端中医服务,全方位满足群众健康消费需求。

而随着近年来国际生命科学城、济南药谷蓬勃发展,扁鹊小镇、阿胶小镇等25所中医药康养小镇,竞相涌现,一个开放高端、多点联动的现代中医药发展格局已经形成。处于能级提升、跨越赶超的窗口期的济南也在致力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狠抓产业转型升级,积极争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

而济南也为自己确立了明确目标。到2025年,济南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突破2000亿元,努力建成亚太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端医药研发中心、制造中心、外包与服务中心。

作为济南片区五大主导产业之一的医疗康养一直以来都被寄予厚望,而今随着其与强省会战略以及山东省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交汇,也在新的历史机遇下,揭开了新的篇章。

伴随着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大国家战略交汇叠加的历史机遇来临,济南打造一流的医疗康养名城为期不远。济南市的政府领导人更替没有改变济南的整体规划的实施,济南的前行之路明朗依旧,正追逐向时代的前沿,带给人们更多的惊喜。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