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下月起施行全面两孩新规 预计每年新出生人口26万

上海于3月1日起正式施行全面两孩政策,预计每年新增人口26万,将加强产科、儿科建设。

图片来源:新华网

2月23日上午,《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上正式表决通过,3月1日起施行。

根据最新修改的上海市计生条例,符合法律规定结婚的公民,除享受国家规定婚假外,增加婚假7天,共10天;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夫妻,女方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还可再享受生育假30天,共128天,男方享受配偶陪产假10天,比原来的规定多7天。

图片来自东方网。

上海市卫计委主任邬惊雷在今日下午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介绍,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之后,现增加的目标人群主要是夫妻一方或双方为上海市户籍、均为非独生子女、已生育过一个孩子的夫妇,约为77.6万对。

他介绍,综合考虑上海市育龄妇女的年龄结构、平均初育年龄、生育间隔、生育意愿及办理申请后的实际生育比例,根据测算,3-5年内上海市户籍人口最有可能新增出生人口6-12万人,每年约新增2-3万人;流动人口在沪出生平均每年新增2万人左右。预计近几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出生数量平均每年在26万人左右。

此前,上海市单独两孩政策曾有“遇冷”一说。从2014年3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上海实施单独两孩政策。2015年1月,上海市卫计委曾统计,当时上海符合生育政策的女性,申请两孩的比例不足5%。据统计,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期间,上海市共批准单独夫妻再生育申请3.39万例,其中1.8万例已生育,占审批人数54.4%,0.6万例处于现孕状态。

此次实行全面两孩政策,上海市卫计委的推测,2016-2018年上海市出生人口数量将处于相对高峰期,峰值或将出现于2017年,为27.6万。2019年以后,随着生育旺盛期妇女数减少,上海市出生人口数量将逐步回落。

为应对新生儿高峰,上海市卫计委在产科儿科资源配置方面将有所加强。

据邬惊雷介绍,目前上海市共有87家助产医疗机构,产科床位4300余张。专家经过测算认为,可容纳年分娩量30万余人次。因此,从总量上讲应该可以基本满足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的生育需求。

但是,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会出现产妇增多的情况,尤其是高龄产妇数量增加,对妇幼保健技术和控制出生缺陷提出更高要求。

此外,儿科告急也是上海市实行全面两孩政策需要面对的问题。

目前,上海市提供儿科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共有179家,其中设置儿科床位的医疗机构有68家,提供儿科门诊服务的医疗机构有141家,提供急诊服务的有76家,总床位数达到3600张,全市注册儿科医师达3205人。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市儿童健康服务能力建设,上海市卫计委于1月29日印发了《加强本市儿童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同时抓紧编制《上海市儿童健康服务能力建设专项规划(2016-2020年)》,先后指导成立了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科医疗联合团队、复旦大学儿科医疗联合体及闵行协作网、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科医疗联合体(浦东)等医联体。

据悉,今日上午,上海市刚刚任命邬惊雷为卫计委主任。简历显示,邬惊雷1985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曾在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以及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担任要职。

他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提问时指出,目前上海产科和儿科从总量上看或可满足两孩政策实施后的生育需求,但仍然存在结构上的问题。因此,解决产科和儿科供求矛盾的重点还是在于医疗机制、体制方面,强化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加强二三级综合医院儿科建设,发挥社区医院的作用。

除了邬惊雷,2015年1月出任上海市卫计委副主任的吴乾渝此前曾是妇产科医疗专家。她指出,在医学上35岁以上产妇即被认为是高危产妇,对于此类产妇,综合医院能够提供很好的综合医疗服务,“不要盯着专科医院扎堆分娩”。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