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首次跻身中国特大城市,下一个晋级对象或来自东北

《2019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显示,城区人口在500万-1000万的特大城市达到10座,比上年增加一座,“泉城”济南首次入围。城区人口300万-500万的大城市有14座,分别为哈尔滨、长春、大连、合肥、昆明、太原、长沙、苏州、南宁、乌鲁木齐、石家庄、厦门、宁波、福州。

济南夜景。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近日,区域经济建设再传来好消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20年最后一天公布的《2019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显示,城区人口在500万-1000万的特大城市达到10座,比上年增加一座,“泉城”济南首次入围。

根据2014年11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为特大城市,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300万-500万的为Ⅰ型大城市,100万-300万的为Ⅱ型大城市。

年鉴显示,2019年入围超大城市的分别为上海、北京、重庆、广州、深圳和天津,和2018年相比,“六大金刚”并未发生变化。其中,上海城区人口规模为2428.14万,是全国仅有的城区人口超过2000万的城市。

城区人口处于500万到1000万之间的特大城市有东莞、武汉、成都、杭州、南京、郑州、西安、济南、沈阳和青岛。其中,济南是首次从大城市晋升至特大城市,和2018年相比,济南城区人口增加180.17万人,至595.66万人。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对界面新闻表示,济南能跻身特大城市行列和山东省此前的区位调整不无关系,而且山东本身就是人口大省。2018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

长期以来,济南被外界认为是最没存在感的省会城市之一,在山东省内一直被青岛挤压。2020年前三季度数据显示,合并了莱芜后的济南市GDP总量为7248亿元,仍低于青岛的8739亿元。

12月5日,中共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全文发布《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制定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其中明确提出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济南打造“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2021年开年,济南召开市委经济会议,提出2021年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目标和相关举措。会议提出,济南将做大做强优势支柱产业,加快壮大前沿科技产业,打造全球“算力”产业基地。此外,济南提出,大力实施工业投资倍增三年行动计划,确保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均增长20%以上。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界面新闻表示,成为特大城市,对于济南来说是个可喜的成就,标志着济南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城市定位也会相应有所调整,发展空间将会进一步扩大,人口规模有望进一步增长,未来面临的机遇也将更多。

他指出,特大、超大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可以在三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首先,特大和超大城市能够形成更为强大的资源集聚效应,有效汇集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优质高端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创新资源,同时还能享受到更多的政策红利,从而给城市的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其次,能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并有效降低信息获取成本,有助于市场分工的细化与个体发展空间的拓展,继而创造各种就业机会;第三,能够发挥出强大的辐射能力,带动周边城市和地区的发展。

不过,付一夫同时指出,相比于杭州、南京、武汉等省会城市,济南在各个省会城市中首位度偏低,产业体系相对传统,新经济动能不足,民营经济活力也还是不够。“济南的转型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还会迎来更多挑战,势必要针对自身的各项短板来加以调整,同时要强化与青岛、烟台等城市的产业联动,协同发展。”

《2019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显示中国城区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有14座,分别为哈尔滨(492.61万)、长春(462.22万)、大连(441.49万)、合肥(438.59万)、昆明(406.71万)、太原(385万)、长沙(384.75万)、苏州(384.04万)、南宁(379.45万)、乌鲁木齐(349.75万)、石家庄(336.76万)、厦门(335.66万)、宁波(327.38万)、福州(313.37万)。这些城市可以被认为是晋级特大城市的“后备军”。

分析师指出,这些城市要实现跨越,一方面要具备独特的优势,另外要增加和周边城市的互动,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对于目前的中国城市来说,除非是北上广深这几座超一线城市,其他城市想要形成全产业链的优势是基本是不可能的,只有差异化优势构建起来,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江瀚说。

“比如合肥,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尤其是科技发展的新星,合肥的发展要打科技这张牌,当前合肥市是有互联网,尤其是硬件互联网优势的一座城市,继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研发能力,把这张牌打好是合肥未来发展的关键 。” 他说。

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安徽省对合肥的要求是全力打造现代化中心城市,支持合肥“五高地一示范”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国内领先优势的数字经济高地、内陆开放新高地、优质优良宜居宜业的生态高地,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当好示范。)

付一夫认为,除了寻找城市发展的独特优势,大城市还应该具备“城市圈格局”,也就是说要以更加宏大的思维和着眼于未来的视野来定位城市经济发展。这意味着要不局限于单一大城市本身的资源禀赋与技术优势,而是同时考虑周边城市的相关要素和特点,将上下游结合起来,合理配置要素,通过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来降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并取得更大的效益。

贵州省在近日公布的“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支持贵阳做大,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推进贵阳贵安(贵州和安顺)融合发展,提升省会城市首位度。

“网红城市”长沙也提出,“十四五”时期,长沙要成为“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功能显著增强。此外,加快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在打造“三个高地”(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上率先取得重大突破,推进同城化发展,发挥辐射带动效应。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