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外出杭州、南京、苏州等地做旅游后服务市场的相关调研工作,发现了很多问题,有些问题看起来很小,但在这些小问题背后,凸显了中国旅游后服务市场产业在以一种畸形的方式发展。
这里先简单解释下“旅游后服务市场”的概念。一般来说旅游前服务以外的市场都属于旅游后服务市场,前服务市场指机票、酒店、门票等基础旅游服务资源,而后服务的包含范围非常广泛,比如北京故宫的手机APP导航就是一种典型的旅游后服务产品,比如迪斯尼景区的一些互动项目也属于旅游后服务范畴,再比如某历史文化旅游景区提供的历史名人典故展览等都属于旅游后服务市场的相关产品。
在杭州调研期间,发现的旅游后服务市场相关问题最多,比如杭州市教育部门在于谦故居开展第二课堂,为了让青少年进一步提升爱国情怀,捏造了一些并不属于于谦的光辉事迹,对青少年实际上造成了误导。
今天我们重点谈谈杭州的另外一个问题。也就是杭州宋城的一个“小问题”,杭州宋城是继西湖之后,杭州第二张旅游名片,宋城集团也成功进入中国三大游乐集团的阵营(其他两家分别是深圳华侨城和广州长隆)。在浏览相关社交媒体时,我发现了关于杭州宋城的评价“异常”,有些好评明显是人为进行操作。
就此,赶赴杭州宋城了解相关情况。经过实地考察,发现宋城鼓励游客对其在大众点评网上的页面进行点评,点评就会有相关礼品赠送。不过宋城工作人员要求顾客点评后必须经过宋城方面人工审核,如果确定是好评才会给礼品。
很显然,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取到的“好评”并非真正的评价,对其他没有来过宋城游览的人来说,会造成认知上的误导。
掩耳盗铃式的“口碑好评”不可取
宋城作为中国最大的演艺旅游公司很大一部分原因靠的是其早期口碑,而现在宋城通过互联网的渠道人为的制造“口碑好评”,无异于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近年来在互联网+战略的引导下,中国一批勇于创新的传统企业纷纷开始拥抱互联网,尝试通过互联网的应用,对企业营销方式和管理理念乃至运营模式带来一些改变。但根据我的调研来了,目前大部分的企业混淆了“互联网+”和“+互联网”的概念,目前国内大部分传统企业只是完成了初步的“+互联网”布局,离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于这两个概念的区别,请读者自行百度搜索《丁道师:“互联网+”和“+互联网”的区别到底是什么》,会有详细的阐述。事实上,我们今天提到的宋城这种强制要求用户好评的方式正是对“互联网+”错误理解后做出的错误举措。
懂得利用互联网的渠道和平台对其景区的口碑进行引导,说明宋城的管理层有一定的互联网理解和思维,但扭曲用户本意所出来的评论,则说明了宋城方面对互联网的主流渠道和我们的网友缺乏足够的尊重。这种“刷”出来的好评,短期内能提升中国消费者对宋城的好感甚至间接提升门票等旅游收入,但长期来看如果实际消费与网络宣传不符所带来的后果则需要未来的宋城去承担。
我注意到,宋城已经和主流的互联网平台有一些合作(主要是旅游和社交、电商类的平台合作居多),今天的宋城享受到互联网渠道和评价带来的红利,但如果没有用好,反而会适得其反,最终如果华东一代出现其他主题乐园后(备注:上海迪斯尼等乐园将在2016年陆续开业),其游客必然会锐减。
收购6间房 演艺O2O停于概念
对于互联网从业者来说,宋城也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2015年3月,宋城演艺公告,拟以现金及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宋城集团、刘岩等8名自然人股东合计持有的在线演艺公司北京六间房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总价为26.02亿元。
由此宋城提出了“演艺O2O”的理念,意图借助6间房线上平台和线下演艺结合起来起来,做到线上和线下无缝对接。
但现在看来,宋城的“演艺O2O”没有进展,笔者注意到不管是6间房的官方网站和平台还是宋城的相关平台,都没有实质性演艺O2O的业务展出。宋城和6间房直到今天还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个体,二者在业务上并没有产生明显的互补。
在笔者看来,收购6间房更多的也是出于贴上互联网的概念而已,用来提升股票价值和企业影响力。
定位不明确 盲目复制隐忧凸显
2010年,宋城成功在国内上市。2012年宋城董事长黄巧灵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正在把宋城复制到其他城市,三亚、泰山、丽江、石林等项目已经成功投资落地,九寨沟、武夷山、张家界、北京等地也在接洽中。未来两三年内,全国10个一线旅游目的城市,都会复制“主题公园+文化演艺”的宋城模式。黄巧灵乐观估计,未来宋城演出的利润将会超过国内所有电影的利润总和。
然而经过3年的发展,中国电影产业仅仅票房收入一项就达到440亿人民币,而上市公司宋城的演艺年收入大概在十几亿人民币左右。黄灵巧当初预估的“未来两三年10个城市复制宋城模式”也沦为了泡影。
在笔者看来,宋城模式发展遇阻的本质原因在于“主题公园+演艺”是一个很重的商业模式,需要各地圈钱拿地,需要大量的雇员,需要管理和经营能力的同步提升。 而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以滴滴打车为例,只要主流的几个城市做成熟后,可以迅速的扩张到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城市,而相应的资金规模和人力规模投入并不要增加几十倍到几百倍。
拿中国互联网的扩张思路去做旅游文化的扩张,显然是东施效颦,最终会因为盲目的复制而影响主营业务的发展。
写在最后:对于宋城来说,真正需要做的不是概念层面的炒作,也不是单纯的把演艺和旅游模式复制,而是要明白一个道理“以人为本”,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出发,不断更新迭代满足消费者不同时期需求的服务和产品,而抱着一锤子买卖做生意的做法不可取。
作者丁道师,关于本文所述观点,欢迎来信探讨,微信:dingdao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