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豹变 可杨 宋美璐
编辑|刘杨
当数据成为明星的价值标签,粉丝打投就成为日常,粉丝因为替偶像打赢一场数据战而欢呼,殊不知他们和偶像已经被困在数据里,成为数据商和平台赚钱的工具。
饭圈苦数据造假久矣。
一条微博动辄成千上万的转发,背后不再是一个个鲜活的人,机器正在代替粉丝制造流量明星。
近日,曾为明星刷转发量的星援APP开发者,因提供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罪一审获刑五年。据其本人供述,在星援、应援宝两款APP上线的一年时间里,共有微博“大号”用户17余万个,而17余万用户大约绑定了3000余万个微博“小号”。
通过刷数据这门生意,短短一年时间内,星援和应援宝两款APP 累计充值人民币700多万元。
“唯数据论”之下,明星爱豆都困在数据中。饭圈的数据女工们,一边熬夜爆肝为爱豆做数据,一边集资氪金买机刷。
虚假的繁荣之下,再也没有人的数据能够真正“脱水“,一门互联网灰产正在借机壮大。
人造流量明星
一条微博一亿转发,每三个微博用户中,真的有一个人转发过蔡徐坤的微博吗?
2018年8月,蔡徐坤一条关于原创歌曲MV 的微博,在发出10天后转发过亿,但同时评论数和点赞数分别只有240万和106万。
在三年前的微博,转发过亿意味着,每三个微博用户,就有一个人转发过。但转发与点赞、评论之间高达近百倍的差距,引发了人们对于数据造假的热议。
2019年6月,这一事件的幕后操盘手星援APP被查封。
日前,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了“星援”APP开发者蔡坤苗的判决书,其因提供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罪,一审获刑五年。
判决书显示,2018年1月-2019年3月,蔡坤苗自行开发了星援和应援宝两款手机APP软件。两款软件均对接新浪微博,用户通过这两款软件登录自己的微博账号,可以实现批量转发、点赞和评论操作,而且绑定的微博数量没有上限,不用再人工登录每个微博账号进行重复操作。
新浪微博客户端原本只能使用一个账号登陆操作,而通过星援、应援宝两款软件则能够同时登录多个账号进行转、评、赞。
根据蔡坤苗的供述,截至2019年2月,星援、应援宝共有微博“大号”用户17余万个,而这17余万用户大约绑定了3000余万个微博“小号”。所谓的微博“小号”,就是指为转发增量而准备的账号。
蔡坤苗在短短一年时间内,通过有偿为他人提供自动批量转发微博博文的服务,获利700多万元人民币。
星援APP被查封的消息传出后不久,微博宣布,以后转发数超过一百万的微博均按“100万+”显示,这在当时一度被视为微博“治水“的信号,但饭圈并不吃这一套。
2019年1月,也就是星援APP被查封前几个月,朱一龙粉丝被扒出自制刷数据软件“小龙人”,通过软该件可以实现“一键反黑“。
根据粉丝发出的使用介绍,只要电脑保持开机状态,每隔17分钟就会自动发起反黑请求。所谓的反黑,就是对辱骂、抹黑自己爱豆的微博及博主进行举报。
2021年2月,刘雨昕粉丝后援会成员在微博自曝做外挂程序自动刷数据,在该后援会成员发布的微博图片中显示,后援会还曾使用该软件为刘雨昕做咪咕数据。
而在更早之前,2018年,靠着刷数据,吴亦凡的粉丝还曾把他推上了美国iTunes冠军宝座,除了冠军,吴亦凡还占据了前十榜单的前七名。
粉丝通过集资打榜占领各大音乐榜的操作,在国内早已习以为常,但这一招在海外并不吃香。iTunes的国外音乐榜单,禁止同一账号多次刷榜,但国内粉丝仍通过集资购买账号来打榜,不少欧美音乐人还曾质疑中国爱豆买水军打榜,并向平台提出抗议。
不仅仅是吴亦凡,张艺兴、蔡徐坤等明星的粉丝都进行过同样的操作。
机器代替人力后,没有人能计算清楚,这一批流量,究竟是人造的,还是机器生产的。
微博“水患”何时休?
微博“治水“的呼声由来已久。
2014年,新浪微博赢下门户网站的“肉搏战“,直接拿掉新浪前缀、拆分至纳斯达克上市,彼时微博还是一个备受瞩目的公共讨论阵地。
同样是那一年,在韩国男子团体EXO出道并大热的鹿晗宣布解约回国。为了声援鹿晗,粉丝送上大礼:在他的一条微博下留下1300万评论,打破吉尼斯世界记录。
2017年,鹿晗战胜了在内娱长红多年的范冰冰、杨幂,拿下当年明星商业价值榜第一。
与鹿晗、吴亦凡一起回到内娱的,还有韩国的饭圈文化。一波混迹韩圈的粉丝,跟着偶像转向内娱,开始为爱豆建立个人应援站、学习集资应援文化,内娱的饭圈文化开始兴起。
同样是2014年,养成系爱豆团体TFboys凭借粉丝的打榜投票,拿下当年音乐V榜内地最具人气歌手奖,《青春修炼手册》走红,TFboys的粉丝帝国开始建立,粉丝经济时代来临。氪金打榜、生日应援……人民币成为饭圈主角。
由此,流量等于影响力、影响力等于粉丝购买力、购买力就有商业资源的逻辑链形成。
在这个逻辑下,一些粉丝认为,在微博上奋力刷数据,除了和“对家”比拼,更重要的原因是,一条微博的转赞评数、上热搜的次数、点击量等数据,都将成为爱豆的成绩,而这些成绩“金主爸爸”会看。
一些说法在印证粉丝的观点。
据公众号“贵圈-腾讯新闻”报道,一家数据公司的总裁透露,数据公司的衣食父母并非明星或粉丝,而是各大品牌方,数据公司从品牌方那里获得了超过八成的收入。
在艺人尚不知情的情况下,他们的数据可能已经摆在品牌方面前。通过这些数据,品牌方能够分析出,这个艺人是否与品牌匹配、有没有隐藏的风险、粉丝质量如何、获客成本多高……
在数据化的今天,数据是最好的标准,但虚假数据带来的是什么呢?
2019年,一篇题为《一场新媒体巨头导演的“僵尸舞台剧”,真实还原现场,导火线:一条一夜爆红的视频,我们流量却为0》的文章,踢爆MCN机构蜂群文化流量造假一事。
文章称,该机构旗下一位拥有380万粉丝的时尚博主为产品代言,视频有353万浏览次数,却没有带来一位新顾客的转化。
微博生态虚假繁荣一事引发热议,但两年时间过去,机刷流量的事实却没有任何改变。
在如今的饭圈,评价一个流量艺人过气最常见的句子依旧是:“他数据太差”。对于流量艺人,摆在实力之前的,是数据。
“唯流量论”“唯数据论”的裹挟之下,没有一个明星能够逃得过,甚至一些实力派的老牌艺人,也重视起好看的数据。据“贵圈-腾讯新闻”报道,浪姐2开播当天,“30个姐姐都在冲热搜”。
微博、粉丝、品牌商……这场泡沫里的每一方,或许都知道刷出来的流量是假的,但似乎没人在意真假。
被明码标价的偶像
如今,数据购买已经从微博扩散到各大平台,除了“转、赞、评”,还有打榜等业务。
豹变打开一个粉丝提供的数据购买网站,可以看到小红书、抖音、B站等各个平台的数据购买通道,该链接显示,截至发稿,累计交易金额已达58.8万元,订单数达160万,当日页面访问量1.2万。
数据打榜兴起于2018年。这一年被称为选秀元年,诞生了《偶像练习生》《创造101》两档大热选秀综艺。而在这两档节目里,练习生能否出道,能走多远,完全依靠粉丝的投票。由于一个账号能投的票数有限,倒卖账号的黄牛应运而生。
榜单的价值决定着价格,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通常会有较高的价格。比赛期间,黄牛会大批量卖号,随着比赛进入白热化,价格也水涨船高,
2020年大热的选秀节目《青春有你2》的账号均价,最初只有0.2元,到最后涨到了0.5元,单个粉丝每天会投上千票。
这也是黄牛最兴奋的时候。各家后援会都在挖掘“好渠道”,好渠道就是指较低的价格,认识较为核心的黄牛。毕竟在动辄几千万的打投面前,0.01的价格优势就能节省上万元。
但这种人工多号打投的行为,在粉丝看来都不能算是买水,粉圈的买水说的是“机刷”。
机刷是指设定好程序自动做数据,不需要人工做数据。而且与人工比,机刷价格较低,通常是人工号的十分之一。
豹变联系到一位卖数据的黄牛,在他的报价中,微博转发人工是每千条100元,机刷只要20元。
市场最能反映价值,今年的两档选秀综艺,因热度不同,价格也有一定的差距,据黄牛报价,《创造营2021》和《青春有你3》机刷价格分别为每万票300元和100元。
机刷虽然便宜,但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通常会出现权重降低以及掉赞等情况,而遇到打榜的时候,还会面临被主办方清水的风险。
因此,在有竞争的重要打投数据上,粉丝一般很少选择机刷。
不过,在黑盒子面前,粉丝也不会完全放弃这一增加数据的方式,“你不知道主办方会不会清水,也不知道清到什么程度,能做的只是各个方面都不落下。”一位参与打投的粉丝说。
爱豆出道后粉丝也不能一劳永逸,为了给爱豆持续维持高热度的表象,粉丝做数据成为每日日常。
“不知道哪里会有个投票,这边又来个榜单。”一位流量的粉丝小兰说到,几乎每个爱豆都会有一个数据站,任务就是号召“数据女工”做数据,寻艺、明星权力榜、百度搜索、艾漫等,只要有榜单的地方就有数据女工。
“做一圈下来要20多分钟,要做好几个号,每天睁开眼签到做数据已经成习惯了,我爱豆现在还是需要我们给他做数据的。”小兰说。
遇到商务、宣传、打榜等需要做数据的活动,粉丝能做的数据有限,这时候就需要花钱和黄牛去买一个漂亮的数据,以此向商家证明偶像的热度。
买数据的钱依然来自粉丝,这笔钱在明细中通常被称作数据维护费用,这项费用价格的不确定性以及具体数据的隐秘性,给了数据组很大的操作空间,也成为平账的主要条目。
王一博打投组曾公开数据维护一周花费一万多,硬糖少女303成员刘些宁参赛时数据维护达21万,引起了粉丝质疑。
在互联网上,没有机刷不能刷的数据,除了常规各大平台的基础转赞评、播放量等,各大榜单的投票也可以通过机刷来搞定。
这也就是为什么各大榜单经常清水,而脱水数据就是指去掉机刷的数据。
当涉及到榜单及影响力的时候,打榜买水就不只存在于流量爱豆圈。在2020年的金鹰奖观众喜爱的女演员提名名单打榜中,主办方最后对数据清水后,宋茜由第一名滑落到第三名,清水量达58.69%。
可以说,数据注水在整个娱乐圈都普遍存在,有粉丝的指挥粉丝买水,而粉丝不多的就需要公司直接参与买水。
据《证券时报》报道,有艺人团队会找数据团队给自家艺人作品刷好评,也不乏有人为同期其他作品刷差评。
只不过爱豆需要做的数据更多,也更加受人关注,而演员歌手圈通常把数据注水在播放量、打榜以及评分上。
粉丝和明星花钱注水,商家和平台花钱清水,这场对垒喂养起来的不是明星,而是一个个倒卖账号的黄牛,以及背后的刷量灰产。
同时,微博等平台方,不能只为了数据好看以及追求更高平台活跃度,任由这种虚假繁荣的景象持续下去。
当数据开始注水,明星的价值也随之减退,金钱堆起来的虚假数据终究是泡沫。明星、粉丝、平台都要意识到,只有实打实的作品才是经久不衰的根本。
你对流量造假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