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一大早,我相信很多人已经被特斯拉的Model 3 刷屏了,各种赞、各种感叹、各种欢呼雀跃。甚至是在Model 3正式发布的前一天,驾仕派的撰稿人一苒就已经怂恿他的朋友们“盲订”了一台,而隔天他自己又去订了一台——只要8000元人民币,你就可以同步感受到拥有“全球最顶级的科技产品+汽车产品”的魅力,即便这只是一纸订单。
难怪有人说,4月1日当天你要证明你是科技Geeker,不再需要第一时间拿到苹果的iPhone SE或者9.7寸的iPad Pro(苹果新品在国内的首发时间是3月31日),而是要晒出你的特斯拉Model 3订单。
有意思的是,驾仕派观察到,大部分汽车爱好者们反而不如科技爱好者们对特斯拉Model 3那样着迷。在很多汽车爱好者眼中,要到2017年年底才交车的特斯拉Model 3 不过是一款“期货车”,那么多电子特性还有待检验,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市场,比亚迪还没发话呢。可毕竟特斯拉是当前最火的电动车企业,为了让你更快速的了解这款Model 3,驾仕派通过五个问题和你一起去了解。
Model 3 到底有多火爆?
埃隆•马斯克的讲技巧显然不算好,22分钟的演讲始终磕磕绊绊,但是也无法阻挡台下观众随时随地的欢呼声。当马斯克正式把Model 3的原型车展示在舞台以后,台下的尖叫声和欢呼声简直混成一片,足以看出加州湾区民众对这款新车的追捧程度。而更让人吃惊的是,仅仅提前一天的预订量就超过11.5万辆,马斯克估计是感觉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随后,Model 3的预订量进一步攀升,驾仕派收到的最近一个数据已经是27.6万辆,预计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超过了30万辆。这意味着,特斯拉这款明年底才开始交付、2018年才开始大规模批量上市的新车,已经收获了不低于115亿美元的订单金额。就算我们只看订金,那也达到了3亿美元,这个数字我们稍后还会提到,非常有意义。
对此,马斯克自己在推特上表示,目前Model 3的预订量是他们预期的两到四倍,“完全超出了想象”。他在4月3日凌晨3点的推特上说:“……原以为每家店可能会有20-30人排队,而不是800人……”
真是太火爆了,不知道通用和日产看到这一销量数字会作何感想。
Model 3 车型到底怎么样?
Model 3到底有什么特色呢?其实从这场22分钟发布会上,我们仅仅能得到很少量的信息:
1、安全、特别安全,任何测试中都是五星安全;
2、标准车型的续航里程215英里(346公里);
3、标准车型的百公里加速都能实现低于6秒;
4、所有车型都拥有Autopilot 自动驾驶的硬件配置;
5、满足所有地区的充电标准(感觉这是说给中国市场听的)。
以上,是特斯拉Model 3的最大卖点。而我们从发布会上也可以看到,设计方面Model 3延续了特斯拉的一贯风格,溜背、简约、没有进气口,稍感无趣。但新车没有了S的铝合金车身、没有X的鹰翼车门,似乎少一些创意,不过马斯克却说Model 3有一个全玻璃车顶,会有更好的视野,或者说所有车型中“最好的视野”。
另外内饰方面还处于概念车状态,只有一个横置的大尺寸显示屏,看上去采用了支架形态,脱离了前台。这和当前特斯拉车型上竖置的大屏幕有着极大区别(现款车型都是采用镶嵌到中控台的做法)。如果你再看仔细一些,会发现Model 3没有仪表盘,对此马斯克说这样的设计可以扩展出更多的车内空间,保证前后排乘客都有充裕的腿部空间。那么仪表盘怎么办?驾仕派敢肯定的说,到时候我们会看到所有车型中最为精良的HUD抬头显示系统。
Model 3 是怎么引爆消费的?
单从车型卖点上看,Model 3的确非常出彩,但我认为也没有到可以直接预订量就超过30万辆的级别。更为关键的是,这款车的交车时间还要等到18个月后,而且就算开始交付,这么大的订单需求,我们可能也要两年之后才能提到车。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为一款两年以后的新车买单呢?Model 3是如何引爆市场的呢?
首先驾仕派认为是特斯拉打出的概念——一款面向大众消费市场的电动车。是的,可能在中国我们会觉得,Model 3不就是一款30万元级别的电动车吗,有什么可稀奇的。但是在欧美的确如此:售价在3.5万美元的电动车屈指可数,大多数新能源车还是PHEV,或者是高价格、低续航里程、上市还久的电动小车。因此,3.5万美元的Model 3,再加上几千美元的补贴,那么2万多美元买一辆配置如此出色的纯电动车,对于美国消费者而言是极为难得的。
或者我们再做一个对比,通用刚刚推出不久的雪佛兰Bolt价格也要3.75万美元。价格比Model 3贵,续航里程为200英里,也不如Model 3,百公里加速7秒不如Model 3,尺寸和设计也不如Model 3,也没有自动驾驶功能。Bolt唯一的优势是,今年内雪佛兰就可以交车——可以说,Model 3即便在欧美汽车技术发达的地区,也代表了及其先进的汽车技术,所以能够吸吸引追求新兴技术的消费者们买单。
如果我们再换到国内,特斯拉中国官网还加上了一个定语“高级轿车”。按照特斯拉的定价原则,一般就是增加运输费、税费、处置费等必要费用,那么Model 3的售价可能在35万元左右。那么同级别车型是什么?无非是腾势、宝马i3这样的中高端电动车,但是Model 3在技术优势和续航里程上显然已经秒杀国内的竞品了。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在品牌层面,特斯拉给人的心理暗示非常强烈——这是一个豪华品牌。
为什么特斯拉会比传统车企更成功?
我们还需要探讨一个问题,为什么特斯拉能够比通用这样的Big 3更成功?这里我们不去谈什么营销策略或者产品技术的成功,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来思考,特斯拉更像是一家IT企业,而非是传统车企,他们在研发产品的思维上就有很大的区别,所以特斯拉总是感觉领先一步。
IT企业最大的特征在于习惯于高速迭代,因此他们对新技术的采用更是有天然的热衷。比如电脑CPU采用64位处理器技术,但是刚开始无论是操作系统还是软件都并不支持,但英特尔和AMD却义无反顾的全面64位化,导致系统和软件开始追赶硬件的脚步。特斯拉给我们的感觉也是同样如此,率先搭载自动驾驶的硬件,再通过OTA进行升级支持。电池技术也同样如此,几千颗18650锂电池组成电池组,现在又开始设计20700电池,都是以新技术为主导的。
那么传统企业则是相反,他们更愿意让技术经过了测试、成熟后再进行搭载。一开始也总是小规模尝试,用在顶配车型上进行评估,再慢慢下放——问题就出在这里,“慢慢下放”很可能就是1-2代车型,用时最少也要五年时间。传统车企由于是小规模逐渐普及,成本和规模都不能匹配;但是特斯拉一开始就全面搭配,在规模成本上更有优势,大不了在没有测试完成的时候不开放功能。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特斯拉的期货方式更像是在“赌”一个成本下降趋势,3.5万元的定价是基于2017年底的技术成本来制定,所以可以搭载更多现在看上去很高成本的配置,给人一个“哇哦”的惊喜。而通用这类车企呢,Bolt显然是根据当前的成本要求在做规划,这样在技术搭配上自然是落后于特斯拉,相比而言,就让人觉得很一般。
另一点是资金使用成本上,特斯拉这次相当于众筹,3亿美元的订金等于是免息两年期借款,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研发成本,而且还有一个几十万量的规模可见,供应商更是愿意积极供应,如此之下,才有了Model 3的高性价比。
Model 3 对中国汽车市场有什么影响?
马斯克说,特斯拉为Model 3准备了年产能50万辆的工厂,所以不用担心交车问题。不过即便如此,按照现在的预定需求,Model 3开始交付以后完成当前预定也接近半年左右,这显然不能满足特斯拉的目标。
为此,一直有传言特斯拉将在中国寻求合作伙伴进行国产,而且传言在苏州落地的消息更是有板有眼。如果真是如此,Model 3这款车在国内实现5万辆的销量目标可能也并不难以实现。一旦特拉斯合资工厂的事情落实,那么Model 3的价格很可能和海外一样在20多万元人民币左右,同时还可以享受补贴、免费牌照等优势,相信那时候特斯拉对于比亚迪、腾势、上汽等新能源车都会有极大的冲击。甚至于特斯拉对于凯美瑞双擎这样的车型也有很大的冲击,中国新能源车格局将全部改变。
换句话说,留给中国新能源车企的时间不多了。
撰稿:Jackie L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