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还“差口气”,主旋律拼盘电影如何变品牌IP?

主旋律电影归根结底依然是需要观众买单的付费内容,故事的品相和由此传递的真实情感,才是内容能形成品牌IP效应的根基。

图片来源:《我和我的家乡》剧照

作者|天然

继《我和我的祖国》之后,又一部拼盘主旋律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唱响国庆档,豆瓣评分7.5,高于其他几部同档期国产大片,票房也渐成领先之势,上映四天票房超10亿。它吸引观众的亮点有哪些,这种“集锦式”拼盘电影的制作方式是否可以一直延续,甚至打造成全国民喜爱的新IP?

承包国庆笑声,名导喜剧功底见真章

其实,拼盘式电影的形式并不新鲜,国际上也有一些类似案例,如陈凯歌导演很多年前就参与过一个国际大导演联合拍摄的同主题电影《十分钟年华老去》。严格来说这种集锦式电影也并不是某种电影的商业类型,而是影片的组成、创作和制作方式。这种方式也让人联想到我们中国观众最熟悉的《春节联欢晚会》的组成和制作形式。只不过,集锦式电影是由电影故事短篇组成。

去年电影界为向祖国70周年献礼,《我和我的祖国》应运而生,口碑和票房获得了双丰收。其姐妹篇《我和我的家乡》延续了大导演监制,名导合作、同主题各选一个故事、分别拍摄的创作/制作形式。整部影片由张艺谋担任总监制,宁浩总导演、张一白担任总策划,集结了宁浩、徐峥、陈思诚、闫飞和彭大魔、邓超和俞白眉五个导演团队,以导演为中心进行创作。这一次,不光是主题一致,故事类型也都是清一色的喜剧类型。

事实证明,这些喜剧导演们大都在喜剧导演技术能力上表现出色,显示出极佳的情感控制力。影片观感体验良好,适合男女老幼合家欢观看,释放了因为疫情久违影院观影的中国观众的情绪,让大家轻轻松松地笑了一回。

影片不止导演阵容强大,还集合了葛优、黄渤、沈腾、马丽、邓超等各路喜剧演员大咖,堪称合家欢电影的顶级配置。

宁浩导演的《北京好人》表现依旧最突出,葛优延续了《我和我的祖国》里的角色,继续演绎张北京的“好人”故事,表演松弛生动,一出场就抓住了观众。沈腾和马丽演绎一对女强男弱的夫妻,怕老婆的沈腾用定格画来“骗”老老婆的“手机卡了”梗的几次使用更是令人绝倒,影院里观众笑成一片。而范伟演绎的支教教师,则更多地是泪中含笑,虽然是喜剧式的表演,却给人以更深切的感动。

这几个故事也都是从小人物出发,讲述小人物和家乡的故事。故事之间以人物采访把几个不同的短篇串联在一起,比“祖国”更有整体感。

“拼盘”模式初具品牌,“家乡”还差口气

基本上,这一影片拼盘模式已初步形成:大咖云集、团队拼盘、统一主题的喜剧,适合国庆档或春节档全家欢观看。但电影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要想延续“我和我的家乡”这一品牌的生命力,将其打造成可以延续的大IP,还需要正视这些不足。

比如《北京好人》,如前所诉,有很多优点,也获得了观众的认可,依然在几个故事中最出彩,只是相比《我和我的祖国》里的那个故事,缺少了某种东西。在《祖国》中,葛优饰演的张北京唱京剧,穿耐克,老婆跟人跑了,孩子不听自己的,跟的哥同事们瞎贫,人设更加丰富、细节更鲜活。“家乡”里面的张北京,虽然也是“有缺点的好人”,但在这些人物质感的刻画上明显没那么精细。

徐峥导演的《最后一课》,主演范伟老师,和葛优的笑里带着拧巴不一样,这是一个让人泪中含笑的人物。范伟老师的表演堪称表演教科书级别,没有一处不是戏,演活了一个旅居国外的老教师,得了阿兹海默症,记忆里却依然牵挂着家乡的孩子们。他回乡的记忆之旅,也把观众带回自己从前的小课桌,忆起那些爱我们的师友和家乡。但影片过于依赖范伟的表演,过多明星的客串反倒削弱了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更像是一个春晚小品。相比之前在《祖国》里徐峥导演的《夺冠》,少了一点曲径通幽,细腻婉转的生活质感。

陈思诚导演的《外星人》跟之前宁浩的那部外星人的创意有点类似。黄渤饰演了一个发明狂黄大宝,与来山村调查外星人的王宝强等摄制组发生了一系列冲突。这一组的人物表演痕迹最重,故事也最架空,也许是和外星人题材有关,王宝强和刘昊然组合显然是陈思诚“唐人街探案”系列的私货,在“家乡”里有点不伦不类。

闫飞&彭大魔、马丽沈腾组合继续麻花喜剧的路子,演了一个怕老婆的画家“欺骗”马丽去支农的故事,表演细节到位,笑点密集。但在人物故事逻辑上,一个画家去支农,说服力稍显不足。

邓超&俞白眉组合导演的故事,是一个农村创业者(邓超本人饰演)和她的网红大师姐(闫妮饰演)推销家乡产品的故事。结局是邓超从一个商人骗子的形象变成了拯救家乡的英雄。反转最终由一个小学生念作文来实现,略显生硬。

情怀依托于内容,命题作文警惕“急就章”

这些缺点貌似“鸡蛋里挑骨头”,老百姓有热闹有喜剧可看不就行了,要什么自行车?但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就难以把这个主旋律拼盘的IP持续下去。春晚小品集合式的电影也无法真正代表中国电影顶级创作者的实力。

反观《我和我的祖国》,之所以得到了更高的肯定,是因为除了《白昼流星》的故事,其他几个故事并非老套、刻板的“假大空”的表达,细节经得起推敲,能引发观众共鸣。而“家乡”在主题、人物和细节打磨上还有很多不足。

首先,在主题表达上,选择家乡作为切入点,无疑契合了中国观众的心理需要和情感需求,是一个好的选题。把“我和我的”,甚至“我和我的家乡”打造成一个系列IP,从“我”这个小人物引发共情来讲中国人和家的故事也有非常大的市场空间和可能性。但向家乡献礼,必须做得更“高级”,更具电影感,故事也要真正让人信服。

对比《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在主题上宣传意味更浓了,故事主要场景里有两部是度假村、旅游。有网友评论一语道出症结:“为什么这些导演觉得旅游村、度假村可以代表中国农村呢?”这说明创作者对农村、家乡的想象力,还跟多年前赵本山的《乡村爱情》里的设定龙泉山庄一样。他们对农村生活有一些标签化和“误解”,造成了故事的同质性,也造成了对“家乡”的刻板印象,最终导致人物的落点不足。

从根本来说是因为故事,即剧本不够扎实和接地气。刻画生活还不够鲜活,目前的呈现还是有一些塑料感。

中国电影这两年由于资本退热、政策收紧加上疫情的影响,各影视公司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需要做出“救市”、符合政策、观众又能买账,“保险系数”高的商业影片来激活市场。《我和我的家乡》在题材和团队配置上符合这样的需求:用大导演监制保证影片质量、技术扎实的导演来完成高质量的主旋律电影。

但如果故事或剧本不扎实,急就章地创作,靠导演技术救场,根基还是不够牢固。目前,中国电影市场需要好内容已成业界共识,这样的时候,越需要创作者多走进生活,实打实地打造故事和人物,才是真正的“救市”。

回到《我和我的家乡》,主题上主旋律没有问题,甚至广告植入、做家乡公益宣传也没有问题;商业、娱乐更没有问题。

但作为电影人,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以情怀献礼,对于内容本身依然要保持高度敬畏,因为主旋律电影归根结底依然是需要观众买单的付费内容,故事的品相和由此传递的真实情感,才是内容能形成品牌IP效应的根基,也是中国电影市场能构建良性生态环境的根本所在。

来源:Vlinkage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