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付费过的社群都怎么样了

免费的社群不少,付费的社群也多。各种KOL通过某种方式让自己的粉丝们自愿掏腰包,少则几百多则几万数十万。

社群的行为其实很早就有了,大家因为某一个共同点而聚合在一起,自从各种东西都加上互联网之后,这种行为也拥有了一个专属名词-社群。在这之后各种各样名目的社群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出来了,社群的数量也呈几何数量增长。

在各种社群都非常疯狂的时候,相信大家都有这样一种遭遇,被一些人莫名其妙的拉进去组成一个群,然后美其名曰某某精英群、某某创业群等等。每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总有人会说“这是干什么的群”,每当面对这种情况我只想暗暗地骂一句煞笔,这种毫无意义的群先会是红包群然后是早晚安群再然后是广告群到最后打广告的人都觉得没信心了就变成了死群了。

免费的社群不少,付费的社群也多。各种KOL通过某种方式让自己的粉丝们自愿掏腰包,少则几百多则几万数十万。相信不少朋友也或多或少的加入一些社群生怕错过了社群这个大风口。我也加入了几个社群,具体说来有6个,分别是:罗辑思维、大熊会、吴晓波书友会、宗毅大观会员群、土豆酒吧VIP、搞大路。至于还有其它的群就暂时没有算到其中去了。其中付费的有4个还有另外两个是免费的。

一、罗辑思维狠会玩也狠危险

一说到社群大家第一反应就是罗辑思维,作为全国最大的社群组织确实给后来的社群提供了向导作用。在最开始罗胖通过个人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一大批人的关注,每天必听60秒、每周必看罗辑思维的视频成了罗友们最享受的事情。在长沙我们组织了声势浩大的罗辑思维霸王餐,好几百人分散在长沙的7家餐厅因为这一件事情。

在公众号上也玩开了花:罗辑思维会员招募、年会策划会、1块钱猜脱不花小孩的体重、线上相亲大会还是沸沸扬扬翻罗胖的牌子等等。我是第二批的会员加入者,当时还是通过引荐人推荐才加入进来的,有的朋友甚至为了能够交200块钱成为亲情会员还买通了引荐人希望能够提前进入会员群。因为罗胖先前答应来长沙后来临时有事来不了而直接嚎啕大哭的罗友,这种场景堪比疯狂的追星粉丝。

吐槽:越大规模的社群能够聊到一块的人越不多我想这会是罗辑思维社群最终会消亡的根本原因,现在几乎所有的罗友群都是一潭死水。人越多能够承载的有效信息越少,大家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我想这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的。500人就是500个不同的思维不同的层次,精英们总是不屑于和屌丝们玩在一起,屌丝们又会觉得精英们爱装逼,所以慢慢的这两类人自然没什么共同话题最后也都归于沉默了。

二、大熊会也是雄风不再了

只要是玩微商的朋友或多或少都会听过万能的大熊这个名号,如果你连他都没有听过的话那就赶紧转行吧。我是看了大熊的文章将近一年的时间才加入大熊会的,入会的费用是1000元。能够感受得出大熊的观点很犀利而且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正是因为这样也吸引了一帮认可的粉丝顺便收一下费做一个大熊会的社群,规模大概是4个群的样子。有相当一部分入会的人群是微商群体,大熊会还有一个名人堂据说都是月流水上百万的微商头头们。

吐槽:我是在2015大熊会4群混的,后来就变成了一个每天都发6分钱的群了剩下的就只有“谢谢老板”这句话了。2016年我没有再续费了,大熊的公众号很多PR文章就更多了,原创的文章估计也没有时间再去写了。熊大做的事情很多能够出彩的肯定只会是一个方面,一个人标签太多就变成没有标签了。

三、吴晓波书友会和宗毅大观会员群

这两个都是免费的不过也挺有价值的。吴晓波书友会是通过公众号的招募最后形成的书友会的各个班级,其中有班长、组织委员啥的,让大家一起又回到了学生时代。书友会做的事情比较纯粹,在周末的时候组织一帮有时间并且兴趣相投的人一起读书交流,很可惜我一次也都没赶得上。

关于宗毅很多人可能是因为打通特斯拉南北线、裂变式创业、互联网大篷车而认识的,人格魅力非常强的一个人,奔50的人了还能够穿着红裤子带着假发和90后的员工一起派对着实厉害啊,我记得其中一句话“一个想转型的老板连一条红裤子都不敢穿肯定成功不了”。

吐槽:人家钱都不收还免费给你上课啥的有什么槽可吐的。

四、土豆酒吧VIP和搞大路

为什么把这两个放在一起呢,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两者都是非常垂直领域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这两者的价格都是200。土豆酒吧主要是有赞运营这块,大牛不少小白也非常的多,土豆从最开始的电影票开始到现在将近500人确实非常不容易,貌似我也是通过电影票和土豆结缘的。人少一点互动多一点干货直接一点我觉得这是土豆群为什么可以一直这么活跃下去的原因。搞大路是长沙本地的一个众筹羊肉串项目,作为长沙第一批试水众筹餐饮的先行者确实尝到了甜头,短短几天时间将近200人加入进来如果不是临时关闭了进入的通道估计达到500人也是指日可待的。本地化的社群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见面更深度的聊,所以后来从搞大路社群又孵化了不少组合出来的新项目,毕竟和钱挂钩的事情大家还是觉得见一面比较靠谱。

吐槽:土豆酒吧VIP就是太活跃了,每天上千条信息,运营狗都是不睡觉的么,不过XX生活的么。本地化的社群必然会有一席之地只是还需要搞大路玩得更high,还需要更多新鲜血液加入进来,试想一下一个700万人口的都市只能够吸收200人么,所以血液还得要更新。

对于社群经营肯定是企业可以摸索的方向,在今天各家企业各个品牌都梦想着能够直接和粉丝发生关系,社群这种低成本高效率、客户高粘性的形态自然很受企业主的欢迎。当然这和随之而来的管理付出也是成正比的,各个企业有所差异所以社群的建设肯定是有不同。但方向肯定是朝更垂直更细分的领域走,这年代写的一手好鸡汤文的人太多了但是时间长了也就乏味了。

对于个人而言不论是建立社群或者是加入社群都应该是朝着垂直方向来发展,让自身的实力得到有效的提高。有的朋友会觉得横向的发展能够更加跨界就非常可笑了,自己都很牛逼了自然找你跨界合作的人就多,自身实力不够再多的跨界结果也会是扯着了蛋。

推荐几个可以关注一下的社群,因为资历和费用的原因我没法加入进去有需要的朋友直接拿走免广告费的,正和岛(企业家聚集地)、金错刀(爆品会)、七星会(电商)等等。还有一下更加私密的社群就等待各位再来挖掘了。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