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edia】先上讣告,后上天堂:外媒悠久温情的讣告文化

许多人说,往事勿追思,追思多悲怆。但有一种追思,历久弥新、哀而不伤。《纽约时报》曾写道:“世界上最有趣的阅读,可能就在讣告栏里!”清明时节,让我们来看一看外媒如何温情地告别故人,它们又有着怎样的讣告文化?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讣告可能是一件较少在主流媒体提及的体裁。但是,在欧美国家讣闻报道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它在媒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的甚至成为最受读者欢迎的版面之一。

讣闻报道的传统主要来自美国和英国。美国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号称“讣告三魁首”,而英国也有“讣告四巨头”:《每日电讯报》、《卫报》、《独立报》、《泰晤士报》。这些媒体都为讣闻留出了慷慨的版面。

不仅如此,《纽约时报》、《每日电讯报》等都聘请最著名的人士来撰写讣告,这几乎成为了一种仪式,一种时尚。

运用特色图片 讣告是一场温情告别

《卫报》的讣告版面图文并茂,色彩鲜明。每个逝者都是以搞怪或微笑的形象出现,让人们缅怀他们的同时会心一笑。死亡,已经不是悲伤的代名词,它更像是一种艺术,一场温情的谢幕。

《纽约时报》的讣告版面精选了每个人生前留下的最具特色的图片,空灵而不失韵味,好似他在笑着向人们讲述自己的一生。

由于拥有丰富的讣闻报道资料,《纽约时报》特别设计了“From the archives”板块,这里汇集了大量“历史典藏级”讣告。翻着这些泛黄或黑白的老照片,就好像在欣赏一件无以复加的艺术珍品。

《洛杉矶时报》则有一个讣告图片版,里面有海量的逝者图片,这些跃然而现的人像特写触动着读者的神经,好似这些逝者从未离去,一直都在我们身边。

添加时间检索讣告是一串传奇巧合

《每日电讯报》有独具特色的讣告文化专栏,其中,它以职业为划分,梳理了各个领域的逝者。这样的归类颇具戏剧性,你可以看到每天都有从事相同工作的人们在同一天离世。

《华盛顿邮报》与《洛杉矶时报》的讣告版面,具有时间检索功能。你可以通过检索发现在同一天离世的人们。有人说,同年同月同日生是一种缘分,同年同月同日离世何尝不是另一种缘分呢?

正是因为外媒有悠久的讣告文化,积累了丰富的讣闻报道,当人们回顾讣闻时,总能发现有趣的巧合。比如1826年7月4日,美国第二、第三届总统约翰·亚当斯和托马斯·杰弗逊同时撒手人寰;《小熊维尼》中小老虎和小猪配音者的死只相差一天;同为著名导演的伯格曼和安东尼奥尼同一天逝世……

讲述有趣故事 讣告是最后一场玩笑

在英美,讣告和其它文体一样,随着创造激情的注入,它们的主人公也不仅限于社会名流,以普通人为主人公的讣告也常常见诸报端。这些讣告,往往生动有趣,使人们走出死亡的哀伤,用笑容送别逝者。

在《先上讣告,后上天堂》的书中,玛里琳·约翰逊描述了许多有趣的讣告:

“塞尔玛·科克,曼哈顿一家店铺的老板,精于为妇女选择尺寸最合适的胸罩,大多数时候只需洞察秋毫地一瞥,从来用不着拿软尺比量。她由此名动全国。本周星期四,塞尔玛·科克死于西奈山医疗中心,享年九十四岁,胸罩尺寸34B。”

“减肥医师阿特金斯大夫,曾帮助过数量众多的女士,同时沉重打击了她们丈夫、情人的生活,不幸在结冰的人行道上滑了一跤,就此一命呜呼,再也爬不起来。为什么爬不起来?因为他体重三百磅!”

“阿盖特,人口70。它是那种所谓‘眼睛眨巴一瞬就会错过’的小镇。洛伊斯 A.恩格尔喜欢生活在眼睛眨巴的这一瞬。”

讣告如何写作 讣告是一部个人传记

提起讣告,我们的第一反应是犹如个人简历的条文梳理。在这些“重量级”媒体的讣告主页中,它却是由讣告作者通过多方的采访与资料搜集,突出人物特色的浓缩传记,既有主观报道的锐利洞见,又有新闻的戏剧冲突,文采斐然,深情有趣。

本·拉登讣告:还原人物血肉

被载入讣告史册的经典报道是由《纽约时报》资深撰稿人迈克尔·考夫曼和凯特·泽尼克用长达十年的时间撰写的本·拉登讣告。

这的确是一篇很长的讣闻,超过了5000字。文章梳理了拉登的家族背景和成长经历,评价了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没有陷入“恐怖分子”的身份中,而是将拉登还原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不幸的是,作者之一的考夫曼于2010年1月先于拉丹去世了,没能等到这篇讣告面世。

凯尔泰斯与扎哈讣告:回顾经典作品

就在刚过去的3月31日,匈牙利犹太作家、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凯尔泰斯·伊姆雷与世界知名建筑设计师扎哈·哈迪德在这一天逝世。

《纽约时报》讣告版刊登了凯尔泰斯·伊姆雷与扎哈·哈迪德的讣闻报道。此外,它还盘点了扎哈·哈迪德最出名的七个设计品,以此来纪念逝者。

在扎哈·哈迪德讣闻报道的第一段,《纽约时报》写道,扎哈·哈迪德为地平轮廓线和世界想象力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重塑了现代世界的建筑体系。这篇讣告将她的一生娓娓道来,生动再现了这位奇女子的勇敢与智慧。

《卫报》将凯尔泰斯·伊姆雷的讣告归类为“书籍”,这也是《卫报》讣告的一大特色,按照逝者的职业进行讣告归类。

这篇讣告开头写道:“‘如果待过奥斯维辛集中营还能写诗,是不可想像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评论家Theodor Adorno说道。但是,很快,他又修正了自己的这番话:‘最主要的问题是,在经历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日子后,我们还能继续生活吗?’这正是大屠杀的幸存者、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凯尔泰斯·伊姆雷为之挣扎的问题,这个问题一直伴随着他的生活与文学创作,直到他于86岁逝世。”

这篇讣告讲述了凯尔泰斯·伊姆雷的成长经历。14岁那年,他被投到德国纳粹设在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又被转到了德国境内的布亨瓦尔德集中营,直到1945年被苏军解放。讣闻报道突出介绍了纳粹集中营的生活带给他的影响,这种影响始终贯穿着他的小说。

讣告作者是一群怎样的人

在这么多温情有趣的讣告背后,是一群颇具才气的讣告作家,以及由讣告读者、讣告收藏家等组成的讣告粉丝团,他们一年一度还会举行全球性的讣告大会……

《独立报》的前辈、九十五岁去世的豪斯顿 沃宁就曾为一万三千多个科罗拉多人写过讣告,这意味着豪斯顿老先生一生看见了一万多人走在了他前边,堪称讣告史中的里程碑。

讣告作者是一个奇怪的群体,也是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的群体。有的人写出的讣告让人捧腹不已,也有的一下笔就是催泪弹。

讣告作者通过撰写讣告,可以认识奇特的人,了解奇特的事。那些看起来很普通的人,在他们死后都被讣告作者优美的文笔塑造得很是独特。讣告作者内心深知,也许这是自己写的第五千份讣告,但对死者而言,他只有这一份,唯一的一份。

如今,这些堪称美文的讣告已经成为了报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个沉闷无趣的套路化文体焕发出勃勃生机,用另外一种方式表达了对生命与死亡的尊重。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