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丁文文
蓝天白云、椰风海韵、天涯海角,还有那数不清的热带水果、椰汁、清补凉……夏天有多热,海南就有多甜。
如果四季有味道,那么海南一定是甜味儿的。
这甜味儿,一半来自热带水果,一半来自海南清补凉。热带水果的甜,是海南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的,而清补凉的甜,却是海南人自己创造的。
四季如夏的海南,解暑为先,怎样才能唤醒自己的洪荒之力,满血复活呢?
阿姐,麻烦给我的爱人来一碗清补凉。解渴不失解馋,消暑不失美味,相邀不失甜蜜。
清补凉历史悠久,极具海南特色
纵观国内消暑解渴的饮品小吃,比较著名的有海南清补凉、广东凉茶、北京酸梅汤、广西龟苓膏、福建四果汤、湖北米茶、四川凉糕等等。
作为海南省会的海口是个岛民气质、烟火气很浓厚的城市,表现在饮品生态上,也是参差百样。今天的海口,已经盘踞了国内几乎所有的一线品牌,例如,喜茶、奈雪、CoCo都可、1点点、蜜雪冰城、益禾堂、书亦烧仙草等等。尽管如此,漫步海南街头,随处可见的海南第一家清补凉、文昌邓记清补凉、琼海清补凉、椰语堂、椰子日记……从门店总数来衡量,海南本地清补凉占得鳌头。

清补凉作为海南经典传统小吃之一,历史悠久,极具海南特色。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流放海南期间,品尝过当地百姓制作的椰奶清补凉后极为称叹,当场盛赞:“椰树之上采琼浆,捧来一碗白玉香。”
海南清补凉的迷人之处在于,当你试着喝下一碗后,就再也放不下,那一碗简单的清补凉里,装满了海南风情。
海南清补凉 PK 两广清补凉
清补凉,顾名思义,“清”为“清火”,“补”为“补充”,“凉”为“凉爽”,综合起来,“清火消暑,补充营养,感受凉意”。中医认为虚则补,“清补凉”三个字组合,给人虚实结合,阴阳平衡之感。
虽然两广一带也有清补凉,但琼州海峡一隔,清补凉的内容又有不同。广东清补凉用淮山、莲子、茨实、薏米、百合、红枣、南北杏和瘦肉,或放入沙参、玉竹、陈皮和龙眼等以健脾去湿、润肺去燥的材料,煮成汤,熬成粥。广西清补凉相对简单,以西瓜块、菠萝块、绿豆等为料。
而海南清补凉则结合了广东与广西所长,拥有绿豆、通心粉、凉粉块、薏米、西米露、汤圆、红枣、西瓜丁、葡萄干、鹌鹑蛋、玉米粒、花生仁、百合、银耳、桂圆肉、莲子、菠萝丁等十几二十种材料,再加之海南本地产的新鲜椰肉、椰汁等,正是这食材的多样,才有了清补凉清热降火,消暑解乏、祛湿、开胃、除痰、健肺的功效。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海南到底哪款甜品最好喝?把这个问题同时抛给一个海南人和一个去过海南的人,得到的答案是一样的:清补凉。

清补凉之于海南人,犹如酸梅汤之于老北京。一直以来,清补凉不仅是岛民四季的标配,也是令无数游客印象深刻、回味无穷的美味。但凡吃过清补凉的游客,一定念念不忘,再来海南,必打卡寻味清补凉。
传统清补凉迈入新时代
传统的海南清补凉做法以鲜椰汁、椰肉为主料,加入当季热带水果,以及红豆、绿豆、薏米、花生、龟苓膏等食材,放置冷却或加入冰块后,一碗冰爽甜蜜的清补凉出炉了。
随着时代变迁,清补凉也跟随时代步伐,悄然发生着变化。
首先,食材的多元化。伴随着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丰富食材,商家开始加入红枣、西瓜粒、菠萝丁、凉粉块、桂圆肉、鹌鹑蛋、冬瓜薏等多种配料,甚至还加入冰淇淋、桃胶、火龙果、百香果等新元素。在传统清补凉的基础上,加入燕窝桃胶,桃胶的琥珀光泽,染入汁水纯白如玉的鲜榨椰奶中,搭配上燕窝,入口温润绵滑、清香甜美,鲜嫩滑爽,这一道美容养颜佳品便是椰语堂的官燕桃胶清补凉。清补凉没有固定的配方,可以根据食客爱好随心所欲添加各种配料,每一碗清补凉都带来独特的味蕾和体验。每家店的清补凉从原材料到制作工艺都不尽相同,所以清补凉还素有“千店万味”之称。比如,椰语堂的椰奶桃胶清补凉,鲜榨的椰奶,配上五谷杂粮,加入口感软弹的桃胶,甜而不腻, 喝起来浓浓的奶香萦绕在唇舌中。

其次,包装的便捷化。把承载海南记忆味道的清补凉装进罐子里,让人们随时随地喝到海南味。
再者,海南清补凉走出海南,成为连锁发展企业品牌。作为海南地标美食品牌的优秀代表,始创于2012年的椰语堂,是海南第一家把海南清补凉精致化、标准化并进行连锁发展的企业,并率先开创罐装清补凉成为全国线上线下销量第一品牌。目前,椰语堂全国门店分布在各高端商场、机场、邮轮、动车站、五星级酒店、景区,让人们随处尽享海南清补凉的美味。
很多海南人都有一份关于海南元素的记忆。这些记忆或许是一家老店、或许是一道美食、更或许是一份坚守与传承。它们记载着一座城市发展,也镌刻着很多人的芳华。“在海南,最惬意的事情莫过于,骄阳过后,来一碗冰爽可口的清补凉。”地道“吃货”海口市民李女士说,承载着儿时味道清补凉在自己心中的地位无法撼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家乡清补凉的爱就像久违了的亲情。去家千里,凭借一碗清补凉便能忆起故乡的风情水土,未尝不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