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攀枝花,为什么成为智慧城市的“世界样本”

11月17—18日,第十届全球智慧城市大会(SCEWC)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全球举行,设立巴塞罗那、上海、纽约三个分会场。

11月17—18日,第十届全球智慧城市大会(SCEWC)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全球举行,设立巴塞罗那、上海、纽约三个分会场。

在“世界智慧城市大奖大中华区颁奖典礼”上,攀枝花凭借“特色产业赋能数字经济——基于城市综合运营管理中心的数字化转型实践”荣获中国区“数字化转型”入围奖,标志着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攀枝花模式已成为中国样板、世界样本,也标志着攀枝花市三线城市建设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实现新突破。

据悉,近年来攀枝花紧扣建设川西南、滇西北区域中心城市和四川南向开放门户目标,全力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教育、医疗、信息、文化、创新“五大区域高地”, 用科技推动生产力发展,用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用大数据服务产业发展,持续激发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活力和动力。用城市大脑、工业互联网、智慧康养、智慧农业四个数字化转型实践勾勒出其通过智慧城市推动城市、企业、产业等全面数字化转型的画卷。

城市大脑方面,攀枝花市携手浪潮,以攀枝花城市大脑为抓手,以惠民、优政、兴业建设思路,带动智慧城市全产业链发展,实现城市数字化转型。目前已建设完成区域政务云和安全可靠云、爱城市网、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等多项工作。

浪潮智慧城市事业本部副总经理张新法介绍,浪潮为攀枝花市推出“阳光攀枝花”APP,实现了40多种便民业务。例如,在线提取公积金、手机办理入学材料、在线反应城市治理问题。“老百姓发现哪儿污水乱流、哪儿下雨树歪了,这些被称为‘啄木鸟’的举动只需拍照上传到APP就能和12345政府服务热线联动。”

工业互联网方面,依托于攀钢,攀枝花市面向全钢铁行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按照”建平台、补短板、推样板“的指导原则,不断完善“两化融合”顶层设计,利用5G技术,以无人化、智能产线、数字工厂为纽带,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攀枝花智慧城市运营中心)

智慧康养方面,依托得天独厚的康养产业优势,攀枝花秉承“环境养身、文化养心、事业养智”理念,构建智慧康养服务平台,探索具有示范性的特色智慧康养模式。

智慧农业方面,攀枝花打造集“农特交易中心+农技服务中心+农村金融中心+大数据中心”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互联网平台,为农户提供农技一站式服务,为各供应商、批发商、电商、微商等提供便捷的交易模式,并打造农业全周期数据应用体系,便于主管部门实时掌握农业产业情况并进行科学指导。

攀枝花市副市长阮强表示,攀枝花市是中国著名的钒钛之都、康养胜地、农业新城,享有“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美誉。

结合攀枝花市的发展现状,攀枝花在建设区域信息应用高地方面,以“一中心四平台一产业”为抓手,即钒钛大数据中心,智慧城市、钒钛工业互联网、智慧康养、智慧农业4个平台和信息服务产业,促进数字经济和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同时,在建设区域数据资源汇聚高地方面,以物联网边缘计算中心为基础,以钒钛、康养和特设农业等产业数据为核心,融合政务大数据资源,支撑产业融合发展、数字政府和便民惠民。建设区域信息生态高地,创建区域领先、国内一流的攀西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通过人才积聚和产教融合,辐射周边地区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创业,带动上下游关联产业。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