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每一天过得像周六7:26那样快乐?

研究表明,我们在周六晚上19:26的时候最快乐。但是,怎样让工作日也变得如此快乐呢?

图片来源:网络

最新一份研究表明,我们在周六晚上7:26的时候最快乐。

精确到7:26?听上去是有些奇怪;不过很多研究都已证实,至少周末人们的确普遍更快乐些。

美国罗彻斯特大学(Rochester University)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不管人们从事什么工作,每周工作多长时间,也不管人们赚了多少钱,人们总是在周末的时候感到最幸福。

而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则发现,即使是自由职业者,他们最快乐的时候也是在周末。

所以,无论我们的生活过得怎样,我们似乎都会有“周末更快乐”的体验。

以我为例,尽管我热爱自己的工作,也可以自由安排工作时间,但我在周末的时候更加放松。这一切让我不禁想问:周六和周三究竟有什么不同?

设计一份关于快乐指数的实验

为了找出人们在周末变得快乐的原因,我把自己当成了小白鼠,进行了一个实验。

我当时的想法是,如果我能找出使我变得快乐或者让我感到压力的原因,我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

为了探索出这些原因,接下来的十天,针对下述相关因素我做了些纪录:

1.我吃/喝了什么

2.我每天睡多长时间

3.重要的活动(例如派对,和朋友聚餐等)

此外,每天我还会记下这样的内容:

·用1-2句话概括我一天下来的感受

·为每天的快乐程度打分(10分是满分)

我本来计划实验更长的时间,但是我后来发现10天的时间足够说明问题了。

下面是我的实验结果:

在观察我每天的快乐指数时,我惊讶地发现,没有一天超过8分。

事实上,平均快乐指数只有6.6分,刚超过平均数。

这让我不禁反思起自己的生活——发生在我身上这么多美好的事情我都以为是理所当然。

我很幸运,我出生在一个幸福的中产家庭;我还清了我的助学贷款,还娶到了一位美丽的太太。最近十年,我都从事着我热爱的工作,并且也能以此谋生。

这本该是我梦寐以求的生活,那么为什么我还是不满足?

我知道某个因素在持续拉低我的幸福感。回头看看我的纪录,这个因素似乎在工作日发挥作用。

我把工作日和周末的平均快乐指数进行对比,得到了如下的结果:

工作日平均快乐指数:6.4/10

周末平均快乐指数:7.5/10

为了找出让我不满的问题根源,我列出了要么能让我感到快乐,要么让我感到焦虑的一些共同因素:

快乐的来源:

·较少的工作负担

·来自别人的压力较少

·睡眠充足

·有足够的时间写作

·每天都能花时间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与亲友见面

·早上的工作效率很高

·锻炼身体和进行户外活动

·饮食健康

焦虑的来源:

·在一天内完成足够多的事情

·工作时被打扰

·和别人发生争执

·做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事情(比如移动家具、打扫厕所)

·吃得太多/吃得不健康

·没时间锻炼(去健身房、踢球、拉伸、散步)

如果同一天发生了较多令我开心的事情,那么我的快乐指数也会越高。在快乐指数达到8分的那两天里,发生了六七件令我高兴的事情。

让我快乐的因素如何影响每天的快乐指数

那么令我焦虑的事情呢?回顾我的实验,我发现有一件事可能是导致所有“坏日子”的源头,那就是没能在一天内完成足够多的事情。

完成了足够多的事情时的平均快乐指数:7.6/10

未完成足够多的事情时的平均快乐指数:5.6/10

如果那一天我感到压力很大,花时间做了些不重要的事情或者被频繁打扰,会让我感到更加抓狂。这种情绪会像滚雪球一般带来更多不快,比如和别人发生争执、吃得太快或吃得不健康,以及没有时间休息和锻炼等。

为了验证我的猜测,我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比较了不同的压力来源对我一天心情的影响。

很明显,是否完成足够的任务对我情绪的影响很大。虽然我知道这与我施加给自身的压力有关,但它有时候也会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工作日的时候。

二手压力:周一到周五的困扰

我的太太和我很像,但我们处理工作的方式截然不同。我喜欢在清晨安安静静地专注于工作,不接电话、不发邮件,但是我的太太却喜欢先处理电话和邮件。

我的太太是我的合伙人,所以通常她收到的邮件也会与我相关。我一醒来,就会从她那了解一些最新消息,通常都是些令她感到有压力的事情。然后我的血压就会飙升,难以集中在我打算要处理的重要事情上。

然后我学到了这样一个术语:“二手压力”,即消极的工作情绪可以相互传染。

当其他人倍感焦虑的时候,我们很难置身事外,尤其是需要共同分担、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如果你看到别人走来走去或者粗鲁答话,你体内的压力荷尔蒙皮质醇水平将会攀升,不管你愿不愿意,你大脑里的镜像神经元将被激活。

同理心对交朋友时很有利,但一旦涉及到压力的处理,它可能会带来难以控制的负面效应。

压力的网络效应

二手压力其实比你自身的压力更可怕,因为它不在你的掌控之中。即使你很擅长管理自己的情绪,但当你被一群消极焦虑的人包围,你难免会受到影响。你周围低落的人越多,你感受到的消极情绪就越大。

压力也存在着“网络效应”。这是个商业用语,通常用来形容当越来越多人使用一个产品时,该产品就会被迅速传播开来,Facebook和Uber的爆发式增长就是例子。

如果你曾被堵在路上过,你应该就能体会到压力的网络效应。聒噪的喇叭和人们在车里的大喊大叫都会让你变得焦虑不安。

二手压力的影响不可忽视,虽然现在很多公司的工作时间变得越来越灵活,但是每周工作40个小时以上仍然是商业圈的惯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待办事项,当和很多人一起工作时,我们需要配合更多人的待办事项,我们需要打更多的电话,参加更多的会议,最终变得不堪重负。

更糟糕的是,盖洛普调查显示,70%的人并不喜欢他们的工作,这让他们感觉更加孤立、导致更多压力,甚至更低的幸福感。当你周围到处都是这种人时,你会很容易被感染上这种消极情绪。

罗切斯特的研究人员采访了74名18-62岁的全职员工,得出了与我的实验类似的结果。研究人员在不同时间接触被试,让他们分享自己当下的感受。

他们发现,被试在周末幸福感最高,以下两种变量会影响他们的幸福感:

1.自主性:能够自主选择想要做的事情

2.社会交往:有时间陪伴自己亲近的人

通常,人们在周末空闲时间更多,因此自主性和社会交往程度也更高一些。

高自主性+高社会交往=积极满足

低自主性+低社会交往=消极不满

虽然在实验之前我就知道和家人朋友待在一起会让我感到快乐,但我不知道它对我的影响会这么大(第三大幸福来源)。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连失业的人周末也会感觉更加快乐。斯坦福大学对失业蓝领工人的研究发现,虽然他们每天都可以自由选择做什么,但他们仍然在周末时感觉更开心。

所以,即使你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你的心情也会受到别人时间表的影响。

如何让每天都享受到周六的快乐

在看到实验结果之后,我对让我变得快乐或消极的因素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也知道其他人的情绪会对自己产生影响。虽然我不能改变别人的计划和安排,但是我可以减少外在压力对我的影响。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伤心、焦虑、愤怒都是常态,我只想要让每一天变得尽可能快乐起来。一根稻草不会压死你,但是一车稻草就难说了。

人生之路漫漫,如果你总是被消极情绪笼罩,你永远得到不到满足,快乐也会和你渐行渐远。

《重返荣耀》的作者Steven Pressfield曾写道,

“从一开始,这位教授就坚定了决心,提醒自己这是在艾迪塔罗德,不是60码的端滑道。他保存了势力。他做好了长时间拉雪橇的准备。他一直保持着这种信念,只要他能让这些爱斯基摩犬不停前进,或早或晚,雪橇会把他们带到终点诺姆。”

在实验之后,我也想要找到探索我人生之旅的秘诀。我期待我的生活会变得更快乐,我的工作效率能更高。

两年之后,我探索出了适合自己的减压方法:

1.制定一个简短的优先待办事项表

我焦虑的最大原因是我觉得我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其实事实上我没有那么多的任务,只是我不能合理规划我需要完成的事情。

我的压力来源指向我的待办事项表。这个列表太冗杂了,除了包含当天需要做的事情,它还成了各种任务或者目标(不管现实还是不现实)的储藏库。有一天,我发现我的待办事项表里竟然有161件事情。

把要做的事情全部都列上去会让你感觉不到自己取得了任何进步,随着列表上的事项越来越多,你会感觉难以承压,自动去处理任何到你手上的任务,比如检查邮件,而不是集中精力解决重要的问题。

我花了很长时间探索究竟该怎么列一份待办事项,光是一份更简短的待办事项并不能帮助我解决问题。

你需要的是一份简短的优先待办事项表,能够让你灵活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事件。

你不必记下每件事情,只需要里根据优先情况列一个大概的事项列表就可以。我根据我经常做的事情制定了一个大致的框架:

1.写作

2.规划产品/销售业务

3.确定营销计划

4.与团队成员讨论产品的反馈情况

5.开会/打电话/联系投资者

6.每天分享一件事

7.回复重要邮件/跟进项目

当我确定了每天要做的事情后,我会按照重要程度排序,写作是第一位的,因为如果一开始不写,后面就更难抽出时间。

我会在Trello上列出我要做的事情,在每栏上写下我正在做的事情。拿撰写这篇博客来说,就会被列子“写作”下面。我列了需要花费5-6个小时能够完成的任务,这样一来,我就有足够剩余时间应对突发情况。

除了工作我还预留了专门的休息时间,让我能够更好地享受美食、健身和家人朋友聚会(这些事情都能让我感到快乐)。

在“写作”之前,我还特地留出了两栏,一栏是早上的日常活动,另一栏标记为“未分类”,所以随后出现的事项都会列入其中,之后再按照重要程度分类排序。

除非有了什么要紧的任务,否则把当天优先项任务完成后,我只消看一眼“未分类”栏目就行了。

每天晚上工作结束前,我都尽可能把第二天的事项安排好。因为我已经分好类别了,我只需要把空填上就行。这些待办事项列表会不停提醒我哪些是我优先要做的事情。

以前关于待办事项列表我还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完成的事情从来不划去,而一项重要的待办任务就在那停留了数月之久,一直把我的积极性耗干。

因为待办事项经常不变,你就看不到进步。但是现在,我觉得自己每天都有所收获。

制定一个简短的优先待办事项表,你可以集中精力在你很想去做的事情,而不是让你感觉有压力或者做不太好的工作上。

2.延长你的最后期限

过去一年中,在设定的最后期限前,我只完成了四分之一的事情。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总是幻想着自己能做许多事情。但是,一旦当我错过了自己定下的最后期限,我就会变得焦虑不安。我的解决方案是将每个任务细化成容易完成的小事情。

例如,当我写博客时,我不会定下直接的完成量,我只要每天坚持写就可以了,也许是一小节,也许是一整篇。只要写,我就算达成了目标。

只有当我一个故事快要写完的时候,我才会提醒自己要尽快完成。

总是设立不切实际的最后期限,会使你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如果你今天劳累过度,那么你明天还有什么力气工作呢?你只是在原地踏步,还会越来越焦虑。

连续10天每天写200字,和10天一次性写了200字的结果是一样的。

当然,当你进入状态时,别停下来。有了感觉你就写5,000字好了。但是若你的注意力开始消减,比如忍不住想看看手机啊,浏览你喜欢的网站等,这意味着你该停下来了。

每件事情总是要花比你想象中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如果你能够早早地完成,你会觉得自己赚了。但是,你上次有这种感觉是什么时候呢?

所以,尽力而为就好。

3.专注于你的工作,但在此之前,记得告诉你的同事

每个小时的效率都是不同的,你工作的时间越长,并不意味着你的产出就越多。

多任务处理是个值得怀疑的命题。看上去好像我们干了好多事情,但研究表明实际上我们能做完的事情更少,出现的错误也更多。

专心工作一个小时比不断被打扰,发短信、打电话、收邮件地工作3个小时的效率更高。

我刚刚开始不中断地工作时觉得很尴尬,因为我总是粗鲁地挂掉别人的电话,无视别人的提问,而我总是为自己的无礼烦恼,并不能专注于自己的工作。

后来我发现,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我的工作方式,我应该在工作之前告诉一下自己的同事。

比如,我在工作的时候我发给太太如下的短信:

这种做法比以前要好多了。此前,我在工作中被妻子打扰的时候,我总是会大发雷霆,结果可能会引发争吵,又带来新的压力。

虽然给同事们发短信也需要一点时间,但是总比在工作中被打扰或者无视他们要好,后者只会把焦虑的情绪传给大家。

4.和能让自己变得快乐的人一起玩

我发现,无论自己有多忙,从工作中把自己解放出来,花时间在我关心的人身上总是会让我变得更加快乐。

和你心爱的人一起“浪费”时间吧。

5.保证睡眠,但如果睡不着的话,那就把你脑海里的想法付诸实践

我平均每天要睡7.5-8.5小时才能休息过来。我注意到这一点是因为工作日我感受到的来自工作的压力更多,跟周末相比睡眠时间也更少。

我经常每周有一两个工作日晚上睡不着觉,因为我的大脑还在飞速运转。过去我总是躺在床上,试验各种法子逼迫自己入睡。我躺在床上清醒的时间越长,我感受到的压力就越大。

我知道睡眠很重要,因此尝试入睡的时间越长,我的感觉就越糟糕。所以,与其躺着睡不着,还不如尝试一些新的东西。

当我感觉不安时,我会起床做我脑袋里想着的事情,可能会到2点、3点甚至4点。跟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几个小时睡不着相比,花半个小时完成脑子里想做的事情更能让我平静下来。

6.你没有必要每天都健身,光是活动就足够了

虽然我们的身体需要锻炼,但没必要每天都健身。

国家地理研究员Dan Buettner和他的团队采访了世界上活得最长的一群人,发现了他们的运动量并不大,但会持续活动,比如散步、站立、端坐、去公园等。

久站或久坐都不利于我们的血液循环,活动能够让你重振精神,比如走路去上班,在午休时间拉伸,出去打球等。

在工作之间,也可以多活动,躺一会儿、站起来、走几步都算是活动。

7.让健康饮食来得更容易些

在我的实验中,是否吃得健康对我的幸福感影响很大,但最让我意外的是,其影响力几乎是锻炼和睡眠的近十倍。

不过当我觉得饿的时候,我会感觉意志力下降了,想要吃很多不健康的食物。所以,我在身边备下了很多简单的零食来补充能量。

下面是我常备的健康食品:干烤毛豆、胡萝卜干、脱脂希腊酸奶、金枪鱼罐头、薄火鸡片。(我最近改吃素食了,所以想换掉其中的几个。)

这份清单中的食物能让我简单吃饱,补充我所需要的能量。

如果你需要灵感,你可能需要吃点东西来给自己加油。食物是你的燃料,但记得要注重饮食健康。

8.每天抽出5分钟时间来感恩

我很幸运,但其实我并不清楚自己有多幸运。

作家Jeremy Duvall最近写道,我们很少心怀感恩的原因是“享乐适应性”的兴起,这是一个花哨的术语,是说当我们会自动适应所发生的或好或坏的事情。当好事发生时,我们的幸福感会瞬间增加,但不久之后,又回到了之前的心情。

所以,为了记下这些美好的小事情,我每天会抽出5分钟时间来回答下面的问题:

清晨:

·我很感激,因为……

·什么会使今天变得更美好?

·每天爱上自己一遍(我是一个有创造力/乐观的人)……

晚上:

·今天发生的3件趣事

·今天,我本应该……

通过这个方法,你能够学会心怀感恩,珍惜现在所拥有的。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你都能保持乐观的情绪。

起初,我也不觉得这有什么用,但尝试了几天之后我发现我变得更加乐观向上了。

我们不能只为周末的快乐而活

生活中美好的事物那么多,我们不能只向前看,偶尔也需要停下脚步,环顾四周。生活不应该只是焦虑5天,快乐2天。

为了更加快乐,你也可以尝试一下我的实验,虽然没有完美的公式,但至少我们能够对自己的生活拥有更清晰的认识。

 

(翻译:沈怡柔 编辑:闫桂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天下事,请戳天下首页(tianxia.jiemian.com)。动动手指,长按二维码,关注【最天下】微信公众号:theveryworld (如果长按不行,就麻烦看官扫下呗)

来源:Business Insider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