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黑胶唱片和唱机已经不是高大上又神秘的东西,最近发现很多大学生也有一台黑胶唱机,尽管只是入门级的,但黑胶这种复古的东西能在90后的年轻人中得到青睐,也是让大家没想到的。
国内生产唱机的厂家还不多,因为市场还不够大,但我们发现,很多喜欢黑胶的人会自己动手制作唱机,慢慢的对唱机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认识。
不久前,我们认识了大连的王汉磊,他之前做贸易工作,五年前辞掉工作,自己开了一家唱机零部件厂给日本工厂代工,主要做唱机底座、转轴、转盘和唱臂。2015年,王汉磊开始在国内推自己的唱机。尽管他有意没为自己的唱机注册品牌,但很多发烧友试听了之后反响非常不错,这也激发了他做唱机的动力。
王汉磊告诉我们:“国内现在也出现了一些唱机品牌,有些人也在做,但用心去做的并不多。多数人都把唱机当成了一种商品而不是艺术品,充当的是商人的角色而不是匠人。其实我们完全有能力把唱机做好,中国的黑胶产业曾受历史的影响,有一个断层,这个文化断层我希望能通过这一代人的努力补上。”
黑胶实验室:你是做国际贸易的,制作唱机的技术是从哪里学的?唱机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王汉磊:我的技术一部分是向日本老师们学习的,当然也有自己慢慢琢磨、在实践中学到的。学习到基础技术之后,像机械设计、制图、生产加工工艺等都需要慢慢提升。做唱机看似简单,但其实不是那样。每一个零件的配合度对下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哪怕完全利用国外的设计制作成品,也会因为地区、时间的不同引起零件热胀冷缩,这些对唱机的整体都会产生影响,所有细节都需要反复试验N多遍,才能最终定型。当技术累积一段时间后,才能出整机。
如果说唱机的核心技术,应该是避震和灵敏度。灵敏度包括唱机上所有活动的“关节”。任何一处不顺滑或有间隙,都会影响重播效果。
黑胶实验室:对你来说,做唱机也是半路出家,你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怎么解决?
王汉磊:做唱机对技术要求很高,我做了五六年也没推出一个自认为完成度很高的“作品”。在此期间我投入了很多精力和资金进行研发,同时也竭尽所能配备了相关机械设备和制作场地,制作出一个成品的周期很长,成本高但回利少,即使有一些投资和基本的销售运转,但整体经营还是很困难。
遇到技术问题我也会去日本请教老师。例如之前做了一支唱臂,顶尖部分总是有问题,困扰了我半年时间。没办法就去日本请教了老师,老师说,你把M3X0.5的普通螺纹改为M3X0.35的细牙螺纹就会好很多,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让问题迎刃而解。
其实很多老前辈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就看你用不用心向他们请教。还有很多问题都需要用心积累经验。
黑胶实验室:你现在制作的唱机消费群体是哪些?一般唱机的制作周期有多长?
王汉磊:现在买唱机的基本上都是圈子里真正喜欢黑胶的发烧友,所以我的唱机也是一套一套地生产。有的是客户定制的唱机,有的是根据原有的唱机试听之后再进行改造。
唱机的制作周期一般从画图到试听,大概需要一两个月时间,试听之后还会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修改和弥补,所以一台唱机最终做好甚至需要半年到一年,总体来说制作的周期很长。
目前我们做的唱机成本和整体出厂价格的制定都不成熟,有时甚至控制不了成本。因为所有的零部件都是我们自己生产,用CNC高精密加工设备加工,所以整体成本偏高。而且我们的唱机还没达到注册品牌的标准,整体品质还没达到自己认可的最高标准。
黑胶实验室:定制的唱机与批量生产的唱机有什么不同?
王汉磊:每个人对音乐的诉求不同,有的人喜欢刺激的,有的人喜欢轻松的,所以唱机就要考虑用胶皮垫还是纤维垫,让它们搭配出不同的声音,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
这样一来,不但唱机本身有大文章可做,唱机衍生出来的底座、角垫、展牌也都会成为乐迷们关注的焦点。唱机的可玩儿性就变得更大,一点小小的改变就会产生音乐的变化,音乐才会变成一种可以让人放松的享受。但这种个性化的调整需要很长时间,等唱机本身先有了市场,高端的东西才能做起来。
黑胶实验室:你对自己的唱机有什么期望?计划什么时候真正实现市场化?
王汉磊:我投入精力研发唱机,如果不喜欢是不会支撑下去的。我想把唱机做得少而精,让它有好的口碑,同时还有亲民的市场定位。哪怕拿到国外参展也要让人家说:“这是中国人制作的吗?这么好听。”
如果2016年市场好的话,我会推出第一代产品Neuma,这个产品名称从“纽姆记谱法”而来,音乐有了谱子,才可以吹、拉、弹、唱,唱片也需要机器才能回放出声音,我希望自己制作的唱机发出的声音是最模拟、最还原现场的,还会配合机器推出一系列唱臂、唱放和唱头。
黑胶实验室:国内生产的唱机目前处于一种什么水平?
王汉磊:现在市面上很多入门级的唱机都是走量产的,工厂会做出一些模具,然后几万台几十万台地生产,这种唱机在市面上流通较多。
我们经常去参展,很多发烧友会和我们聊,并向我们反馈信息,会提到国内的一些唱机水平不太尽人意。比如我2015年去广州参展,拜访了在广州一位比较资深的老师,他让我试听了国内一个入门级的唱机,这个唱机品牌在国内销量很广,我试听了之后觉得声音并不太理想。那位老师后来评价说:这是我听过的世界上最不好听的唱机。当然其中也有不少玩笑的成分。
黑胶实验室:现在的黑胶回潮对唱机的销售量带来什么改变?
王汉磊:三年前黑胶回潮的时候被越来越多的人讨论,唱机的销量虽然没有质的变化,但也在逐渐增加,大家的购买力在增强。但这个领域毕竟是相对小众,所以销量不可能一下子上来。而且大家从聊到掏钱买需要一个过程,从入门级到渐渐升级也需要一个过程。
这个市场需要培养,并打造各种品牌,品牌打响了大家就会买一买试试,然后逐渐升级,把产品真正做好了,大家就自然而然认可了。
黑胶实验室:你感觉哪个国家的唱机更好一些?
王汉磊:每个国家有不一样的风格,美国做出来的东西很粗犷,而日本做的就比较精细,因为我是在日本学习的,所以偏日式的风格。我们是想在国内技术允许的范围内,控制住每一个环节,尽可能做到精细、精美和灵敏。
黑胶实验室:你对未来国内的黑胶市场怎么看?
王汉磊:现在听黑胶的90后年轻人开始多起来了,这个群体继续增多的话会不得了,而且有的大学已经把黑胶数字化放在图书馆了,这也充分证明了黑胶很快会被大家接受。如果有机会我也愿意不保留自己的技术,做教课书级的产品与大家分享,让更多人认识黑胶,知道怎么入门怎么调试,怎么能听到好的声音,让大家明白黑胶其实没那么神秘和遥不可及。
最近我正在和大连的一位热爱音乐的企业家探讨,合作组成一个专门生产黑胶唱机的公司。这样的话,资金就不再是大问题了。可以为乐迷们提供不同价位、不同档次的黑胶唱机。量产后,成本也会有所下降,希望能受到市场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