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上海低温破28年纪录,“一网统管”迎击“霸王级”寒潮

无论是春季的疫情防控、夏季的防汛防台还是冬季的防寒抗寒,上海“一网统管”经受住了历次“大考”,将变得越来越智能、好用。

图片来源:图虫

实习记者 顾嘉琪 赵兰溪

编辑 刘素楠

2020年最后一天,上海市区徐家汇最低气温-5.9度,刷出了当年气温新低,也打破了1992年以来12月的最低纪录。

面对低温雨雪极寒天气,上海运用“一网统管”严加防守、严阵以待。

虹口区通过大数据画像,从房屋建造年代、设施设备使用情况、市民诉求等角度,精准识别居民小区的健康度,预判预知受寒潮影响可能出现的水管爆管、受大风影响可能出现的建筑物外立面脱落等风险,并提前做好抢险力量准备,同时落实居民生活保障措施。

12月31日,界面新闻记者看到,在7月刚刚完成升级建设、投入运行的虹口区城运中心指挥大厅,“数治虹口”大屏正在为全区实时指挥、应急联动、防汛防台等提供跨部门、多层次、全天候的操作平台和数据支撑。

图源:虹口区城运中心

虹口区城运中心副主任苏惠萍表示,虹口在“一网统管”工作推进中以问题为导向,有力落实“高效处置一件事”,量身打造了小区健康度检测的场景应用“小区画像”。

该应用场景在此次寒潮防范工作提供了智能支撑,通过有效加强防范,保障城区在特殊天气安全有序运行。

图源:虹口区城运中心

界面新闻记者从虹口区城运中心信息研判科负责人汤婧婧处了解到,此次寒潮来临前,虹口区城运中心通过“小区画像”,从房屋建造年代、设施设备使用情况、市民诉求等角度,精准识别居民小区的健康度,预判受寒潮影响可能出现的水管爆管、受大风影响可能出现的建筑物外立面脱落等风险,并提前做好抢险力量准备,同时落实居民生活保障措施。

图源:虹口区城运中心

在956个有物业的小区中,虹口区共排查健康度在70分以下的小区47个,均存在相关隐患问题。

据此,虹口区城运中心针对每个小区,生成了包含具体扣分项细节及诊断建议的《小区健康度单体小区检测报告》,通过区“一网统管”平台,将报告一并派单通知给各辖区街道,当天进行处置反馈。

寒潮前的应急检查  图源:虹口区城运中心

嘉兴路街道四平路52弄由于是老旧小区,“小区画像”健康度评分在70分以下。在检测报告中可以看到,该小区因屋面渗水、外墙渗水等问题产生了较多扣分,在防范寒潮工作中存在着安全隐患,需要立即整改。

街道“一网统管”指挥平台接到区城运中心指令后,立即对四平路52弄旧里小区防寒各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检查,成立了由街道网格巡查员、城管中队队员、属地物业和居委组成的应急工作小组,急赴现场查看。

虹口区北外滩物业《防冻保暖告知书》。图源:虹口区城运中心

在现场,工作人员发现四平路52弄小区内存在不少公共水管、消防管道未进行防冻包扎,且存在消防通道严重堆物的情况,工作人员当即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应急处理与整改,对小区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并抓紧完成外露水管防冻包扎工作。

此外,工作组对小区消防水管、电线电缆、路面情况等重点区域进行了全方位巡查和整治,包扎水管共计30余处,清理堆物10余处,对居民进行防寒温馨提醒,尽全力保障辖区内居民平稳渡过寒潮天气。

“寒潮来袭已有两天,目前并未接到居民有关寒潮的投诉电话,我们前期的准备工作还是及格的。”苏惠萍说。

对外露水管防冻包扎。图源:虹口区城运中心

徐汇区“一网统管”建立了算法工厂,在寒潮天气通过车载视频叠加算法进行智能化巡查,对建筑物消防隐患、街头流浪人员、高空坠物、树木倒伏、乱停车堵塞交通等情况即时发现、快速处置。

徐汇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有一块巨大的“一网统管”实战环屏,轮回显示着徐汇区各区域的实时视频,以及算法分析出视频中的安全隐患信息和案件传输链。

在抵御寒潮的这几天,徐汇区“一网统管”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在通宵工作,几位负责人眼圈发黑。

12月31日,徐汇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行政服务中心、大数据中心副主任余杰向界面新闻记者介绍,徐汇区大数据中心成立于2018年5月,目前城市运行管理中心除了十几个工作人员外,还有将近200人的第三方技术团队,包括与华为、阿里、腾讯等公司。

徐汇城市运行管理中心融合了依图、商汤等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的各种算法建立“数据工厂”,由他们提供算法基础,集中在“算法超市”中,供徐汇城市运行管理中心选择最好的算法,结合具体应用场景设计模型。

徐汇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本来有“人、物、动、态”317种算法模型基础。余杰告诉界面新闻,在此次寒潮来临之际,全体工作人员在24小时新增了20类寒潮低温预警的算法模型,如道路积水(结冰)、摔倒、湿滑道路车辆滞留和占用消防通道等。

寒潮低温预警算法清单。徐汇区城运中心供图

面对寒潮,徐汇区“一网统管”城运3.0平台通过技术赋能建立了“天网”“路网”“人网”的立体式防范体系,对交通安全、消防隐患、水管破裂、街头流浪人员和高空坠物等情况进行及时发现、快速处置。

“天网”是指通过覆盖徐汇区的原有的2万多个公安侦查摄像头,上传实时视频到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算法中台每隔5分钟自动巡查一次所有屏幕,通过智能AI分析视频中的信息,结合数据库和算法模型,分析研判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从而代替24小时的人工站岗,一旦发现问题,自动生成案件工单,发送到相关部门。

比如,识别街头流浪人员可以用“逗留检测”算法模型,具体通过在桥洞、天桥等重点区域的实时视频中识别出长时间逗留的人员,产生预警(触发预警的标准根据以往数据库得出),及时推送给基层的一线的处置队伍,及时到点确认,情况属实就将流浪人员安置到相应的收容所。

又如,水管破裂可以用“水溢出”算法,观察是否出现问题,因为通过识别管道裂缝的方法对精细要求太高,所以需要根据视频中是否出现水溢出来识别。

徐汇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行政服务中心、大数据中心资源管理科科长伍东阳告诉界面新闻,在检测结冰时,由于有时候光线太强,有可能会把普通的路面识别成冰面,因此,大数据中心一直在积累经验和数据,不断优化算法,提高准确度,尤其这次在疫情防控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在此次寒潮中,智能识别的准确率很高。

徐汇区城运中心供图

12月30日凌晨4时,数据中心巡屏时发现11号线云锦路站5号出口的路面上有积水结冰。这是AI技术在分析视频时,通过基于“水溢出”算法的“结冰/积水检测”模型,发现了道路积冰。“一网统管”系统立刻触发预警,生成案件派单,发送到相关负责部门。

当日早上7:16,工作人员已到场清理路面,在高峰时期之前解决了积冰,避免了行人在路面上摔倒。

从12月29日至12月31日16:50,徐汇区智“寒潮”类案件共有367件,通过算法中台智能巡检280个高发区域点位,系统自动上报案件52件,占比近14.2%。

徐汇区城运中心供图

除此之外,界面新闻获悉,上海城投水务集团建设的“智慧供水平台”,通过533台流量仪、277个在线压力点、98个在线水质点进行管网运行监控,并利用算法判别异常数据,对水量、压力的数据突变进行报警,成功应用于爆管的及时发现。

气温骤降突降会破坏供水管网,引起漏水大幅增加,监控人员可以在平台上实时查看各个区域的供水管网运行状况,提高异常情况的发现和处置效率。

城投水务已建成了涵盖10个管理所、36个管理站、4000多个路格、8800多个DMA小区的四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可及时发现寒潮后某个区域的漏水情况,减少漏水对居民用水所造成的影响。

在南京路步行街,黄浦区已实现全覆盖店招店牌安全监测,并接入上海市城运中心一网统管大平台,通过十余种智能物联传感设备,包括倾角、振动、位移、温度、湿度、气压等传感器,集成NB-IoT/LoRa等5G传输模块和光伏、电池等供电模块,可以实现针对店招店牌的角度、振动幅度和频率、微小位移量、局部温湿度、高度等多种数据指标的实时采集和传输。

南京东路目前招牌数量120个,设备数量200台,每天产生的数据记录约56000条。南京西路已完成现场勘测,拟安装招牌数量108个,设备数量186台,每天预计产生的数据记录约52000条。

上海“一网统管”正加速场景应用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让城市管理更加智能。2020年11月18日,上海获得世界智慧城市大奖。

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一网统管”系统内专设“疫情防控”页,自动处理多渠道数据,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基层“表哥表姐”负担。

在夏季防台防汛期间,系统汇聚气象预警信息、日常检查、重点部位监管、物资储备、应急处置、避难管理等信息,根据预案有效落实防汛工作。

进入寒冬,“一网统管”也经受住了此次寒潮“大考”,实现了城市的精细治理。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