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就来粗浅地论一论:在茶界,学术派和民间派哪个更专业?
学术派和民间派之间的对决,在茶界最轰动的一次要算2014年底香港普洱茶收藏大家白水清和茶学学术专家陈文品之间有关普洱茶的一些争论。二人就揉捻程度轻的茶是否有储存价值、茶汤的PH值是否直接决定茶能否养胃、拼配茶好还是不拼配茶好、喝了老普洱是出汗还是上厕所等方面站在各自的立场上进行了剖析。
普洱老茶
关于这件事情,小编大概了解了双方的观点,以“喝老茶是出汗还是上厕所”为例,白先生认为老茶中的物质分子更小,可以直接进入血管通过细胞从毛孔散发,以此解释喝老茶会出汗;而陈先生则并不认同这种自圆其说的解释。其实双方的立场不同:学术派更擅长于站在科学的角度去解释和理解问题,推测虽然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但如果没有确切的事实证明来支撑,那就仍是悬而未决没有定论的;而民间派由于经验丰富,则更多地以经验来推测背后的原理,试图解释一些科学界还没有给出答案的现象。
二位的辩论内容中,有一点与各位茶友息息相关,即“茶汤的PH值与养胃之间的联系”,提到了茶叶的养胃功效。既然提到了功效,我们就来认真地说一说茶叶的功效。众所周知,茶叶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饮品,我们提倡用茶代替可乐等碳酸饮料,就是寄望于茶叶能为身体带来好处。那么对于我们经常听到的“茶能防癌、降糖、降脂、降压、减肥、增强免疫力”等等信息,学术派和民间派都持什么样的态度呢?
先说说学术派的看法,学术派的看法就是自然规律的呈现和总结。国内外茶叶领域和健康领域的专家教授们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发现,不管是喝茶汤还是吃茶叶,茶叶都能表现出一定的药理功效。
民间的观点分两派,一派是根据经验得来的,比如“茶梗可以降血糖”,后来确实有研究表明,茶梗中的茶多糖含量比较高,而茶多糖有较好的降血糖功效。另外一派小编觉得就比较玄乎,最玄的就是老茶的所谓“茶气”,喝下去全身上下无不通透,似乎就要升仙了云云,小编的确没办法说服自己接受这类论调。
要小编说,虽然民间派也有些经验性的道理在,但专业度这面大旗还是要学术派来扛。我们不否认经验派观点具有一定的正确性,但是毕竟不能当做真理来信奉;反而是那些确定的科学结论,一定是经过很多次重复验证,经得起质疑和推敲,可信度更高。各位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