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新冠疫情反复,全球原油市场继续萎靡,两大能源机构对前景的预测不乐观。
当地时间9月14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发布最新月度报告,进一步下调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预期至9023万桶/日,较上个月预测值下调40万桶/日,较去年同期缩减946万桶/日。
这是该组织连续第二个月下调原油需求增长预期。
欧佩克在报告中指出,当前新冠疫情风险依旧很高,随着相关疫苗及治疗方法的研发,疫情风险才有可能下降。远程办公和会议的增加,也限制了运输燃料需求的回升。
欧佩克预计,2021年全球原油需求将达到9686万桶/日,较今年增长662万桶/日,仍较上月预测值减少37万桶/日。
8月,欧佩克组织原油产量总产量达2405万桶/日,较上月增加约3.3%;整体市场份额达到了26.8%,较上月提高0.5%。
欧佩克+组织部长会议计划在9月17日召开,将评估减产计划的执行情况。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9日发布的短期能源展望也指出,全球各地在努力实现重新开放,但能源市场的前景仍处于高度不确定的情形中。
EIA预计,今年全球石油和液体燃料的消费量约为9307万桶/日,较去年减少约830万桶/日;2021年全球石油和液体燃料消费量将回升至9960万桶/日,较上月预测值低50万桶/日。
根据EIA的预测,今年WTI原油期货均价保持在38.99美元/桶,同比下滑31.58%;布伦特原油期货均价保持在41.90美元/桶,同比下滑34.88%。
2021年,WTI原油和布伦特原油的均价预计分别回升至45.07美元/桶和49.07美元/桶。
EIA预计,今年美国原油产量将保持在1138万桶/日,同比减少7.1%。
今年以来,在新冠疫情和产油国价格战的双重冲击下,原油市场遭遇重创。
年初,因伊朗与美国冲突升温,国际油价短线冲高;但此后因新冠疫情蔓延、沙特和俄罗斯开启石油价格战,国际油价大幅下跌。
3月,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部长级会议召开,俄罗斯拒绝欧佩克提出的150万桶/日的减产提议。新一轮的石油价格战由此爆发,原油价格跌幅创下海湾战争以来的记录。
4月,沙特与俄罗斯为首的产油国再度齐聚谈判桌前,达成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减产协议,即自2020年5月1日起减产970万桶/日;自2020年7月1日至12月减产770万桶/日;自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减产580万桶/日。
5月起,国际油价开始逐渐回升,基本稳定在40美元/桶左右的水平。近期,由于疫情蔓延及全球原油需求疲软的担忧再度袭来,国际油价再度跌至40美元/桶以下。
截至北京时间9月15日收盘,10月交货的WTI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19%,报收37.26美元/桶;11月交货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55%,报收39.61美元/桶。
欧佩克是全球最大且唯一的石油生产与出口组织。9月14日,是这一组织成立60周年的日子。
1960年9月14日,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委内瑞拉在巴格达成立了欧佩克组织,宗旨就是确保产油国获得更稳定的收入、更加经济、高效地向消费国供应石油以及更多的投资本国石油工业等。
此后欧佩克成员国迅速扩充,高峰时成员国数达到15个,控制着超过全球70%以上的石油储量和产量。目前,其成员国为1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