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多益网络针对“自愿降薪”在微博再次发布声明:“这次活动的本质是所有参与者今年总年薪大幅度提高,人均总年薪提高10万元以上,提高部分以年终奖形式今年就发”,这也是多益网络卷入“自愿降薪”事件后第三次发声。
此前,多益网络因一张“自愿降薪”的截图备受热议。据截图显示,多益网络创始人在群里发言称:“今年公司效益良好,利润有较大增长,公司决定允许员工自愿申请每月降低待遇的10%。”
另据该公司员工透露,“自愿降薪”是公司对员工忠诚度的测试,而类似的测试每年都会有。
针对网友的热议,多益网络于11月7日发布公告称,多益老员工和高管100%申请参加自愿降薪活动,内心普遍真实高兴满意,所有符合参与该活动的员工中,93%参与了本次活动。另外,多益网络也表示,疫情特殊环境下,员工自愿降薪是非常好的共度疫情的模式,不应该攻击这种自愿。
当然,网友对多益网络的此番回复并不买账,并质疑“哪有员工自愿降薪啊”。甚至有些媒体将多益网络此次的“自愿降薪”事件称为一场闹剧,并认为不管公司出于什么样的目的,终究不能损害员工的权益。
据悉,《劳动合同法》曾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也就是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都可以变更劳动约定合同,进行调岗调薪,但前提一定要协商一致。
虽然,多益网络董事长徐波也曾表示,员工是真心真诚善意的申请自愿降薪10%,而不是被迫的,并称申请过自愿降薪的人,只要3天内有任何人站出来声明他们是非自愿的,是被迫的,多益公司都会奖励给他3万元人民币。
针对此次事件,界面职场采访了八闽律师事务所的李卓律师,他表示,“自愿降薪”可能存在打着自愿的旗号,给员工施加心理压力,表面上有自觉自愿的意识,但实际上是员工在一个道德的压力中违背真实意志做出的表态。
李卓律师认为,“员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签订了劳动合同,降薪行为其实是调整工资报酬,也是变更劳动合同的行为,如果要变更劳动合同,就要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如果不能协商一致,这种变更就属于违背劳动合同法”。
而另一名法律专业人士在接受界面职场采访时认为,自愿降薪本身是合法的,毕竟是员工自愿降低薪酬,只要工资不低于最低标准即可。但自愿降薪情形下,需要关注的是导致自愿降薪这一行为发生的原因是否有违法,是否存在道德绑架或者名为自愿实为强制的情况。
事实上,从事件中的截图来看,多益网络的负责人是以邀约的方式让员工加入降薪行列。而公告也表示,申请“自愿降薪”的员工并不是被迫的,但关于降薪,部分职场人在接受界面职场采访时都表达了一致的态度:不愿意。
叶贝是某外贸公司的职员,受疫情影响,公司订单量明显减少。由于叶贝的工资主要来源于业务提成,今年收入并不理想。当被问及是否会接受降薪邀请,叶贝表示:“绝对不接受。”
“降薪的前提是工资有可降空间,但我目前的薪资情况已支持不了降薪,更何况普通人工作不就是为了生活。”
和叶贝一样,刘洁对“自愿降薪”事件也持反对意见。刘洁也是一家外贸公司的员工,并且背负着房贷的压力。
“现在大部分年轻人都有房贷、车贷的压力,如果降薪了,我想大部分人都不会支持吧。”刘洁表示,如果老板为了测试员工的忠诚度而进行降薪,在某种程度上,接受降薪的员工是对老板忠诚了,但他们可能就要对家人“不忠诚”了。
实际上,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此前,吉利汽车也曾被曝“降薪”,但吉利汽车的回应是员工自愿加入经营共担激励机制。而部分企业在遇到经营困难时也会与员工协商是否可以接受降薪,但哪怕是协商,大部分员工还是很难接受降薪。
在酒店工作的陈新(化名)表示“如果公司在经营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要求降薪,我肯定不接受,但如果公司遇到经营困难,需要员工降薪来帮忙度过难关,我可以接受,但前提是度过难关之后,公司可以补齐薪资甚至是涨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