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法中带你欣赏罗浮宫镇馆之宝——萨姆斯维斯的胜利女神像

这是一尊几乎不需要解说的雕塑,她的美全都是可以直接被感受到的。

以下图文转自公众号:张法中,更多节目图文及音频内容请详阅公众号。

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 / Victoire de Samothrace

约公元前190年 @ 卢浮宫

今天我们继续卢浮宫之旅,聊一聊镇馆三宝之二,萨姆斯维斯的胜利女神像。

先给大家解释一下这种名词形式的来源吧。我们总是能听到一些古代雕像的名字叫“某某某的什么”。这个某某某一般都是指雕像的发现地点,而后边儿的这个什么就是雕像的身份。上一期我们聊的米罗的维纳斯,就是指的在米罗岛上发现的维纳斯的雕像。在卢浮宫里和米罗的维纳斯同一个展厅,还有两个其他的维纳斯雕像。由于她们的诞生时代都比较久远,我们很难确定创作者,所以只能用地名来特指某一尊维纳斯雕像。当然这是对于常见的主题,有一些很特殊的,比如说像掷铁饼者,不用任何前缀,我们都知道他是谁。

卢浮宫三座维纳斯雕像(从左至右):

Venus of Arles ,Venus of Milos,Venus of Capua

一八六三年,萨摩色雷斯岛上的当地人发现了一堆大理石残片,他们很快就把这个事儿报告给了当地的法国领事。这个法国领事一看挺高兴,于是把这些碎片收拾收拾运回了巴黎,进献给当时的皇帝拿破仑三世。这个拿破仑三世非常酷爱艺术。想当初拿破仑一世征服世界的时候,就是一路征服一路抢劫,但凡他喜欢的好东西全都带回了巴黎。所以在他执政的那段时间里,卢浮宫的藏品数量剧增。

对于那些因为体积庞大拿不回来的宝物,拿破仑先会把它保护起来,然后派一批法国艺术家去临摹。等到差不多了,回到巴黎再仿制一个就好。我们现在还能在卢浮宫看到不少仿制的古罗马作品。

因为拿破仑热爱文物和艺术品,他在海外的大臣就挖空心思为他筹集。米罗的维纳斯,就是当时法国军队从希腊农民手里边花了八千个银币买回来的。而这尊胜利女神像就更便宜了。当时那个法国领事用买废品的价钱买下了这堆大理石碎片。但那个希腊农民和这个法国领事都没有想到,这堆碎片被巴黎的艺术家们重新组装之后,居然就变成了卢浮宫今天的镇馆之宝。

1866年首次在卢浮宫展出的“无翼胜利女神下半身”

1884年修复后

从萨摩色雷斯被运回的这组残片,被艺术家们修复之后,虽然重获新生,但还是残缺不全:没有头、没有胳膊,还少了一只右侧的翅膀。经过艺术家们讨论,他们决定至少要补齐这对翅膀。于是就镜像了一只左翼,把它按到了胜利女神身体的右边。

在我们参观的时候可以看得到这两只翅膀是一模一样的,如果你换几个角度仔细看,你会发现她的左翼非常完美,但右翼会有几个角度看起来很不舒服。而懂行的人会在左侧四分之三角度拍照,因为这是它的最佳角度。不懂行的,就会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照一遍。

一九五零年的时候,人们又从距雕像发现地两公里的地方找到了一条右臂。卢浮宫官方最终决定不把这条胳膊按到雕像的身体上,而是放到了身体旁边儿单独展出。我们参观的时候可以看到这条胳膊,然后或许就能比较容易脑补出雕像原来的动作。她的右手应该是高高举起的样子。

在卢浮宫的推荐线路里,胜利女神这一站已经到了线路的末端,但假如我们不按推荐的线路走,而是沿着一楼的楼梯直接走到二楼的话,就会一眼看到胜利女神的雕像。如果再慢慢往上走,就会看到胜利女神脚下的战船逐渐浮现。现在这条楼梯被命名为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楼梯。

卢浮宫尽量把胜利女神像还原到在萨莫色雷斯神庙里的情景。在那儿,朝拜者也是像我们一样缓缓地走上楼梯,看着胜利女神伸展着双翅,薄薄的战裙迎着海风飞舞,以一种非常骄傲的姿态站在船头上。

可能是由于胜利女神的形象实在太好了,所以会导致参观的人产生一种错觉:好像胜利女神正带着凯旋的勇士们从远处向我们乘船驶来一样。她的身姿是那么富有动感,甚至连海风都可以成为雕塑的一部分。

这尊胜利女神像非常高大,她自身就有2.4米高,再加上三米多的底座,我们远远看过去,这块大理石真的就像要飞起来一样。对于很多参观者来说,在整个卢浮宫里最激动、最难抑制心跳的时刻,就是看到胜利女神的这个时刻。这是一尊几乎不需要解说的雕塑,她的美全都是可以直接被感受到的。

当我们走到她的面前时,注意一定不要着急拍照,先安静地看几分钟,仔细的观察她、感受她,你就会发现几乎每一处都精美绝伦。说到这儿,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尊雕像。很明显她创作于希腊化时期,而且还可以算得上是希腊化时期艺术家追求的终极高度。上一期我们讲过,希腊化时期的雕塑在写实能力上已经达到了高峰,所以他们开始追求作品的戏剧性以及那种视觉的感染力。

我给大家放了一张图,是尊希腊化时期的雕塑佳品,叫拉奥孔群像。这组雕像表现的是特洛伊祭司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孩子正在被巨蟒杀死的一个瞬间。我们会发现雕塑在古典时期的那种宁静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那种激烈的运动感,人物的那种端庄感也被强烈的情感所取代。艺术这种东西从来就没有唯一的解释或者是答案。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古典时期更好还是希腊化时期更好。但是很明显,希腊化时期的雕塑要比前人制作的更加具有艺术的那种张力。

《拉奥孔群像》公元前20年-160年 @梵蒂冈博物馆

就从胜利女神像来说,她的视觉冲击力非常强,调动了几乎一切可以调动的元素。只要我们看一眼,就会形成一个难以磨灭的印象。她的身体稍微向前倾,据说当初摆放在神庙里的时候,她的身体是站在一个很高的地方,是倾斜着向我们站着的。所以我们从山下往高处走的时候,会看到她俯视着我们。然后她的左肩和右腿向前,这说明她的身体正处于向前运动中,而她的翅膀在最大限度地张开,好像要平衡那种急速向前的身体。这个时候速度和平衡完美地体现在了这块坚硬的大理石上。它好像就是一个神明,正在飞下来,飞向我们。

胜利利女神在希腊神话里,最出名的就是速度,或者说她的神力就是她的快速。除了代言战争的胜利以外,她还是奥运会的形象代言人。从古希腊的奥运会一直到最近几届的奥运会,胜利女神的形象总是会出现在奖牌或者证书上。人们用她的形象来歌颂那些努力突破人类极限的运动员们。

和胜利女神一起出现的,一般都是月桂花环,因为月桂花环代表一种荣耀。在古希腊的运动会上,第一名得银牌和花环(可能古希腊人觉得金子比较世俗,配不上冠军的荣耀),第二名得铜牌和花环,第三名只有铜牌。可见花环在当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荣誉。

古希腊人在各个方面都非常努力突破自我,无论在文化,竞技,还是在艺术方面,他们的雕塑作品从一开始的单独模仿,到后来的独立创作,一直有那么一股创新的力量在鼓舞着这些雕塑家。经过了几百年,他们终于可以造出胜利女神这样完美的雕像了。从造型上我们就能看到,艺术家们在那个时期已经完全掌握了如何准确利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来创造出一个协调的又富有美感的动作。在这个身体的处理上,胜利女神很像上期我们讲的维纳斯。都是一样的完美,一样的年轻,充满了律动。但是在衣服的处理上,我觉得胜利女神又近了一步。

我们仔细看一下她的衣服,上身被海风吹落了一半儿,露出内侧圆润的肩膀,然后剩下的衣服就被海水打湿,紧紧地贴在皮肤上,隐隐出现了丰满的乳房和她那个平坦的小腹,这个衣服和身体就好像一对恋人一样,若即若离,现在我们流行的湿身照就是这个状态。

但是到了她下身的裙子,这对恋人就好像吵起架来了。我们看到那个百褶裙,除了衬托出那双腿以外,自身也在海风的吹拂下,有力地飘扬。就像一面旗帜,仿佛我们可以听到大风吹动布料的那种哗啦啦的闷声。大部分裙褶都集中在双腿之间那些流畅的线。那是海风的语言,非常细腻地雕刻着裙子上每一条的变化。她身后的裙子呢?还有一块儿鼓满了风,特别骄傲地站在那儿。就好像我们刚才说的那对恋人吵架,那个女孩正在对自己的男朋友咆哮一样。

如果说维纳斯是古典的、端庄的,那这个胜利女神就是浪漫的和激昂的。我们看到这个充满斗志的、充满激情的雕像,她已经完全不是以前那种沉醉在自恋当中,充当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幻想。她现在这个形象更像在大声叫喊,在催促。就像摇滚乐一样,让你没有办法保持平静。

说到这儿,我想起了在一八三一年,曾经在卢浮宫展出的一幅油画。这幅画里的主要角色看起来就像一个没有翅膀的胜利女神。这就是浪漫主义大师德拉克洛瓦的传世名作《自由引导人民》。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一八三零年七月二十七日》。咱们对比一下画里的自由女神和雕塑里的胜利女神。她们俩有着相似的动作,相似的衣着,甚至是相似的精神。

《自由引导人民》 ,德拉克罗瓦 ,1930年作

当然这只是一个巧合,因为德拉克洛瓦并没有借鉴这尊胜利女神,甚至他都没有见过这尊雕塑。因为在这幅画展出的三十年之后,雕塑才被人发现。不得不说这种巧合好像就是冥冥中的一种必然。因为德拉克洛瓦所代表的浪漫主义,正好继承了希腊化时期的那种精神。他的画面里永远不缺少激情。和德拉克洛瓦相对的,就是他的宿敌安格尔。安格尔继承的是古希腊古典时期的那种精神,一种很抽离的、很克制的美。

除了油画和雕塑之间的巧合以外,其实还有另外一件事也和他们搭在了一起。在雕像被发现的第二年,有一个法国人写了一本同样经典的长篇小说,叙述的正是一八三零年七月二十七日那个故事。在他的故事里,第二代的主人公就是这一天举起了象征自由的三色旗,那种精神和胜利女神所传达出来的精神也是非常契合的。这部小说就是雨果的名著《悲惨世界》。这三个作品都是在颂扬勇气、决心、信念这些人类的美德,他们用的方式也都同样的慷慨激昂。不得不说,古希腊人所留下的东西,就是我们永远都用不完的宝藏。

《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法), 雨果,1862年发表

在古希腊人看来,战争的胜利属于勇敢的战士,同样也属于庇护他们的神灵。所以在每一次胜利之后,他们总会搞一些祭奠神明的活动。雅典在击败了波斯大军之后就开始兴建卫城,和守护神雅典娜的神庙。现在这个神庙的遗址还伫立在卫城的残垣里。而在这个神庙里,曾经有一个巨大的雅典娜神像。胜利女神就和雅典娜被雕刻在了一起,但是,现在这个巨型的雕像已经不见了。好在古罗马还有她的复制品,我们一会儿还会提到。

先介绍一下胜利女神。胜利女神一般被理解为宙斯或者雅典娜的一个从神,她在奥林匹斯山的地位应该是比较低的,我们可以把她理解为维纳斯身边那个没事儿老带着的小丘比特。胜利女神和丘比特应该算是一个级别的神。在希腊,胜利女神叫尼克(NIKE),也有翻译成尼基或者尼开的。到了古罗马,她改名叫维多利亚。关于这个尼克的故事其实非常的少,在古希腊早期的艺术作品中,如果出现尼克,她一定是围绕在宙斯的左右。而把尼克和雅典娜放在一起修建帕特农神庙应该是比较早的一次尝试。

因为雅典人的这场胜利实在是太得之不易了,所以他们愿意把自己的守护神旁加上胜利女神。但从这次创作之后,尼克就彻底变成了雅典娜的从神。后期的艺术品里,再出现雅典娜的时候,有可能就会出现尼克。

希腊联军大胜波斯之后,以雅典为首的一派和以斯巴达为首的另一派开始了无休无止的战争。这场连绵的战争让希腊变得非常虚弱。而在这个时候,北边儿边关的一个国家叫马其顿,趁着希腊内战,开始悄悄地积蓄力量。等到了希腊城邦最虚弱的时候,也是马其顿最强大的时候,马其顿的王子亚历山大一举就统一了希腊。

亚历山大也崇拜着希腊的辉煌。这主要是因为他的老师就是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以在亚历山大统一希腊之后,他很乐意接受和推广古希腊文化。在他四处征战的过程中,顺便就把古希腊的文化带到了他所征服的那些区域,比如西亚,印度,埃及,还有欧洲内陆。

虽然亚历山大年纪轻轻就死掉了,但是他的几位继任者都是亚历山大忠实的粉丝,和他一样对古希腊的文化崇尚有加。这就导致之后的三百年里,这些被希腊文化统治的地区都深受希腊的影响,从而形成了这个所谓的希腊化时代(Hellenistic period),或者叫做泛希腊时代。

希腊化时代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他们在继续进步的同时,还吸收了很多异域元素。我们今天讲的胜利女神像,就有学者认为她已经突破了古希腊的一些界限,很明显是受了外来的潮流影响。但是正是因为这种混合,才成就了最好的一尊胜利女神。

接下来我就要给大家介绍两个跟胜利女神有关的雕塑作品,我们对比之后就会知道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到底有多么的伟大。

这张图里的雕塑是罗马时期的一个仿制品,她的原型就是刚才我们提到的巴特农神庙外边那个已经消失的雅典娜神像。据推测原作是个十二米高的巨型神像,由木头做成,但外层铠甲都是用黄金铺就的,而雅典娜的皮肤部分是用象牙拼贴成的。我们想象一下那个场景,一个巨大的、闪闪发光的神像,后边衬着爱琴海的蓝天,那是多么美的景象。后来的古罗马人仿制了很多微缩版。我们今天展示的是所有微缩版里最有名的一个,现存于雅典的博物馆里。

虽然这个仿制品只有一米多高,但她还是非常精致,在临摹的时候几乎没有落下任何细节。雅典娜的王冠上是斯芬克斯和格里芬,这两个家伙都是怪物,把它们戴在头上,应该是象征着雅典娜无穷的神力。

而雅典娜的胸前是蛇发女妖美杜莎的头。美杜莎本来是雅典娜神庙的一个女祭司,由于天生美貌,被海神波塞冬给看上了,并且就在雅典娜的神庙里把她给强奸了。我们知道雅典娜是一个处女神,她怎么可能容忍自己的神庙被玷污呢?但她又没有办法惩罚自己的长辈海神波塞冬,只能迁怒于美杜莎。于是雅典娜把美杜莎变成了满头蛇发的蛇妖,只要男人和她对视,就会立刻被变为石头。后来宙斯的一个私生子珀尔修斯把美杜莎给杀了,并把美杜莎的头献给了雅典娜,从此雅典娜也有了把人变成石头的能力。

我们再说回这个雕像,雅典娜左手持盾,盾牌后是一条蟒蛇,传说中雅典娜自身可以变成两种动物,猫头鹰和蟒蛇,这条蟒蛇就是代表雅典娜来守护雅典城的。最后,我们要看一下雅典娜的右手,这也是我们的主题,她右手托着一个长翅膀的小家伙,这个小家伙就是胜利女神尼克。大家看到她的时候可能会感觉到惊讶,因为胜利女神居然比丘比特还要小。可能是因为太小的原因,这个胜利女神的细节都看得不是很清楚,但是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她的那对翅膀就像两个纸壳一样,很明显只是做做样子。

这个雕塑的原型在公元前的四百三十年左右建成,身上的那些黄金都是来自于雅典的国库。但是黄金应该属于公有财产,所以这些黄金每年都要有专门的人拆下来称重,称到准确无误之后,再把它镶到雕塑的身上。这么方便的一个提款机,怎么可能保存太久?现在雕像彻底找不到了,真的是在情理之中。

接下来我们看第四张图片,是来自于奥地利议会大厦门前的雅典娜女神雕塑。这个雕塑建于十九世纪末期,连同她背后的议会大厦,都是完全按照古希腊的样式所建的,或者说是按照巴特农神庙的样式所建的。

在这个雅典娜手里,尼克手持月桂花环,又回到了她的老本行。虽然雕塑很小,但是我们还要看一下她的翅膀。这对翅膀和刚才那对翅膀又不一样。刚才的很简陋,这个很精致,但是这个精致一点儿都不生动。

我们来对比一下这三副雕塑的翅膀,就会发现在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的翅膀出现之前、之后,都没有一幅翅膀如此栩栩如生。其他的要不然非常稚嫩,就像刚才我们提到的像纸壳一样的翅膀。而另一种呢,就是上面这张图片这样,是一种非常模式化的翅膀,一片片的羽毛按照很规则的形式,毫无生气地排列在一起。这个翅膀太规矩了,已经规矩到没有任何的可信度,仅仅是一个标志。

我们再回头看萨摩色雷斯的这副翅膀,分明就是一副雄鹰的翅膀。羽毛从小到大,每一片都有自己的形状,那么丰富,但是排列在一起又不显得凌乱。它的外轮廓很不规则,有一些羽毛已经脱落了,导致那个位置形成了缺口。就像一只老年的雄鹰,在战斗和飞翔里失去了一些完美的东西,留下的是那种沧桑和威严。

看到这种对大自然毫无保留的客观写实,我们再回想整个古希腊的雕塑史,这是多么偶然的一个情况!古希腊人虽然注重观察,但他们一直恪守着“完美”这两个字,所有的人物形象都必须是完美的。如果你仔细找,会发现整个古希腊所有的雕像都是年轻人,他们的身体都一样饱满、圆润,他们的面容都是那么标准,很难让你从形体特征上分辨出这个人物是谁。如果我们看到一个手持盾牌的男子肖像,他有可能是阿波罗,也有可能是亚历山大,也有可能是一个普通的士兵。这个情况一直持续了几百年直到古罗马时代才开始有所改观。

我们学习绘画时所画的那些奇形怪状的头像都是古罗马时期的作品。但是古罗马也仅仅是在肖像方面更加真实,有所突破。在对动物、植物的描绘上仍然是停留在标准化和概念化的那个阶段。

能够雕刻出这样的一副翅膀,如果不是长期对动物的研究,反复多次去试验,是不可能达到这种效果的。这说明在希腊化时期,艺术家们就已经开始偷偷地向多元去探索,已经不满足于这些完美的东西。他们开始贪婪地,而且是敏锐地去搜集这个世界上所有真实的美感。一有机会,他们就要把这种真实留在自己的作品当中。可惜出于某些原因,这种尝试又被迫停止,这一停就是一千八百多年。

命运三女神 / 公元前430年 @ 大英博物馆

在古希腊时期,雕塑家就是石匠,他们就是一些低等的手艺人,甚至有很多还是奴隶。尤其是在古拙时期,古希腊的各个城邦都在崇拜异域的文化,像埃及、古代西亚,他们那些高度发达的文明都是古希腊的模仿对象。而本土的手艺人相比起来自然要低人一等。每当希腊人看到外来的那些精美的器具,就会痛心疾首地想:我们怎么就造不出这么美好的形象呢?

而当时这些人是这样钟爱艺术或者说钟爱美,这一点挺难的,因为艺术本身是人类所有需求里比较靠后的。人们需要花时间来审视艺术品,需要思考、需要对比,也需要对它做出回应。只有全社会物质水平和教育水平达到了某个高度,艺术才会繁荣。在公元前那个时期,真的是没有哪个民族能像古希腊那样,(让)艺术如此灿烂地绽放。他们仅仅花了几百年的时间,就从一个模仿者变成了世界上最优秀的引领者。相比之下,我们看古埃及和古代西亚的艺术就一直持续了两千多年,几乎没变过什么样。

《雅典学院》壁画 ,拉斐尔 ,1509年至1510年

我认为古希腊艺术之所以能进步这么快有几个原因:首先比较重要的是当时的市场化。古希腊人对美的这种热爱,导致艺术品从来就不缺乏市场。艺术家就负责创造,只要东西做得好,就一定会有人来支持。但是你要做的不好,那就一定会被市场来淘汰。因为当时的全体希腊公民都是非常优秀的评判者,这一点是基于古希腊重视教育得来的。

其实古希腊有文字的时间要比其他文明晚很多,但是一旦有了文字之后,全体希腊人都开始学习,开始思辨。在那几百年里,古希腊出现了大量的哲学家。我们知道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等,他们的思想在不停地鞭策着希腊人向前。这就造成了古希腊全民的高眼光,同时都是比较合格的艺术品牌评判者。相比一下我们今天的中国,也有很广阔的市场,但是我们还缺少评判者,普通民众大多数还不具备这种评判能力。正是因为我们能力的缺失,才会导致盲从的出现。

作者简介:青年油画家、沈阳大学美术学院教师、艺术普及推广人。“张法中讲美术史”已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知识型”音频节目,其主讲的“美术史”内容生动有趣,以美术史为轴,纵横几千年,从艺术发展史到大师成长史,在主脉与支脉间自由穿插,让美术史有了血肉般的构架,听众在短短的60分钟里,收获了知识并能有所感悟。关注公众号“张法中”,收听更多故事。

 

 

 

来源:张法中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