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球哥打算不搞笑了,想严肃一点地讨论一个问题:我们应该要做什么样的球迷。今天不是说教,只是讨论,讨论一下,讨论一下,我们究竟要为支持的球队做些什么,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这几天CBA赛场外出现了一些不愉快,让球迷话题再次成为焦点。我们可以无视赛区的安保,我们可以忽略篮协或者足协的弱智,但我们不可以忽视的是,我们自己到底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不同于网球斯诺克这样的项目,足球和篮球的观赛规则和礼仪要宽松得多,你可以随意在任何时候欢呼、任何时候鼓掌、任何时候起立和坐下(升旗或默哀的特殊时刻除外),而这一切正是足球和篮球甚于网球和斯诺克的魅力所在。不过,也正是这种因素,极大地放大了球场里的气场,一丝一微的不满都会在周围同样气味的人群的化学作用下,被极速放大。
是的,也正是这样的聚合作用,让球场成为一部分人发泄戾气的垃圾场,成为一部分生活中的失败者宣泄情绪的出气站。重要的是,标签这样的东西,一旦被贴上,就很难去除。
英超球迷狂热而不狂乱,但当英格兰代表队出战欧洲杯或者世界杯的时候,东道主却又会对英格兰球迷如临大敌。这一切都因为曾经的一小撮足球流氓,已经让外界把标签狠狠地贴在了他们的身上,而让人忘了,他们悠扬的歌声,具有节奏和黑色幽默的呐喊。
也就在前几天,威斯特法(不要和谐我)伦南看台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当跳动的黄色城墙突然开始了静默,所有人包括场上的多特蒙德球员都一头雾水,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哀悼离世的球迷。
我们习惯于用“球迷”和“死忠”来作自我区分,而西方人会用4个更准确的词语来进行划分:Fans、Supporters、Ultras、Hooligans。Fans:球迷或是观众。Supporters:忠实拥趸,不管球队成绩好坏都始终支持。Ultras:忠诚、狂热甚至偏激的球迷。Hooligans:足球流氓。
所以,我们应该要做什么样的球迷?
我们不应该让外界贴上标签,不论事情的起因如何,一旦有了冲突,XX队球迷爱打人,XX队球迷爱砸鞋,XX队球迷爱骂人这样的标签,会一个个地被贴上,这样的结果,只会伤了支持的球队,还有那些一样希望支持球队但无辜的球迷。
本赛季上海德比,部分申花球迷和部分上港球迷赛前火并。球哥骄傲的是,申花,这样一支中国最有历史的职业队,球迷们的认同感和荣誉感,20多年的熏陶已经让这支球队的蓝色,灌输到了很多人的血液,这支球队成为了这个球队的标签。遗憾的是,他们还是跟上港小老弟发生了冲突。无论孰是孰非,我们可以斗气,可以斗嘴,可以斗歌,可以斗地主,但当一切变成斗殴时,这个世界就不那么美好了。
为什么要提申花?因为申花球迷团队,是球哥认为,在中超球队中最有欧洲职业范的球迷团体,但即便这么优秀的球迷团体,都难免有所冲突,我们是否应该都发自内心的深省自己?
2013年,还叫做“舜天”的江苏队在首尔遭遇惨败,但是亲临首尔的江苏舜天球迷却展现出了中国球迷难得的高素质和高姿态。江苏“十二人球迷联盟”赛后发布了一条的微博:“比赛结束后,我们的远征军自发地拾走了客队看台所有的垃圾,输球可以,但是我们不能输人。”包括国安和恒大等队部分球迷也多次展现出类似的高素质行为!
尼克-霍恩比,一个阿森纳死忠,他的《极度狂热》一书风靡全球,和今天的懂球帝们不同,他没有为自己球队的沉闷风格辩护(温格到来前,阿森纳的球风出了名的沉闷),也没有因为自己球队的风格沉闷而攻击那些踢得流畅的球队,他可以坦然地写到热刺踢着更加激动人心和更优美的足球,或者坦然承认“阿森纳不像诺丁汉森林、西汉姆或者利物浦那样,可以引起其他球迷的喜爱和羡慕,我们不和别人分享我们的快乐,除了我们自己。”
球迷要有对自己支持球队的忠诚,更要有尊重——不仅有对本方球员的尊重,还有对对方球员、对方球迷的尊重,对于裁判和工作人员的尊重。
球哥在雅典参观希腊国家博物馆的时候,一位五六十岁的管理员大叔一直跟着我,盯着我看,在跟了而差不多一个展馆后,球哥忍不住问了一下“请问我有违反什么规定吗?”大叔只是很羞涩的指了一下我胸前的恒大队徽,这是哪里的球队,跟我的奥林匹亚科斯一样,都是红色的兄弟。我问他如果我穿了件绿色或者蓝色的球衣(同城死敌的颜色)进来的话,你是否会打我呢。老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球场上会对骂,出了球场我们可以喝酒。
用亚洲气质舞王尼古拉斯-赵四的话来说,“世界上没有什么事儿是一顿烧烤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最后球哥还想发点牢骚。当我们在网络上逞一时之气公开谩骂对方时,我们的身份不再是自己,对方并不知道我们的名字、我们的样子,我们也无需为自己冲动负责。我们自己痛快了,但是你有考虑过我们的球队,我们的家乡吗?给球队贴标签、地域攻击已经变得非常普遍,最后为这个烂摊子埋单的也是我们心爱的球队和我们无辜的家乡人民。在场内我们可以尽情释放,但在场下,我们就不要给球队和家乡抹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