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城市温度,代表支招无障碍环境建设|聚焦上海两会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体现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图片来源:pixabay

实习记者 陈杨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体现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2021年上海两会期间,无障碍环境建设受到代表们的关注。

上海市人大代表林丽平指出,近些年来,上海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方面,上海基础教育教学环境不断改善,如进行校舍门前的坡道改造;另一方面,上海基础教育在融合教育方面也取得长足的进步,使得越来越多残障孩子走进普通学校的大门。但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无障碍环境建设还是存在很大差距。

2020年6月,上海市教委向各区教育局印发了《上海市基础教育学校无障碍环境建设实施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的通知,要求各区教育局统筹规划区域基础教育学校无障碍环境的建设,并在制度、资金等方面给予保障,使学校无障碍的设施、设备、信息和人文环境得到改善。

林丽平从调研中了解到,《指南》的及时下发得到了广泛赞誉的同时,基础教育学校的校长老师们也希望《指南》能更快、更有效地落实。

为此,林丽平建议,由市教委牵头,要求各教育局梳理摸底所在区的基础教育学校无障碍设施建设、设备配置的需求情况,由市教委制订全市和各区完成无障碍建设的顶层规划,并给出完成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阶段性时间节点和最终完成时间,保证通知内容的真正落实。

在具体工作方面,林丽平建议学校可以结合每年的校舍整修工作,聘请专业人士指导,有计划落实无障碍设施的改造建设。既要考虑校门坡道改造、教学楼内电梯或升降梯、楼道通行、卫生间、文体馆、宿舍楼等地无障碍硬件建设;也考虑到校园标示,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等场馆的信息无障碍的软件建设。同时,落实该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建立检查监督机制,实施有效监督。

除了基础教育学校,听力残疾人驾驶考试中的无障碍环境问题也引起了上海市人大代表莫彬彬的关注。

2016年4月1日《公安部关于修改<机动车驾驶证申请和使用规定>的决定》(公安部第139号令)颁布实施,文件指出,听力有障碍人员两耳分别距音叉50厘米能辨别声源方向,有听力障碍但佩戴助听设备能够达到以上条件的,可以申请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准驾车型的机动车驾驶证。

但莫彬彬在调研中发现,在驾照考试过程中,很多听力残疾人由于从小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生来学习接触的都是手语和文字,有的虽然戴着助听器能听见声音,但无法听清考试中的语音指令。

为解决这一问题,北京、南京、苏州、徐州等城市公安部门对驾驶考试系统加装了文字同步显示屏,让听力残疾人能够获取无障碍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并顺利通过驾驶考试获得机动车驾驶证。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市符合驾驶考试听力要求的听力残疾人约600人。而因上海驾考系统仅有电子语音提示,无相应的文字显示辅助设施,因此此类人群无法在本市参加驾驶考试。

莫彬彬指出,上海听力残疾人只能前往苏州等外地参加驾照考试,并且取得的是外地驾照。经常往返各个城市之间更是让作为弱势群体的残疾人承受了更大的经济负担。他们也多次呼吁,迫切希望上海参照其他省市的做法解决这一问题,能够在本地考取驾照,获得理解、尊重和认同。

对此,莫彬彬建议公安部门在中心城区选取1至2个考点作为试点,在现有驾考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加装文字同步显示辅助装置,包括考官可用文字牌进行简单的指令要求。经过试点运行后再推广至全市,确保本市各区均具备保障听力残疾人驾驶考试的能力,以此体现城市温度,让这部分特殊群体有更好的获得感。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