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观察 |乡村振兴战略实践 震泽特色田园乡村带进入收获季

震泽镇举办“长漾之约”稻田艺术节,开启争创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镇的新征程

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重要战略之后,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来发展乡村经济。而借助长三角一体化的区域优势,江苏不少小镇,围绕乡村经济振兴做出不少成功尝试。

一年前,江苏吴江震泽镇首次将乡村振兴之“震泽模板”推向公众视野,长漾特色田园乡村带使得“谢家路”名声鹤起;一年后的今天,震泽镇举办“长漾之约”稻田艺术节,再次向世人展示长漾特色田园乡村带示范区已进入收获季节,开启争创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镇的新征程。

一大批文旅、餐饮、文创科创新项目新投资涌入长漾之畔

“来到震泽,心也就住下了!”这是白相里五亩田的投资者张文轩先生写的现代诗。白相里五亩田是浙江大学旅游研究所震泽基地。此次“长漾之约”稻田艺术节,该项目和“莓好庄园”、“初莲乡邻中心”三个项目一起正式开业,成为继人气爆棚的网红打卡地苏小花田野餐吧、柴米多自然教育中心之后,长漾湿地片区又迎来的三个新的打卡点。

苏小花草坪婚礼

近年来,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震泽镇开展长漾特色田园乡村带建设。依托长漾湿地公园的优越生态,结合本地独特的丝绸文化,震泽镇开发了涵盖食、住、游、学、购、娱各类项目,更好地引导社会资本上山下乡,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柴米多蚕桑学堂

仅过去一年,长漾湿地5个村庄农村风貌进一步彰显,这里有像苏小花这样田园深处的现代网红餐吧,有像柴米多那样亲近原野的自然学堂,有返璞归真的苏式民居和主客共享的乡邻中心。震泽镇目前已拥有村企联建资金超100万元的项目46个,一大批文化旅游、餐饮服务、文创科创企业落地震泽,为田园乡村建设吹入了一股别样的活力之风。此次艺术节上又有运河驿站、安吉拉仙境、辉煌通航、新旗艺等4个新项目落户震泽、落户长漾之畔。十里长漾,水天一色,今后不仅可以在这里泛舟湖上,飞翔天空,还能房车宿营,高空远眺,极目骋怀,全方位感受立体的秀丽江南。

田园乡村演绎独特“新苏韵”

营造“洁净、宁静、意境”的美丽田园、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生活。一年前,震泽镇党委书记顾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不断用这12个字来强调长漾特色田园乡村带示范区的建设要旨。一年后的今天,顾全书记仍然反复强调。他归纳称,震泽长漾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具体路径,就是环境生态化,建设轻量化,运营市场化。

环境生态化。围绕谢家路,是近7平方公里的湿地公园,没有一座工厂,只有水韵桑田、阡陌乡道,时不时错落几处烟火人家。环长漾湿地带已建成了2200多亩优质生态蚕桑种植区,还有万亩盛产特色优质大米的金黄稻田。忽然间,一辆红色的小火车正驶向希望的田野。在水杉掩映、百花盛开的乡间小道上,这是多么有意境的一幅乡间田园图画! 

自然教育中心

建设轻量化。以谢家路为代表,震泽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从来不是城市式绿化,极少有突兀的建筑,注重保持乡村的原汁原味;谢家路满眼的鲜花,源自论斤称的草花籽;两旁的行道树,也不是什么名贵树种;供游客休息的凉棚,覆盖的就是秋收时割下的茅草。谢家路自然村入围首批江苏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以来,既注重继承江南乡村文化的“魂”,又有新时代田园乡村的“味”。谢家路的一座座新建筑,比如自然教育中心、蚕桑学堂等,明显带着江南苏式建筑粉墙黛瓦的底色。屋顶是苏式的舒坡瓦顶,从远处俯瞰,像一架架黛黑的古琴,错落在民居中,和谐雅致,但其宽敞、乡土的风格,又更符合农村舒缓惬意的生活节奏。

运营市场化。谢家路周边153户村居中,有近三成的房屋长期处于空关、闲置状态,现在每一栋却都成了宝贝。早已成为网红的苏小花田野餐吧,原本是一间破旧的谷仓,被本地餐饮企业相中租下,经过专业人士妙手回春,现在成了苏州远近闻名的金牌餐馆之一。游客在竹篱茅舍中,在千亩花田中,品尝太湖农家美食,这样的意境简直不可多得。刚刚开业的白相里五亩田,只有4间客房,房子周围却种上了上乘的农家蔬菜,连种植香青菜的土,也是特地从太湖边的庙港运来,以保证菜的口味。江村饭店,是本地企业太湖雪丝绸向村民朱学民兄弟租用的房屋。两栋原本逼仄狭窄的老楼已闲置多年,但经过翻建,如今成为一幢融合江村元素、蚕桑风格的风情网红餐馆。谢家路新农村建设追求的正是环境的清净、人居的宁静和文化的意境。也许,这正是长漾特色田园乡村独特的“新苏韵”。

“三生”融合“三产”协调发展

江苏吴江震泽镇常委书记顾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说震泽镇在建设特色乡村示范区的工作中有一点心得的话,主要是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持续的推动和坚定的信心。震泽镇历届党委、政府始终把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作为工作重点,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才取得了今天的一点点成绩。

其次是清晰的目标。震泽长漾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建设始终坚持以“生态、生产、生活”的三生有机融合,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为目标,营造“洁净、宁静、意境”的美丽田园,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生活。具体对于震泽来说,就是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做好“蚕桑+”、“稻米+”和“旅游+”的大文章。

第三是可行的路径,那就是环境的生态化、建设的轻量化和运营的市场化。

顾全书记表示,震泽长漾湿地片区将向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迈开坚实步伐,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生态绿色示范区的时代和弦,营造上海市民真正的后花园。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