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一流大港向强港迈进,宁波绘制“十四五”发展新蓝图

到2025年,宁波将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强港,形成全球重要的港航物流中心、战略资源配置中心和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国际航运服务基地

文 | 陈金莲 宋兵

“到2025年,宁波将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强港,形成全球重要的港航物流中心、战略资源配置中心和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国际航运服务基地。” 2月4日,宁波市海铁联运办专职副主任、宁波市港航管理中心筹建组组长楼滨正在2021年港航工作会议上表示。

港口是宁波最大的资源。“十三五”期间,宁波始终坚持强基建促融合,围绕港口转型升级,推动世界第一大港地位更加巩固。数据显示,2020年宁波港口发展形势稳中有进,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1.7亿吨,同比增长4.7%;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872.2万标箱,同比增长4.3%;其中宁波港域完成货物吞吐量6亿吨,同比增长2.9%;集装箱吞吐量2705.37万标箱,同比增长3.4%。

水运方面,2020年宁波市完成水路货运量3亿吨,同比增长1%;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3607.9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3.75%;该市水运运力1023.42万载重吨,与2019年基本持平,沿海货船平均吨位等指标继续保持浙江省第一。

“十三五”期间,宁波虽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港口发展依然存在短板,“大”而“不强”。

楼滨正坦言:“目前,宁波舟山港吞吐量保持全球第一,但是在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排名上仅位列11位,并且与排名前3的新加坡、伦敦、上海存在较大差距,这主要反映在宁波港航现代航运服务要素集聚度不高,服务能力不足,航运金融、航运保险等附加值较高的高端服务产业规模较小。”

从行业发展看,宁波航运业供需矛盾正在不断变化,现阶段“运价飞涨”“一箱难求”等问题突出,资源要素在重新配置,市场秩序在重新构建,港航行业处在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

楼滨正表示,“‘十四五’期间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新发展阶段’中既存在风险,也包含机遇,我们要做到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从眼前的危机中捕捉和创造机遇。”

2020年9月,中国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区方案。“补上了宁波口岸政策上的短板,这对以港口枢纽作为经济支撑的宁波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利好。要发挥自贸区‘新时代’的政策优势,努力取得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落地的制度成果。” 楼滨正强调说。

据悉,“十四五”期间,宁波要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强港,目前,该建设实施方案即将出台。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