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加速虚拟产业“照进”现实,VR产业爆发在即概念股蠢蠢欲动

中国VR/AR市场规模2022年有望破千亿元。

文|港股解码 毛莉

编辑|彭尚京

5G商用的加速到来,让一度遇冷的VR(虚拟现实)产业再度迎来发展热潮。从零售到房产再到会展、文旅等,VR技术的落地场景已越来越多。

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全国共接待6.37亿旅游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665.6亿元。为了增加营收,不少景区推出了线上VR宣传,比如国家5A级景区白水洋·鸳鸯溪,就通过实拍720°全景VR为景区宣传,吸引客流。

VR带来的新商业机遇,也让不少品牌商家看到商机,比如业界翘楚苹果手机。10月14日,苹果发布会,CEO库克终于将iPhone 12公之于众,其中iPhone 12pro和iPhone 12proMAX后置1200万像素三摄和LiDAR激光雷达扫描仪。激光雷达扫描仪其实已经在iPad Pro上出现,对于AR场景等方面有着更好的帮助。

10月19日,以“VR让世界更精彩——育新机、开新局”为主题的2020世界VR产业云峰会大会拉开序幕,高层代表刘鹤在2020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开幕式上的书面致辞,虚拟现实、全息投影、AI同声传译、AI虚拟主持人等行业最新技术一一亮相,宣告VR正在让世界更精彩,并为各行业各业“育新机、开新局”。与此同时,“2020VR/AR产品和应用展览会”也同步启幕,该展览会以“融合创新,开启VR新视界”来主题,汇集了华为、微软、科大讯飞、创维、百度等国内外160家参展企业,Ximmerse、集趣、影新教育等广东初创公司也展出了最新VR/AR产品。

此外,华为消费者业务手机产品线总裁何刚在VR产业大会云峰会上发表了《共享VR/AR生态,共建数字新世界》的主题演讲,也分享了华为在VR/AR领域的最新进展,并重磅发布全新的HUAWEIVRGlass6DOF游戏套装,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持续推动VR/AR生态建设。一场VR颠覆传统生产生活的“革命”正在各个领域出现,未来围绕三维空间重建,无疑将有更多的想象力。

中国VR/AR市场规模2022年有望破千亿元

近日,国际权威数据调研分析机构IDC于发布了《VR产业研究白皮书》,从VR产业的发展进程以及产业应用的角度,预测VR产业正全面进入高速发展期。据IDC判断,由于更低的技术门槛与更精准的应用场景,未来企业围绕商用VR内容的资金投入会持续增加,到2024年,将达到921.8亿市场规模,未来五年,企业对VR投入的CAGR也将达到30.5%。IDC在报告中还指出,从行业角度来看,教育、零售、制造、个人消费及服务业(包括房产中介、文旅行业)、建筑(含家装行业)以及专业服务业累积占比超过75%。长期来看,VR行业增长空间巨大,具有不可估量的商业前景。

IDC报告还指,未来VR产业比拼的核心将是数据精度和体量,而多场景的规模化应用将成为数据积累的关键。随着5G、云计算与AI 技术的不断深入,未来VR 产业比拼的是数据体量与精细度,从平台分析、精细运营、数据辅助等多个角度进行营销和优化,大步迈进了“飞跃”期。而相较个人消费类VR,商用VR内容由于找到了技术与投入的平衡点,并对不同行业实现了广泛赋能,未来将有望引领整个产业的发展。

另外,中国VR产业发展稳中向好,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行业应用愈加丰富。据迪赛顾问统计,到2019年中国VR/AR市场规模已达到146.1亿元,增长率为82.4%;到2022年,这一领域市场规模预计可突破102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93.9%。不过,在VR/AR发展的阶段中,数据开放不够,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新型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仍然阻碍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VR/AR市场规模将在2022年突破千亿元,成为全球虚拟现实市场的增长中心。

工信部副部长王志军10月19日也表示,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迅速,核心技术不断突破,产品供给日益丰富,应用创新生态持续壮大,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虚拟现实产业链条。中国在VR硬件、软件和应用方面已经实现突破。比如,硬件方面,我国在芯片、显示屏、光学模组、传感器等关键器件领域进步较快,AR、VR头戴设备等整机产品加快上市;应用方面,随着5G商用进程加快,VR+制造、VR+教育等产业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王志军表示,未来,中国工信部将重点开展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产业融合创新,培育新业态;二是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打造新高地;三是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共创新市场。

商用VR异军突起 VR产业发生质变

VR行业发展至今, 在前些年短暂的爆发之后,一度遇冷,甚至被一些媒体持续唱衰,认为行业已经丧失了未来的成长空间。但以5G为代表的诸多技术的创新,让VR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因此,2019年也被誉为VR发展元年。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提及VR第一个想到的都是消费类产品,比如VR电影、VR游戏以及VR直播玩游戏等,一般都需要佩戴专业的VR眼镜等装备,去实现身临其境的体验。

从以前的“趋冷”到现在“重塑话语权”,虚拟现实到虚拟空间,弥合数字鸿沟,结合5G、大数据、AI协同关系,VR技术重新驶入快车道。近两年,商用VR异军突起,重新点燃了整个VR产业,更给许多行业带来了质的改变,这与商业应用层面密不可分。

对于消费者来说,近两年商用VR已经变得无所不在。其中,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租房、买房领域,VR的应用已经较为成熟;在零售领域,众多品牌也都开始试水VR,以全新体验重构“场”。随着线上VR看房、VR装修看成品、VR购物线上试穿,伴随着5G、云计算以及AI技术的快速发展,其规模化落地也进一步加速。特别是,5G商用积极的促进了VR产业发展。

特别是,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让“宅经济”异军突起,直播、视频、在线教育、在线办公等需求激增,带动视频行业流量的“井喷式”增长,也间接推动了AR、VR技术加速进入各类应用领域。如疫情期间,有上亿网友通过对雷神山医院进行VR“云监工”,VR会展、AR游戏等也逐渐被人们熟知。“AR测温等应用场景更是在抗疫过程中大显身手,成为了‘战疫’新亮点。”目前,商用类VR内容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步加大。后疫情时代,未来随着5G和AI等技术的进一步完善,VR除了在房产、零售以及会展等领域外继续发力外,还将在更多的商业场景落地应用,并提升用户端和企业端的交易交流效率,逐步引领整个VR生态体系发展。

VR概念股表现活跃 蠢蠢欲动

昨日,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上还发布了中国VR50强企业榜单。其中,歌尔股份、科大讯飞、川大智胜、风语筑等上市公司现身榜单。市场分析人士认为,随着龙头企业布局的不断深入,给产业发展带来新动力,将引领VR产业发展新浪潮。虚拟现实业务形态丰富,产业潜力大、社会效益强,从智能手机发展历程来看,头部厂商将大概率成为行业领军者,而中小企业有可能通过形成联盟强化竞争力,此举也将给行业技术进步带来利好。

据不完全统计,在A股市场,目前有超百家公司业务涉及到VR领域。从最新公布的业绩预告数据来看,按照净利润预计下限计算,*ST奋达、创世纪、欧菲光、丝路视觉、天音控股、蓝黛传动、*ST银河、棕榈股份等8只VR概念股净利润预计翻倍增长。*ST奋达预计增幅最高,公司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1亿元至12亿元,同比增长716.19%至790.39%。

市场表现方面,VR概念股昨日小幅上涨,今日再度活跃高开,概念股摩拳擦掌蠢蠢欲动。临近午盘,VR板块再现拉升,截止午间,丝路视觉(300556-CN)、暴风退(300431-CN)涨超7%,顺网科技(300113-CN)涨超5%,佳创视讯(300264-CN)等涨超4%,华策影视(300133-CN)、歌尔股份(002241-CN)、天音控股(000829-CN)等多股涨近4%,华谊兄弟(300027-CN)、数码科技(300079-CN)等跟涨。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