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川内物联网行业盛会,第三届物联网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中国·成都)圆满落幕!

营收年平均增长率20%!成都将把智能物联网打造成为新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3月11日下午,第三届物联网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中国·成都)在成都高新区菁蓉汇7号楼1楼大会议室成功举办,本届大会以“融合创新·智能物联”为主题,在四川省经信厅和成都市经信局的联合指导下,由四川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联盟、成都物联网产业发展联盟主办,成都电信承办。本次大会共有300余家企业、12家行业组织、40家高校代表参加,到会人数超过400人,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超过1万人。

四川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十三五”期间,全省物联网产业按照“加强引导,培育主体;加强应用,产业同步;加强创新,引领发展;加强整合,提高效益”的总体推进思路,初步形成从上游物联网芯片、智能传感器到下游系统集成及应用服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呈现出“一核心两支撑六园区”的产业空间分布(其中“一核”即产业核心区——成都,“两支撑”即绵阳和乐山两个产业支撑区,“六园区”即成都高新区、绵阳高新区、成都市双流区、乐山高新区、内江城西工业园区、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

据了解,成都在物联网产业发展方面优势明显,早在2010年就率先出台了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将物联网作为战略新兴产业进行培育;持续支持物联网示范应用项目。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聚集有光纤传感与通信、可信云计算与大数据等部省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华为双流物联网云创新中心、成都智慧系统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共100余个,初步形成在仪器仪表、通信设备、数据挖掘、解决方案及信息系统集成、物联网安全服务等领域具备相对优势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并应用于智慧农业、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能安防、智能家居等百万级设备连接规模的行业领域,“十三五”期间物联网相关企业营收年平均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

在5G领域,截至2020年底,成都已累计建成基站30119个,基本实现对四环路内室外5G网络连续覆盖,其余区(市)县城区、重点景区(商圈)和部分产业功能区、大运会场馆实现5G网络功能性覆盖。在人工智能领域,基本形成从基础支撑、核心技术到上层应用的产业集群,在智能视觉、语音识别、智能制造等细分领域形成比较优势,中国网安、纵横股份、深思创芯等8家企业入选工信部人工智能创新重点任务揭榜目录,成功获批创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成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在发言中表示,成都在国内率先提出重点发力智能物联网产业新赛道,并作为全市“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15个细分产业攻坚领域之一,锻长板、补短板、提能力,力争把智能物联网打造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破万亿后又一新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绵阳市经信局总工程师陈广武介绍了绵阳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情况,讲到绵阳将抢抓在5G助力下新物联时代的发展机遇,依托强大的制造能力和研发实力,加速培育物联网产业生态,构筑开放型数字经济新高地;宜宾市工业军民融合局副局长杨炯为重点讲了宜宾智能终端产业的发展情况,并提出了四点主要做法:在发展定位上——站高谋远、打造典范,在产业招引上——创新模式、政企互动,在项目建设上——创新模式、实现共赢,在人才保障上——政策引导、精准施策;成都高新区新经济局人工智能处副处长邓毅在大会从营商环境、产业基础、支持政策等方面系统性的推介了成都高新区的产业情况。

值得一题的是,每届物联网产业创新发展大会的重头戏——行业评优表彰,为立标杆、育品牌,四川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联盟、成都物联网产业发展联盟共评选出2个优秀物联网基地、20位“2020年度四川优秀物联网CEO ”、10位“2020年度四川优秀物联网CTO ”、35位 “2020年度四川省优秀物联网教师”、20个“2020年度四川优秀物联网产品”、16项“2020年度优秀物联网行业融合创新应用项目”,同时邀请获评企业参与现场的产品体验展示。

华为成都物联网云创新中心荣获优秀物联网应用基地

中国信通院和鼎桥通信合建的5G行业终端与应用创新中心荣获优秀物联网测评基地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