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送货司机要求接受AI摄像头监控,否则面临失业风险

亚马逊已经多次因为员工隐私问题而陷入舆论风波。

图片来源:cfp

记者 | 周姝祺

近日,英国路透社等外媒报道称,美国亚马逊公司要求其送货司机签署“生物识别同意书”,允许亚马逊使用人工智能摄像头收集驾驶员生物特征信息,以核实驾驶员身份,并监视其位置和运动。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美国约有75,000名送货司机。报道指出,如果他们不同意签署这份表格,将直接失去这份工作。

这份同意书中写道:“亚马逊可能使用某些处理生物特征信息的技术,包括车载安全摄像头技术,来收集面部信息以确认您的身份,并将您连接到驾驶员账户。”据悉,这项技术可以跟踪车辆的位置和采集运动信息,包括行驶的英里数、速度、加速度、制动、转弯和跟随距离等。

亚马逊“生物识别同意书”。图片来源:VICE

界面职场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早在今年2月份,亚马逊就曾宣布计划在送货车上使用由科技公司Netradyne生产的具有AI功能的摄像头。这个摄像头能够感应到驾驶员打呵欠,看上去分心或者没有系安全带的时间。

“Netradyne摄像头用于帮助确保驾驶员和我们提供服务的社区的安全。”亚马逊发言人黛博拉·巴斯(Deborah Bass)说:“我们从2020年4月至10月在超过200万英里的交付路线上使用了这项技术,其结果显著改善了驾驶员和社区的安全——事故减少了48%,违反停车标志的情况减少了20%,无安全带驾驶情况减少了60%,分散注意力的驾驶减少了45%。”

但是,亚马逊的这项举措被认为是对员工隐私的侵犯。此前由五名美国参议员组成的小组对摄像头监控表示担忧,他们在一封公开信中要求亚马逊首席执行官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解释这项技术如何避免侵犯员工隐私,以及给员工快节奏的生活增加“不安全的压力”。

参议员爱德华·J·马基(Edward J. Markey)质疑,“在实践中,这种监视是否会给驾驶员造成巨大的压力,要求他们加快新进的路线,从而导致驾驶员疲劳和安全性下降”。截至发稿,亚马逊尚未对参议员公开信做出回应。

据了解,目前已经有亚马逊司机拒绝在同意书上签字。有司机表示,“这既侵犯了隐私,也违背了信任,我不会支持它。”

界面职场发现,亚马逊已不是首次在员工隐私问题上陷入舆论漩涡。2019年4月,外媒The Verge报道发现,亚马逊通过一套人工智能系统,可以追踪监控员工的工作效率,并自动生成解雇指令以此提高生产力。

这套系统主要用于亚马逊的物流中心,每天有无数快递在这里打包、分类和运输。据曝光文件描述,通过这套系统,亚马逊管理人员可以监视员工的打包速度、统计员工离岗时间,如果员工扫描包裹的时间过长,系统会自动生成警告,进行记录,最终可能被解雇。文件显示,有将近900名员工因为被这套系统判定“工作效率低”而被解雇。

据悉,亚马逊为物流中心的员工定下了严苛的工作标准,包括从货架上取下商品之间的硬性时间间隔、工人的休息时间、去洗手间的时间等。为了能够在规定时间完成工作,一些工人甚至不得不放弃上厕所。数据显示,有55%的员工表示在亚马逊工作后遭受抑郁症的困扰,超过八成员工表示不会再次在亚马逊求职。

“我们一直从工人听到的反馈是,他们实际上被像机器人一样的对待,因为他们受到这些自动化系统的监控。”批评人士说。

此外,在2020年9月,美国媒体VICE报道指出,亚马逊多年来拥有一个复杂、秘密的团队来监视Facebook群组内的员工活动。

根据媒体获取的文件显示,亚马逊组织了一批员工在名义上的私人页面定期获取有关“Amazon Flex”应用上配送服务司机的社交媒体帖子,发现并监控各类潜在的劳资问题,例如“规划罢工”或者“抗议亚马逊”等。

这些搜集的帖子包含活动策划者的姓名与职位,任何人一旦在内部群组中发布上述相关信息,将立马被亚马逊监控到。

涉嫌监控员工的企业不止亚马逊一家。法国宜家曾在2012年被指控试图通过雇佣私家侦探、掌握警方内部数据库等不正当手段搜集员工及客户的个人资料和敏感信息。

据美联社报道,法国宜家曾利用未经授权的数据试图抓捕一名要求失业救济但开着保时捷的员工。此外,还有指控称,该公司调查了一名员工的犯罪记录,已确定该员工如何在低收入情况下拥有一台宝马。

据了解,此案在近日正式进入审判阶段。如果被定罪,法国宜家将面临最高375万欧元的高额罚单,两名涉嫌此案的前首席执行官将面临最高10年的监禁和75万欧元的罚款。

在国内,管理层监视员工的事件也时有发生。今年年初,杭州一家科技公司的员工在社交平台爆料称,怀疑自己被老板用高科技设备监控。这个设备是一个可以记录心跳、呼吸、坐姿等数据的智能坐垫,如果坐垫感应到使用者坐姿不正确或者疲劳度过高,还会提醒使用者活动。

但是,该爆料员工发现,人事部门对自己什么时候离开了工位了如指掌。本以为是体恤员工的福利,却成了管理层“监视”员工的工具。

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漏、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