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超额储蓄达5.4万亿美元,期待已久的消费井喷会到来吗?

消费想要在短期内超过疫情前的增长态势,仍面临多个障碍。

图片来源:pixabay

美国2020年二季度个人储蓄较一季度(1.5万亿美元)增加了3.1万亿美元,环比增长了两倍,此后又大幅减少,2020年四季度较二季度减少了2.5万亿美元。在三、四季度个人储蓄大规模快速减少时,虽然第三季度消费支出同比增速大幅回升,但第四季度陷入停滞,个人消费支出仍然同比负增长。

事实上,消费想要在短期内超过疫情前的增长态势,仍面临多个障碍。

首先,消费和储蓄倾向预计会发生改变,随着预防性储蓄增加,消费倾向下降。过去一年的经济动荡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消费和储蓄倾向,正如Bankrate首席财务分析师麦克布莱德(Greg McBride)所言,没有什么比经济衰退更能强调紧急储蓄和减轻债务负担的重要性。

美国的历史数据已经多次证明了这一点。大萧条、珍珠港事件、冷战期间美苏关系开始对抗及阶段性缓和后再次对抗、1987年“股灾”、上个世纪末互联网泡沫破灭、次贷危机,均对美国的储蓄和消费倾向产生了明显影响,个人储蓄存款总额占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在这些重要历史时点后均有抬升,只是持续时间和抬升幅度各有不等。

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例,个人储蓄存款总额占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在2007年仅为3.7%,此后连续五年上升,到2012年达到阶段性顶点8.9%,此后有所下降,但一直到疫情前,储蓄倾向仍然高于金融危机前10年的平均水平,与2007年相比,更是明显高出一个台阶。消费倾向则出现了反方向变化。直到疫情前,储蓄倾向、消费倾向仍然较金融危机前分别高出、低于3个百分点以上。

由于持续时间较长,不确定更大,新冠疫情亦不能例外,尚不能确定的是——和疫情前相比,储蓄倾向将回升多大幅度、回升多久?

2020年12月,OECD发布的对主要国家的家庭净储蓄率的预测值在2020年显著上升,2021年、2022年较2020年有所下降,但大多数国家仍明显高于2019年。

目前,储蓄率的上升,既有储蓄倾向上升的因素,也有在疫情影响下消费受到抑制、储蓄被动增加的原因。这部分已经被动增加的储蓄,从消费者行为的角度而言,在疫情缓减后,预计也会有相当一部分继续留存。

根据英国央行的数据,四分之三有超额储蓄的英国家庭选择继续保留这笔钱,仅有四分之一会用这笔钱偿还债务、进行投资或补充养老金。德意志银行则预期有70%的超额储蓄会被保留。美国最新一轮纾困计划将为符合条件的个人提供了1400美元现金补助,根据研究机构Bankrate的最新调查,有28%的美国人表示会存下这笔钱。

其次,对消费起决定作用的就业和收入,仍然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疫情前,主要经济体失业率已经持续下降了10年,受疫情冲击在2019年12月触底后骤然上升,OECD总体失业率在2020年4月份升至8.7%,与金融危机时的最高点相差无几,此后虽然下降,但仍然伴随疫情有所反复,截至2月份,失业率仍显著高于疫情前,与2014年-2015年的水平相当。

随着疫苗接种的推进,失业率预计会延续下降趋势,但是,就业情况是否能恢复到疫情前,仍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一方面,部分企业或产能受疫情影响永久性退出;另一方面,就业机会的跨部门转移会进一步加速,这会增加再就业的时间和成本。根据IMF的研究,历史上经济衰退期间,劳动力在部门之间的重新分配会加速,此次疫情导致的经济衰退也属于此种情况。已经有迹象表明,COVID-19冲击正在加速疫情前已经存在的自动化趋势。

伴随就业受到的冲击,中低收入群体受到更大的影响,收入差距因此加大,而相对于高收入群体,中低收入群体消费倾向相对更高。

再次,超额储蓄分配不均也会削弱其对消费反弹和经济复苏的驱动作用。从地区上看,北美和欧洲为首的发达国家超额储蓄水平最高。穆迪预估,仅美国就占了2万亿美元超额储蓄,这还是拜登政府在出台1.9万亿美元经济纾困计划之前的数据。

中东富油国同样依靠政府的财政刺激政策积累了大量超额储蓄。在率先遏制住疫情的东亚国家,由于疫情带来的影响较小,超额储蓄水平相对较低。在南美和东欧,疫情的剧烈冲击和政府较弱的支撑能力使得家庭储蓄呈收缩态势。

各国内部的贫富差异在超额储蓄的分割上一样突出。高盛经济学家哈齐乌斯(Jan Hatzius)预计,美国近三分之二的超额储蓄由最富有的40%的人口持有。

对于富裕家庭来说,超额储蓄很难提升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更多地可能是将其用于投资。

最后,新冠病毒的长期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消费者的消费模式。最终的影响程度取决于新变种的出现和传播速度与疫苗的保护效力和接种速度之间的角力。目前来看,疫苗接种并不意味着百分百免疫,再加上不断有病毒出现变异的消息,这些都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影响,尤其是对于风险厌恶者,即便全部解封后,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接触型消费。

各国疫苗接种进度和解封标准大相径庭,这也会对过去一年多积累的储蓄在逐渐消耗的过程中产生拉平的效应。

截至4月19日,全球每百人接种的新冠疫苗仅为11.8剂次。各国接种情况差异显著,其中,接种最快的是以色列和阿联酋,每百人接种的剂次分别119.47、97.82;智利、英国、美国等七个国家在第二梯队,接种剂次在60-70之间;马尔代夫、塞尔维亚等五个国家接种剂次在30-60之间;立陶宛、德国、法国等26个国家接种剂次在20-30之间。

总的来说,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家庭支出、收入和财富的关系会向疫情前收敛,但很难在短期、甚至在中期内回归到疫情前的水平,消费反弹预计会被限制在一定程度内。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