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国际数字之都,上海还要走几步?|聚焦上海两会

如何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距离国际数字之都,上海还要走几步?

图片来源:Pexels

实习记者 顾嘉琪

2021年首个工作日,上海正式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远期目标是到2035年,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

如何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距离国际数字之都,上海还要走几步?

1月25日,在“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专题会议上,委员们带来了数字化城市治理的相关建议。

上海市政协委员崔海灵  图源:东方网

崔海灵:集中财力人力进行软硬件本土开发和技术攻关

上海市政协委员崔海灵认为,城市数字化转型存在三个基础性短板,其中之一便是软件短板,国产核心软件的缺失。

崔海灵指出,以数字孪生城市建设为例,核心基础之一是建筑信息模型核心软件就是BIM软件,当下这个软件基本还是国外占据绝对的优势,一旦国外软件断供或者失去迭代的支撑,已经推广的很多城市应用可能无法运行。

“并且随着这些软件在城市场景当中拓展性的应用,城市设施的数据积累越来越大,数据安全的风险进一步升高,甚至存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风险。”崔海灵补充道。

为此,崔海灵建议在城市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领导下,组织有关委办以及社会力量,制度化编制三年行动计划。设立数字化转型专项,集中财力人力进行软硬件本土开发和技术攻关。

她建议克服科技创新活动中存在的分散、封闭、交叉、重复等碎片化现象,避免科研孤岛现象。统一组织开发自主化研究,激发市场研发活力,同时激发线上线下经济发展。

上海市政协委员黄鸣  图源:东方网

黄鸣等委员:规范数据应用

数据存在高风险,如何规范应用?

委员黄鸣指出,研究将数据资源的转化进行安全可控的民用、商用和政用非常重要。在智慧社区治理时,要以需求为导向,将社区内人口、房屋、车辆、设施、维保和公共收益等老百姓最关心的数据公开化、透明化,做到数据共享。

面对各类数据采集普遍存在数据应用的广泛度,委员刘波英建议尽快启动数字生态环境保护的上海地方立法工程,破解无序采集,过度采集。

上海市政协委员高富平则认为需要制定数字伦理规则,规范数据利用。“法律是滞后的,功能也是有限的,我们需要集各种社会力量的规则,要制定数据使用的规则,公民利用网络的规则。”

上海市政协委员张毅  图源:东方网

张毅:开设专门学院培养数字化管理相关人才

上海市政协委员张毅认为,数字化有助于提升治理水平,明确任务布置,部门责任分工到位,协同机制建立完成,但后续工作仍是由“人”来完成,因此,数字化管理人才十分重要。

张毅指出,目前教育培养出来的数字化人才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他建议在上海建立专门可授予学历和学位的独立数字化人才的学院,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更好聚集数字产业和关键技术,推动产学研深度发展。

张毅提到,该学院应与市场、企业教学相结合,面对市场需求,以需求定供给,精准定位应用型人才教育发力点。同时,还需健全培育有针对性的就业途径,根据不同需求开设不同的课程引导不同的专业人才向专业方向流动。学院还可以开展国际国内合作,探索高端性应用人才的培养。

从政府角度而言,张毅呼吁从政策资金给予支持,对参与产学研培训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和一定的税收减免,推动企业更多参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高相关成果转化率和学院就业率。

上海市政协委员朱乃楣  图源:东方网

委员朱乃楣指出,疫情背景下教育行业数字化人才的紧缺。“有那么好的设备和技术,但是没有人会。比如数字投屏能力、音频剪辑能力,课堂直播,会技术反馈学生的学习,需要基本数字的分析能力,目前不少老师还达不到、跟不上这个速度。”

她建议对在职教师分层分批培养,掌握一些基本的信息技能,可以通过区域团队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操作问题。此外,还需注重高校和师范生的培养,增加数字教育资源的设计和应用课程的比例。

上海市政协委员穆海洁  图源:东方网

穆海洁:助力中小企业跨越数字化鸿沟

委员穆海洁认为,零售、餐饮、教育培训等中小企业,在疫情中受到巨大冲击,主要问题在于技术能力的缺失,使得他们不能自己完成数字化转型,只能依靠大平台,导致中小企业溢价能力的丧失。

“普遍而言,这些中小企业依靠大平台完成交易,需要支付给大平台交易佣金,对于本身盈利能力不强的中小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穆海洁补充道。

她表示,在疫情常态防控背景下,帮助中小企业跨越数字化鸿沟,不仅需要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数字化技术和模式的赋能和升级。

穆海洁呼吁政府关注中小企业和新型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商的生存发展,通过平台搭建、资金扶持等各种措施,充分调动数字经济建设当中各方积极性,推动资源有效配置。

她建议搭建行业组织推动中小企业和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商的全面合作,引导规范数字化建设标准,加强跨组织、跨行业、跨区域服务商各个参与方的合作交流。

在资金扶持领域,穆海洁希望政府设置专项资金扶持,形成数字化技术和模式的示范效应,进一步加快推进小程序、云服务、可视化技术这些新一代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对于数字化技术创新、场景创新等,她提议设置专项孵化基金和奖励基金,设定一定比例用于扶持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培育出一批有示范效应的新兴数字化方案解决服务商,打造一批可推广的数字化场景。

上海市政协委员吴瑛  图源:东方网

吴瑛、沈柏用:交通、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应注意信息整合

上海市政协委员吴瑛表示,交通行业作为城市数字化转型重要场景,数字化基础比较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行业内外应用协同能力不强,信息化规模效应和整体效应没有得到体现。

她提议,以系统整合为抓手,推进一体化运行综合业务平台建设,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监管加互联网模式,深化“一网通办”应用,着眼于危化品应用数字化监管,道路交通信息系统等场景开发。

同时,推进基础设施全要素数字化、推进交通建设智慧工具,推进网络信息安全的装备应用,深化分现场监管,信用监管、联动监管等新监管机制,不断推动交通治理数字化重塑。

上海市政协委员沈柏用  图源:东方网

在医疗领域,委员沈柏用认为,数字化转型对于智慧化的健康服务体系建立非常关键。他建议通过数字化转型建立智慧健康管理,整合各类信息做一个健康大数据。

“把市民医疗机构的就医信息、社区卫生健康信息、保险公司的健康信息和疾控中心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就可以起到为疾病早期诊断和早期预防的作用。在这个基础上融入人工智能,就可以知道这个病人可能容易得什么病,使得疾病治疗重心下移、关口前移,不是有病之后才来看。”沈柏用解释道。

叶炳权等委员:在公共服务领域普及信息无障碍

上海在建立国际数字之都的目标下,还需关注特殊群体的数据化管理,做到数字化转型在公共服务领域普及信息无障碍。

上海市政协委员叶柄权  图源:东方网

上海政协委员叶柄权关注老年人及残疾人数字共融。他建议按年龄层划分介入策略,强化50-60岁准老年的数字化运用教育,同时针对高龄老年人和残疾人鼓励与同住家属或者医养体系机构协同办理。

同时,他鼓励公司通过青年创业计划,共同研发老年科技产品和智能养老产业发展。例如居家防盗系统和医疗监护、预防老退化训练计算机等。利用大数据拓展医养服务和共享经济平台,进行专题研究和设计网上服务平台,及时协助老年人和残疾人排解困难。

上海市政协委员章桃旭  图源:东方网

委员章桃旭也强调数字化治理要加强对老年人的关怀。具体来说,章桃旭提议在社区里面给老人配手环,为老人测步数、心率、定位位置,老人不小心摔倒也可以一键呼叫或者系统自动传到后台。同时改进银行卡技术,为老年人的银行卡加入带有语音识别,用语音讲话技术。

上海市政协委员潘江雪  图源:东方网

潘江雪还关注到残障人士,她建议上海制定全域信息无障碍城市建设规划标准和行动方案。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政府购买、财政补贴等形式激励企业研发新一代信息无障碍技术,孵化和培育社会组织和公益企业开展社区数字社工。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