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卷入兑付危机的上海快鹿投资集团于4月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宣布公司管理层重大调整,并公开若干平台的并购重组及后续兑付计划。原金鹿财行董事长助理徐琪将代替担任上海快鹿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短短几日,董事长助理就变成了董事长,如此“升迁”业内罕见。
对于投资者关注的快鹿集团所属理财产品的完整兑付问题,徐琪承诺将全力保障完整兑付,兑付工作最快在今年7月1日,最迟在10月1日启动,全部兑付将在2018年3月31日前完成。兑付的原则是按照原来购买理财产品的到期日为序,连续四个月分期兑付完毕。
此外,徐琪称,为确保完整兑付,集团将以所持资产及企业信用,对出现问题的各个合作方及产品进行兜底,集团即可启动对金鹿财行、当天财富等平台的全资并购及重组工作,以便统筹解决目前面临的兑付问题。
据了解,快鹿集团此前被指通过互联网金融非法融资和重复融资,3月30日晚间,位于上海金虹桥国际中心的“快鹿系”旗下公司金鹿财行,遭数百投资人围堵挤兑。
这一事件始于电影《叶问3》票房作假风波。据悉,快鹿集团是该片的投资方。在电影上映后,快鹿集团及相关公司以自有资金购买《叶问3》电影票,推高票房。
伴随着票房事件的不断发酵,其背后的资本运作也逐步明晰。在《叶问3》上市前,快鹿集团通曾过票房资产证券化的方式,以票房收益的预期从旗下P2P、众筹平台等渠道筹集大量资金。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神开股份(002278.SZ)、十方控股(1831.HK)均有涉及。
以神开股份为例,根据当时的公告,该公司以自有资金参与设立《叶问3》电影票房收益权投资基金用于投资电影《叶问3》,通过《叶问3》未来票房收益获取投资利润。
相当于快鹿集团利用旗下上市集团子公司的名义来认购自己投资的电影,通过推高票房获取投资收益和二级市场股价利润,这种“一石二鸟”的玩法最终落得一地鸡毛。
以上事件也致使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大幅下跌,据了解,3月7日至4月1日,神开股份股价跌幅超过14.46%。3月底,神开股份发布公告宣布解除相关协议,并与基金管理人上海中海投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相互免责。即便如此,神开股份还是难逃下跌命运,4月1日,神开股份股票下跌2.50%,公司发布停牌公告。
据了解,神开股份控股股东上海业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快鹿集团的子公司。去年9月8日,业祥投资入主神开股份,公司原控股股东及自然人股东将所持占公司总股本8.072%的股份以每股13.5元价格转让给业祥投资。在去年9月18日,业祥投资以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5.001%股份,增持均价为10.516元/股。
截至目前,祥业投资持有神开股份13.074%的股份,合计4757.75万股。对比该公司停牌前13.25元/股的价格,业祥投资仍有浮盈,但在《叶问3》卷入票房事件后,其投资快速缩水逾1亿元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公司公告,业祥投资在今年2月将其持有的4200万股质押给海通证券,质押期限为一年,而根据当时14.45元/股的价格,有分析指出若神开股份股价进一步下跌,难免触碰到平仓线。
除了神开股份,快鹿集团控股的十方控股(01831.HK)、大中华金融(0043.HK)、明华科技(08301.HK)也出现暴跌。自《叶问3》爆出票房作假以来,十方股份股价暴跌82.5%,大金融中华大跌71.9%,明华科技大跌6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