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冯亚楠
待16个地市访谈结束后,将“围绕总结示范新成果,服务山东教育新发展”,做好活动成果的提炼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在全省进行推广,把“一枝独秀”变成“满园春色”,让高端访谈活动成为响当当的教育宣传品牌。

“泰山安则四海皆安。”泰安因泰山而得名,寓国泰民安之意。泰安发展历史悠久,文化氛围浓厚,早在5万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5000年前产生了繁盛的大汶口文化,是一座底蕴深厚的文化古城。
作为五岳之首的泰山,是世界自然历史文化双遗产,是国家级文化符号,是民族文化的缩影。其拔地通天的巍然雄姿,激发着人们登攀向上的渴望,其蕴含的人格价值和人文精神,也成为国人的精神食粮。厚重的文化底蕴滋养着一批批泰山人,也给予了泰山教育成长沃土。
“让校园成为最美风景,让教师成为最美职业,让学生接受最美教育,打造教育行业“泰安三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泰安教育行政部门、泰安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泰安市教育局局长戴冰如是说道。放眼泰安教育,泰安市很好地坚持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教育事业实现了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群众的教育获得感显著增强。

促进教育公平
让校园成为最美风景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承载着家庭的希望和未来,关系着泰安人民的幸福生活。
公平是教育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也是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题中之义。从东部到西部,从城区到农村,在泰山脚下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更均衡的教育,这样的梦想正在实现。
“均衡与公平,是教育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我们要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突破口,努力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享受更好的教育。”谈及泰安义务教育的发展,戴冰向我们说道。在他看来,能够让每一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推动泰安教育事业健康优质发展的落脚点。
向着这一目标,泰安市以实施乡村教育振兴计划和解决大班额问题为抓手,优化城乡学校布局,促进教育教学设施的提质扩容,努力实现“乡村不弱、城市不挤”愿景。并先后完成“全面改薄”工程项目833个、义务教育薄弱学校能力提升项目95个,规划建设学校411处,2020年56人以上大班额全部消除,全部六个县市区中,一半的县市区达到了国家优质均衡发展标准并申报省首批验收。

为了能够让每个孩子享有均衡优质的教师资源和学习资源。近年来,泰安市推动名校以举办分校、托管、联盟等方式输出品牌,并通过“名师工作室”、走教支教、联片教研等方式,实现优质师资共享。目前,全市已形成结对学校或教学联盟90多个,名师工作室370多个,年均开展常态化教师交流3000多人次。除此之外,为了能够让学子们拥有丰厚的学习资源,泰安市还大力发展“智慧教育”。当下,全市“校校通”“班班通”均达100%,开通师生云平台空间42.6万个同步课堂、网络课堂、同步教研等应用实现了全覆盖,在今年疫情突发情况下,有力保障了68.5万中小学师生网上教育教学,实现了“停课不停教、不停学”。
如今,每一位泰安教育工作者都怀着争当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的热情和激情,坚守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抓落实、提质量、强党建、增服务,努力办学生终生受益的教育,办教师乐于奉献的教育,办人民信赖满意的教育,实现了全市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新突破。

打造“泰山德育”品牌
让学生接受最美教育
前进没有止境,发展未有穷期。
从一天门的孔子登临处到中天门渐入佳境,从快活三里到龙门坊,从十八盘到南天门,泰山沿途处处都蕴含着历史故事和人生哲理,每一块砖石都体现着永不言弃、攀登向上的毅力和勇气。作为泰安土生土长的学子,从小便接受着泰山精神的感染和洗礼。
为了能够更好地挖掘泰山文化育人资源,打造泰山德育品牌计划。12月9日,“中华泰山成人礼活动”成功举办。活动主要内容是组织泰安市所有高中学生,在毕业前徒步攀登一次泰山。在登山前学生们会听泰山文化专家讲一堂泰山文化课,充分学习了解泰山风貌,品读泰山诗文,解读泰山故事,形成对泰山文化博大精深的概念印象。在岱登顶后,每位学生将获得由市长签名的登顶证书。之后将通过组织成人礼、发布泰山宣言,让泰山见证泰安学子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向善向美、一往无前的精神面貌和青春风采。

“登山过程中,学子们可以实地品读泰山的自然和文化内涵,体验攀登的劳苦艰辛,近距离感受埋头苦干、勇挑重担、永不懈怠、一往无前的挑山工精神。”戴冰向我们动情地说道。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教育影响城市的未来。泰安市通过梳理和挖掘泰山传统文化特色,将两者深度融合,并利用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实践育人,形成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德育课程体系。让学生们能够在文化中接受教育,在激励中成长。
唤起教师成长责任
让教师成为最美职业
兴国必先强师。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
为了给不同年龄和专业的教师搭建一个优质成长平台,吸引广大教师终身从教,长期扎根在一线执教,泰安市自2004年起便在全市教育系统试行开展了“人才递进培养”工程。始终坚持从战略高度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以改革为主线,坚持问题导向,努力为教师想办法、做实事、办好事,一支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逐步扩大。

谈及教师队伍的建设,戴冰表示:“通过人才递进培养工程的开展,激励了广大教师学习和成才意识的自我觉醒,唤起了更多教师专业成长的自觉与责任。”目前泰安市已培养出教育递进成长人才4600多人,搭建起不同系列和层次的骨干人才梯队。从中先后培养出省级以上优秀教师、优秀校长500多人。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泰安市紧紧抓住教师发展的“牛鼻子”,不断助力年轻教师的成长,借力借智,让泰安的教育事业走出“精气神”,踏上快速路,在改革中不断劈波斩浪,扬帆奋进。
回溯泰安教育发展历程,泰安的教育之“变”令人欣慰。着眼当前,完善硬件、补齐短板,为每一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泰安教育事业的努力方向,也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标尺。
任重而道远,身在泰山脚下的教育人,也正在用坚韧顽强、奋发进取的泰山精神,攻下一个个教育改革的堡垒,谱写着泰安教育事业融合发展的新篇章。展望未来,越来越多的泰安学子将从泰山出发,胸怀家乡,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