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的焦虑,一周6位地产总裁离职,他们的目标是“当老板”

分析人士称,行业正在由规模红利时代转至管理红利时代,随着行业大环境的变化,房企内部开始进行相对频繁的调整,从而催生了外界所说的“离职潮”。

图片来源:Pexels-Hamid Tajik

文|时代财经

行业瓶颈期,焦虑的不仅是房企老板,还有深受房企老板器重的职业经理人们。

有统计显示,仅2020年上半年,就有500名房企集团层面高管职务变动、200名高管离职;2020年全年高管职务变动数量大概率超过千人,接近500名高管离职。

这意味着,过去一年,房地产行业每天都有高管在离职。到了去年年尾,中小房企更是出现总裁离职潮,2020年最后一周,6位房企总裁先后传出离职消息。进入2021年,总裁离职的现象仍在延续。

在可研智库创始人贾春晖看来,行业正在由规模红利时代转至管理红利时代,随着行业大环境的变化,房企内部开始进行相对频繁的调整,从而催生了外界所说的“离职潮”。

一周6位总裁离职

2018年以来,房企高管密集变动并不鲜见,但短时间内多位总裁接连离职的现象却不太平常。

去年12月25日,业内传出彰泰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巧龙将辞职的消息。彼时,其由蓝光集团跳槽至彰泰集团仅仅半年的时间,外界对于消息的真伪持有怀疑,但就在第二天,彰泰集团老板黄海涛正式对外确认了张巧龙的卸任。

几天后,完成上市还不到20天的领地集团也传出总裁许晓军离职的消息。2020年12月29日,领地集团内部发了一则任免通知,宣布许晓军不再担任领地集团总裁职务。许晓军加入领地集团的时间同样不算长,约1年。

2021年元旦即将到来之际,禹洲集团总裁许珂的名字从公司通讯录上“消失”,随后引发离职猜测。就在去年5月,外界传言许珂已经向禹洲集团董事长林龙安提出离职时,他还向时代财经做出澄清,但离职终究还是成为了事实。

同样是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还有三位职业经理人离开了自己的岗位。原正荣地产总裁王本龙与三巽集团董事长钱堃的一年之约期满,王本龙选择了离开;多次被传出离职后,实地集团副董事长兼总裁刘森峰在微信朋友圈官宣了离职的消息;龙光集团发布公告称执行董事兼执行副总裁吴剑因个人原因辞职。

而2021年的第一则总裁级人事变动发生在荣盛地产。1月4日,荣盛地产发布公告称,因工作调整原因,张志勇请求辞去其担任的荣盛发展公司副总裁职务,该辞呈目前已经生效,张志勇将不在荣盛发展及其控股子公司担任职务。

短短十余天,这些房企总裁们就像约好了一样,相继离职。有媒体用“抱团辞职”一词来描述这一轮的总裁离职潮,尽管“抱团”的说法未必准确,但无可否认的是,总裁离职的确已经成为房地产行业现象级事件。

行业变革加速流动

离职潮的出现不是偶然,近几年中小型房企频繁挖角大牌房企,头部企业也纷纷开启变革之路,都为如今的离职潮埋下伏笔。

贾春晖坦言,中小型房企对人才的渴望是总裁离职潮出现的原因之一。她认为,很大一批原本供职于头部房企的职业经理人有着先进的管理经验,中小型房企自然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引进他们。在这种前提下,会导致这些职业经理人做出主动的选择。

可研智库研究还指出,由头部房企溢出的明星经理人与存在规模诉求的中小型房企,一度为行业中的黄金搭档,此前在行业中,双方互相成就的案例屡见不鲜。例如明星经理陈凯带领阳光城、中南置地达成某一阶段内的规模扩张,并借上述成功案例在行业中获得认可。

如此一来,从个人职业发展的角度考虑,头部房企各方面都相对成熟,有固定的模式和思路,相较而言,处于成长期的中小型房企能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吸引了一批职业经理人。

另一方面则是被动变动,“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越是头部的房企,它对组织变革和人才升级的考虑会越来越专业和深远,房企对人才有了不同的需求和要求,在这样的变化过程中,一些企业的总裁被动离职。”

实际上,许多中小型房企的主要诉求仍然是规模增长,但调控政策不放松,及行业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与中小型房企所期望的高增长相悖,要在短时间内完成高增长的业绩指标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令职业经理人们“压力山大”。

因此,近年来,由头部房企跳槽至中小型房企的明星职业经理人,在任职半年到一年间便提出离职的不在少数。例如此次离职潮中,张巧龙任职仅半年、王本龙加盟三巽一年。

更关键的原因是,房企组织变革正在加速。可研智库提供的一组调研数据显示,2020年,房企组织变革行为频频出现,79.69%的调研对象表示公司在2020年经历了管控架构层级的调整;72.97%的调研对象表示公司今年进行了区域裂变或区域兼并。

伴随着组织变革的往往就是人员优化。“正是因为房产行业进入平台期,所以快速的发展尤其重要,随着房企组织变革意识增强,就对核心管理团队提出更高的要求,体现在表象上,可能就是高管离职的频率加快。”贾春晖说。

总裁们的新身份

需要注意的是,总裁们的离职原因各不相同,去向却有着一定的趋同性。在增速放缓成为行业共识的时候,一些离职总裁们踏上了创业的道路,与此同时,又涌现了一个新的现象,职业经理人离职不离岗,卸下总裁头衔后,转身成为房企“事业合伙人”。

彰泰集团的官宣中就表示,张巧龙因个人事业发展原因和家庭的需要作出职务调整,升格为彰泰事业合伙人同时兼任集团执行董事。和张巧龙一样身份升级的还有许晓军,领地集团内部通知写到,聘任许晓军为领地集团外部事业合伙人。

而在更早一些的2020年11月,弘阳集团执行总裁张良辞职创业,但其离职后依然出任弘阳首席顾问,这与张巧龙、许晓军的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贾春晖告诉时代财经,事业合伙人实际上是一种激励模式,根本上可以把它视为股权激励的一种。事业合伙人这个机制,其实是为了推动职业经理人更多站在供职房企的立场去思考和管理,更加有效地推动企业发展。

“事业合伙人是比较良好的一种激励机制,能诱发或者是激发高级职业经理人下一阶段的潜力,也能在某种程度上与职业经理人实现利益绑定,推动职业经理人在下一个阶段释放更大的潜力和动力来助推企业继续向前走。”

职业经理人离职后仍旧作为事业合伙人参与企业管理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职业经理人与企业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关系,包括跟投、股权合作等等。贾春晖称,如果双方存在合作伙伴的关系,那么两者之间这种非常扎实的事业合伙人关系就不会因职业经理人离职而有所改变。

而且,自主创业是许多职业经理人的职业终极规划,事业合伙人不同于职业经理人,类似于半个老板的角色,能够与职业经理人们的职业规划相契合。

据报道,刘森峰卸任实地集团总裁后,也将升级为实地集团事业合伙人。2020年12月31日,刘森峰曾在朋友圈晒出与张巧龙、王本龙的合照,文中称,三人都是同龄人,都在2020年末从地产集团总裁岗位离开,选择创业,这条朋友圈的定位是“新基业控股有限公司”。

据悉,新基业集团就是刘森峰在碧桂园入资跟投时期成立的公司,原名“鹏天投资”。根据媒体报道称,刘森峰的新基业积极和各大房企展开合作,旗下已经有多个项目正在开发中。

时代财经亦通过天眼查查询到,鹏天投资旗下有一个成立于2020年5月的地产公司,名为“江苏新基业地产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持有一家“江苏当代新基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实为新基业与当代置业的合作公司,新基业持股比例为49%。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