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财联社 记者汪佳蕊
华谊兄弟(300027.SZ)出品的《八佰》在上映第五天遭遇七夕档“强敌”——以《我在时间尽头等你》(以下简称《时间尽头》)和光线传媒(300251.SZ)出品的《荞麦疯长》为代表的爱情片。
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2时,七夕当日票房为4.85亿,与去年七夕5.69亿的成绩相比,虽有差距,但已恢复80%。考虑到疫情影响排片和上座情况,这个成绩也已超业内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上映的《八佰》排片一度超过60%,最高日票房达到2.3亿,但七夕当天排片率则断崖式下滑至21.5%。不过,多位业内人士都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七夕档“节日效应”明显,依然看好《八佰》后期票房。
票房和电影的“七夕节日效应”
财联社记者走访北京中影星美国际影城(耳东)世贸天阶店了解到,七夕场晚场电影基本能够实现满座。“最近看电影的人不算多,但是今天(七夕)人还挺多的。”影院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到22时,七夕当日票房已经达到4.85亿。虽然与去年七夕5.69亿的票房成绩相比略有差距,但考虑到疫情之下50%的上座率限制和众多影片还处于观望阶段,这个成绩已然亮眼。“七夕节的票房还是令人振奋的,远远超过我个人的预期。”幸福蓝海副总经理黄斌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某券商传媒分析师也告诉财联社记者,“七夕的票房恢复情况比预期好。”
对于七夕票房超预期的原因,黄斌进一步解释称,主要原因是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前提下,暑期档大片叠加了七夕节效益,观众的观影热情得到了释放。另外,三四线城市观众观影热情也被调动了起来。
除了大盘,上映的电影类型也具有“节日效应”。
一位看过《时间尽头》的观影者告诉财联社记者,“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很感动,比较适合情人节看。“
在七夕新片中,《时间尽头》和《荞麦疯长》两部国产爱情片贡献了近70%的票房。尤其是《时间尽头》,首日上映即交出2.59亿的票房成绩。对比去年七夕档,当日最高票房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重生》的票房为2.52亿元。
相较之下,《八佰》这部战争题材电影则显得不那么“应景”,截止22时,票房为1.72亿,票房占比为35.2%。
有趣的是,在50%上座率的限制下,七夕档影院们也想出了新对策——为了方便情侣观影,如万达、中影等院线部分地区的影院特意将七夕档的的座位设成双人连坐,而将前排及边排设为隔开座位。
《八佰》折戟七夕 整体预期向好
多位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虽然七夕当天《八佰》的排片率有所下降,但主要还是七夕“节日效应”导致。

”《八佰》还吃亏在时长上。”电影自媒体人温特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影片长也会影响影院排片。在七夕当天,考虑到”满场“,影院为了利益最大化会主排《时间尽头》。据了解,《时间尽头》的时长为115分钟,而《八佰》的时长近150分钟。
“根据明天的预售情况来看,《时间尽头》的票房也还可以,但是八佰更强劲。”温特说。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8月26日的排片中,《八佰》占比最多,为42.7%;《时间尽头》则为32.8%。“《时间尽头》的后续表现还要看影片质量,今天更多还是‘节日效应’。”上述传媒分析师表示。
目前《时间尽头》的豆瓣评分为5分,《八佰》的评分则为7.8分。
对于《八佰》接下来在后七夕档的表现,黄斌表示,虽然七夕节受到了新片冲击,但《八佰》已经确认了大片气质和大体量的票房量级,一段时间内应该还是贡献票房的主要影片。“ 如果不出意外,《八佰》的票房本周末接近甚至突破20亿 ,加上近期少有同量级的新影片上映,非常有利于影片获取更高的票房。”
被称为“救市之作”的《八佰》为复工之初的影院注入了一剂强心剂,而七夕档出色的票房表现也给市场带来了更多信心。黄斌称,“影院复业以来的票房表现在多方努力下远远好于预期,还需要政策进一步扶持、内容供应持续跟进、观众观影热情持续回暖,疫情防控上也不能有任何大意。”温特也表示,影院恢复主要看是否会有高质量的新片上映。
据财联社此前报道,国庆档或许是院线一个重要时间点。据了解,目前定档国庆的电影共有7部,除了9月30日的《夺冠》,还有包括光线传媒大制作动画电影《姜子牙》在内的6部影片定档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