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最新数据:社融增速继续回落,2020年存款增幅创5年新高

继11月社融增速出现2020年度首次回落后,12月社融增速继续放缓。与此同时,随着实体经济持续修复,流向实体的信贷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图片2020年12月15日,工人在山东省青州市一家汽车制造企业生产车间内组装作业。来源:人民视觉

中国人民银行周二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19.63万亿元,同比多增2.82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累计增加34.86万亿元,比上年多9.19万亿元。

贷款和社会融资的高增体现了央行为应对新冠疫情而采取的宽松货币政策。截至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8.68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比上年同期高出1.4个百分点。

随着实体经济持续修复,流向实体的信贷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2月,人民币贷款新增1.26万亿元,同比多增1170亿元。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1522亿元,是当月新增信贷的主要来源。截至12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已连续10个月同比多增。居民端,12月新增贷款同比少增824亿,可能与国内疫情反弹导致消费意愿下降有关。

社会融资方面,继11月社融增速出现2020年度首次回落后,12月社融增速继续放缓。央行数据显示,1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7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4821亿元。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3.3%,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

和11月一样,导致社融增速回落的主因仍是企业债与表外融资大幅收缩。受永煤等信用债违约事件影响,12月,企业债券融资同比减少2183.5亿元;在央行加大金融防风险的情况下,信托贷款同比多减近2700亿元,票据融资比上年同期下降3167.4亿元。

另一方面,得益于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12月,政府债券同比多增3418亿元,继续成为社融增量的主要贡献力量。

随着货币政策逐步回归常态,短期内社融和信贷等增速可能继续回落。2020年末,界面新闻采集的18家国内外金融机构预测均值显示,2021年社会融资增速为11.1%,M2增长9%。央行全面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较低,但不排除定向降准的可能。

此外,央行数据还显示,2020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9.65万亿元,同比多增4.28万亿元,增幅创2016年以来新高。这主要和新冠疫情之下,人们消费受阻有关。  

分部门看,居民部门存款增加11.3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6.57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3931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06万亿元。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