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在抖音上开讲红楼梦了 ,你听了吗?

你的每一次选择,都是对美的投票。

来源:视觉中国

周末午后,阳光甚好,无聊中打开了抖音打发时光,突然间一个视频让我眼前一亮。

立马查了这个号,厉害了,随便一条视频点赞量几十万,评论量过万,粉丝量也达到百万级,而合集的播放量更是达到3.7亿。再看评论区的留言,很多人表示惊喜和感动,满屏都洋溢着幸福感,甚至还有很多人留言感恩抖音提供了这个相遇平台。

其实我也有一样的心情,但确实也感到意外,一方面是竟然会在抖音这个泛娱乐的平台上看到这样如清流一般的内容,另外一方面,没想到这种类型的内容会得到那么大的关注量。

要知道这位抖音号主来自台湾,是一位非常慈祥的学者和老人,他喜欢讲红楼梦,讲孤独,讲唐诗宋词,也讲艺术审美,曾经他的一句“美,是一种无形的竞争力”得到无数人的共鸣。

在大陆,他有着庞大数量的信众和读者,在那个还没有微信的时代,就已经红极一时,很多人受他影响,践行着审美化的生活。如今他搬到了台湾的乡间,开始过着断舍离的慢生活。这位抖音号主,就是已迈入古稀之年的蒋勋老师。

本来以为这样的先生,只会出现在一票难求的大讲堂或者深度文化访谈类节目中,没想到在抖音相遇,多少感觉神奇。而如今玩抖音的部分中年人,当年多少受他思想的滋养,而立之年刷到曾经的精神偶像,难怪会激动的泪目。

1  审美成为精神刚需了吗?

蒋勋老师开的这个抖音号到底拍了哪些视频呢?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播放量?有趣的是,内容竟然是讲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红楼梦》,通过节选87版电视剧中的小片段,对人物命运进行了个性化点评。

视频内容虽然不是重新拍摄,主题也显得有些阳春白雪,但这些似乎并不妨碍大家对它深深的喜爱。如果不是看到一集集小视频上呈现的惊人数字,我可能还无法具体感知到,原来在抖音上原来还有这么多对文学对审美感兴趣的人。

其实从去年开始,就陆续有人写文分析抖音快手这类短视频对国人审美的影响,有为其叫好的,也有抵制反抗的,但抖音只用算法做推送的运营机制,决定了好内容才是传播的核心。为了更好的引导大众审美不要过于走向土味,平台还邀请大量审美偏好的艺术院校学生进行内容创作,以此来定平台的审美基调。

这种做法已经跳出了产品的思路,把文化和审美也加入其中,作为软性的评价基准。而抖音作为国内一线的视频分享平台,能够邀请到蒋勋这样的文化学者入驻,也着实让我感到了运营者背后的用心。

这种在算法基础上的人工干预,其实也是对当下精神产品生产的一种思考。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在物质极为丰富之后,人们精神层面的诉求也会开始增加,除了好玩,好乐,好创意的内容之外,人们渴望看到既美又有温度和深度的作品,同时开放式的创作平台也让普通人也有了展现个人价值的机会,社交属性和奖励机制也在催生更多优质内容的出现。

2  审美如何越来越受到重视?

审美正在成为一种精神刚需,同时也在刺激审美经济的形成。

9年前,蒋勋老师在其书籍《美,是看不见的竞争力》里面就讲到,无论是生活美学还是企业的创意美学,都会激发无穷的竞争力。这一观点如今在中国互联网的“网红经济”、“颜值经济”现象中得到了有力印证,美妆、美容、美颜、美物、时尚、健身的生意如火如荼外在的“美”会令我们自身更加愉悦、自信,提升在社交、职场上的竞争力。而内在的“审美水平“也直接体现了个人品味,于是奢侈品、艺术展览和独立设计正在全面提升我们的审美表达,毕竟这一届年轻人不仅仅要漂亮的皮囊,还要有趣的灵魂。

此外,很多企业也开始非常重视设计,不管是从外包装还是产品本身的设计,都在一次次的传达品牌的审美理念。最经典的案例就属苹果公司了,当年乔布斯从宋代美学和禅宗艺术中吸取了灵感,才诞生出创时代的产品。

而中国的华为为了重塑高端品牌形象,2016年投资了近600万美元,在法国巴黎成立了华为自己的“美学设计室”。华为轮值CEO胡厚崑说到,“因为技术不再是我们最为需要的,现在挑战华为的是,这些技术将以何种形状表现出来。”

3  如何提升审美力?

既然审美如此重要,是否有具体的办法和路径去培养审美力呢?就好比培养理财能力一样,有具体的知识,法则和说明。很可惜,在审美这个问题上,它并没有那么科学化,甚至有点“玄学”。因为“美”更多来自一种感受和体悟,需要的是“自我取悦的能力”,是不断释放自我内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感性认知大于理性分析。你可以选择多看艺术展,多逛设计店,多感受一切美的事物,放慢脚步去聆听内心,俗称“养心洗眼”。

从自然界到各类设计,再到艺术作品,在欣赏的过程中,你会发现美是有不同形态的,也有不同文化属性的,还分历史阶段的。但个人的感性解读往往带有比较浓厚的审美偏好,不妨再多读一些艺术史、设计史、美学史、哲学史书籍,去了解到历史中人类最美的艺术形态是什么?审美思潮变化的背后都有哪些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美是否是一个独立的概念存在?帮助自己更全面宏观的去理解审美这个概念。

这样,从感性和理性两个层面,不断建构完整的审美认知体系,在面对具体的审美对象的时候,才不会迷失,才不会跟风去做个蛇精脸,或者盲目的买一堆昂贵的logo。这种审美认知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也更有指导意义,比如怎样通过穿搭来体现个人风格,选择什么样的品牌来代表自我,通过空间装饰来表达自我品味,如何拍出带有个人特色的照片或者视频。

总的来讲,对于个体,就是如何把生活过的更精致和有美感。就好比红楼梦的故事,当你看过了太多美好的事物,就算是回到普通人家的日常生活,也会知道如何将日子过的有仪式感。

4  如何建立自我独立的审美判断力?

不过在审美力的培养过程中,逐渐会出现一个疑问,即如何判断美的标准问题。这是审美力建立的困难点,也是困扰很多人的地方。在过去,审美或者品味是分阶级的,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就是精英审美和大众审美的两种代表。好的艺术和坏的艺术也有其分水岭,但如今,一切界限开始变得模糊了,定义在不断被打破。

这一点从艺术界最先开始,艺术品首先不再看上去是美的形象了,随后开始波及时尚和设计。如今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时代,更是将这种“标新立异”的趋势以极为多元化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就好比那些短视频呈现出来的大千世界。这个时候,我们愈发需要一种独立的审美判断能力。

两位路人正在外滩美术馆看展

还记得曾经有一篇叫做《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传遍了朋友圈的网文吗?如果在可预见的未来,拥有强大算法能力的人工智能在某些工作领域取代人类,审美力也许将成为我们不被未来淘汰的关键竞争力之一。

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重点讲“概念时代”已经到来。左脑思维的主宰优势已不复存在,要想把握未来必须提升右脑思维能力。第二部分详细讲述右脑的六大能力。即:设计感、故事力、交响力、共情力、娱乐感和意义感。

独立的审美判断力是建立在对自身文化的深度理解之后的二度创新,同时也是对自我认知的高度自信。大量的学习是做出判断力的基础,了解吸收人类曾经创作出的最美的艺术形态,同时大量的实践是判断力建立的最优途径,它会在无形中塑造个人的审美风格和态度。你的每一次选择,都是一次对美的投票。

作者:邱书婉,美学硕士,从事文化产业。文章常见于《界面》,并被雅昌、搜狐艺术、亚洲艺术等多家媒体转载。

来源:界面艺术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