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储备重回3.15万亿美元,7月增量创逾六年最大

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543.91亿美元,为2018年2月以来首次回到3.15万亿美元以上,环比增加420.63亿美元,增加规模为2014年3月以来最大。

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陈鹏

国家外汇管理局周五发布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543.91亿美元,为2018年2月以来首次回到3.15万亿美元以上,环比增加420.63亿美元,增加规模为2014年3月以来最大。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对界面新闻表示,7月美元指数大幅下跌,非美货币普涨,汇率折算因素是推动外储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

“现在看,美元指数短期有望继续下探,但90和88是阻力位,这可能支撑8月外储保持正增长,但增幅或不及7月。”他说。

在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减弱的背景下,7月美元指数加速下落,全月跌幅高达4%,创近10年来最大单月跌幅。市场观点普遍认为美元已经步入弱周期。与此同时,非美元货币普遍上涨,特别是在欧盟峰会就总额高达7500亿欧元的“复苏基金”达成一致后,投资者对欧洲经济前景更为乐观,支撑欧元大涨4.8%,英镑更是罕见录得5.5%的月涨幅。此外,7月,日元对美元涨2%,人民币涨对美元1.3%。

据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刘健估计,汇率折算因素可能导致外储增加约350亿美元。

除了汇率折算因素,资产价格回升、跨境资金持续净流入也对我国外汇储备有正向贡献。

资产价格方面,7月份,美国三大股指延续3月以来上涨态势,标普500指数按月涨5.5%。另一方面,主要国家长端国债收益率明显走低,债券价格上涨。其中,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月末收报0.533%,较6月末下跌13个基点;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0.8个基点。

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表示,当前,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但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

“展望未来,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韧性强劲,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加快形成,有利于继续为外汇储备规模总体稳定提供支撑。”王春英说。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