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经历了2014年的银行的缺钱和冷淡,经历了2015年的就是政策接二连三,又是给银行解绑钱的问题,又是促进刚需的问题,又是补贴又是进城,玩乐了一年的房地产市场。
经过了这一年的折腾,出现了啥结果呢?
其一楼市热了,全国一片茫茫,北上广深更是乐此不彼,销冠再次荣登,销售好的不得了,二线城市也在玩戏法,三四线城市不说了,又是补贴又是农民进城,都把开发商乐坏了、
其二房价涨了,南京很多楼盘涨了四分之一,三千三千的往上涨,北上广深更别说了,就连三四线城市的地产市场也又出现繁荣景象。
其三按照这样的发展下去,房价接着飙涨,去库存就难了去了,为啥呢?
首先:算一笔账,三四线城市房价基本在5000左右档口,一套80平米的房子40万,首付10万,30万贷款,还款20年,每月2000多的贷款。
装修吗?至少也得5万,除了房款其他买房总费用基本也在5万左右了。
作为农民或者工人,每月收入多少才能攒够20万,之后再还款,基本买房人都要借钱,也是就是说每月少于5000元收入,买房都是扯淡。
那个三四线城市每月,月均收入能达到5000元的家庭?
其次:这样一算,购买力就压制住了,可况还要涨价,那就压力更大了;动扎就涨三千,直接毁容了这个市场了。
最后又回到原来的规则上了,住房权利永远属于有钱人,工薪阶层没戏,农民就更没戏了。
从而抑制了需求的释放,供不应求的时代,房价上涨是为了迎接市场,用大于求的市场,涨价就是自毁前程。
那么这个市场应该怎么办呢?
第一:房价回归到购买力承受的空间。
不论是城市刚需也好,改善性住房也好,还是农民进城也好,都要以买得起为前提,应该鼓励降价去库存。
政策再好,钱给再多,补贴再多那是变相给来百姓发福利,政府能发得起吗,反而破坏了市场的规则。
由此可见,不能鼓励房价上涨,房价上涨的城市要给他削减政策力度,房价稳定的城市,给他加大力度,这样就平衡了市场。
第二:房价的回落,有利于租房市场的繁荣,租金比例就会增加。
由于我们的房价过于偏离市场轨道,导致租房市场一致遇冷,大家都买房,谁还租房也,对吗?
租售比不协调的城市,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租金收益率,大于300个月收回的房价市场,就是偏离市场的佐证之一,看一看哪个城市不偏离?
第三:鼓励房地产完全市场化脚步,政府2015年对房地产干涉的动作有点大。
这样非常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规律,虽然迫于地方财政压力,过大的动作带来的就是房价的再次飙涨,一个臃肿的经济体再次虚假繁荣。
1998年到200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最正常的房地产市场,经历了2008年的救市,33万亿进入了房地产市场,造就了今天的高库存。
不仅仅如此,制造业严重萎缩,大量热钱跑到了地产行业,地产赚钱快谁还搞制造业啊,那就造就了今天失业率的增加。
不仅仅2015年制造业失业率增加,2015年农民工失业率更高。
第四:失业了,从哪来钱买房呀,这次救市会不会重蹈上次救市的覆辙呢?
是不是很有可能,造就更大的库存,更多热钱涌入呢?
地产热了,房价涨了,是不是买不起了,那去什么库存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