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匆匆那年,创投的脚步并没有停歇

即使是这样的2020上半年,创投圈依然发生了许多改变,孕育出了新的变局。

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夏芈卬

2020年,如果若干年后再回首,一定是不平凡到有点魔幻的年份。

疫情的反复,让人们正要撸起袖子复工复产的时候,却又被迫回到原地,在匆匆之间,2020的上半年就这样过去了。好在北京的疫情再次得到了控制,身处这一创投重镇的从业者也将再次抖擞精神,为了弥补失去的时间而频繁出差,投身于全国各地的创新项目之中,而此时,距离2020年结束也只剩下5个月的时间。

即使是这样的反复,也改变不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积极向上的勇气;即使是这样的2020上半年,创投圈依然发生了许多改变,孕育出了新的变局,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总结。

1 募:抓住一切可以尝试的机会

从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以后,整个股权投资市场的流动性就有了变化,今年的疫情成为了一个加速器,加大了行业洗牌及清退的速度:头部的GP非但不受影响,反而屡屡出现超募,但大量腰部和底层的GP被市场劝退。其实不只是GP层面,募资的难度也传递到了被投企业身上,今年以来实体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生死存亡,使得GP第一次真正认识到投后管理的重要性。

早在2018、2019年,就已经出现了所谓“全员募资”现象,今年疫情后募资就更成为各家机构最关注的环节,一方面市场本身的流动性连续几年在萎缩,这主要是资管新规造成的银行理财资金不再能进入创投市场造成的,这部分资金之前占比比较高;同时由于疫情的影响,市场化LP对投资的信心在减弱,政府引导基金则苦于政策的进一步限制,但预计随着国家疫情后增加经济活力的动作出台,未来政府引导基金仍有望扶持符合国家战略的企业;市场化的FOF和高净值客户相对来说反而受影响比较小,因此独立财富管理机构也日益成为头部GP优选的合作对象。

更多的机构开始着手募集美元和人民币双币种的发展,全球疫情出现后,美元市场一样也出现收紧,但由于整体资金体量的原因,以及对创投的熟悉,美元资金仍然显得更充足一些,头部机构时不时地就出现逆市超募的局面,Mega Fund频频出现,头部效应在加强。

众多优质企业出现流动性问题,反而是二手份额基金的机会。比如,Lexington Partners就在今年完成了高达140亿美元的募资,作为一只Mega S Fund,不仅创下该公司历史上单只基金的最高募资额,而且是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募资额最高的二手份额基金,而全球二手份额基金一季度的募资额也达到242.7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可以预计,短期内疫情还会持续,因此在整个2020年乃至后续几年中,募资都会是各家GP最先要攻破的难点,一方面需要专业的人员耐心、持续地和LP做对接,并且追求对LP的需求差异化满足;另一方面,将会有更多的GP和市场化FOF等有募资能力的机构合作,解决募资难的问题。

2 投:今年C位是直播小姐姐的

2020,如果要说什么是风口(呼呼往里灌风那种),那就必须是直播了。

罗永浩直播首秀3小时创造了1.1亿元带货纪录,成为直播行业带货的标志性事件。随后,格力董明珠、携程梁建章、盒马鲜生侯毅等大佬都纷纷开直播卖货,成为企业营销与自救的新标配,就更不要说李佳琦和薇娅了。

直播带货已经蔚然成风,风头一时无二。在“人人都是主播”的全民直播论调下,大量资本涌向“网红直播”领域,巨头们也开始组队battle,一边是淘宝&抖音,另一边是京东&快手,甚至连百度都重新拾起了直播,准备直播带货的激战。

和直播咋咋呼呼的风格相比,教育原本是一个需求稳定且慢热的行业,但疫情让寒假一放就是半年,暂停时期,学生没法去上课,只能宅在家上网课。在“停课不停学”的呼声下,在互联网企业的加持下,2.65亿学生、1600万老师共同在线上教与学,加速了OMO模式(线上线下融合)在教育行业的落地。先是精锐宣布All in OMO平台化战略,之后教育巨头新东方、好未来的加入,再是爱学习、立思辰等教育公司的跟进,寻求线上和线下的深度融合。在这个进程中,教育OMO模式被推向了资本的风口,未来也许会出现新的教育巨头。

一场疫情,给无数人普及了健康卫生医疗知识,也让更多的人关注健康、珍爱生命。

疫情背景下,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行业成为机构投资热点,无论是投资案例数或投资金额,均位列前茅。其中,VC领域一季度投资案例为112起,规模达到6307.10亿元;PE方面,一季度投资案例达102起,规模为121.99亿元。医疗健康产业一直是一个稳定的投资市场,未来5年乃至10年都存在较好的投资机会,尤其是创新药研发、基因测序技术、影像诊断、可穿戴设备等,都将迎来发展与机遇。

在直播、OMO教育、医疗健康行业之外,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先进制造、5G、机器人等深科技投资,在2020年上半年都是直线增长的趋势。而鉴于去年以来外部环境的因素,我国半导体、芯片等行业的投资、研发,需要“独立自主”与“创新创业”的精神,未来可期,但仍需要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与此同时,新基建是国家的最新战略,也有着确定性比较高的投资机会。

3 退:退出/投资比重回理性

对比募资和投资,2020年上半年私募股权退出是颇具亮点的。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走向成熟和规范,过去单纯通过依靠IPO退出在逐步演变成多退出途径并存的模式。

首先,去年科创板开通,大大丰富了退出渠道,这个红利延伸到了今年。2020Q1虽然市场出现了大幅波动,但VC/PE 投资背景的科创板企业总计退出19家,科创板平稳运行为退出提供了保障。

其次,4月17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股票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公募基金获批投资新三板精选层,可以增加新三板流动性,也利好私募股权退出。从总市值来看,科创板总市值也仅是新三板的50%,其中精选层首批109家公司占新三板总市值的7.13%,后续精选层的上市公司数量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创业板改革试点了注册制。创业板与科创板定位不同,创业板更加侧重传统行业的产业升级方面,强调公司业绩的成长性,而科创板相对来说更侧重核心技术以及市场地位。按wind数据,2020年4月底创业板民企数量占比达84%,高于深圳主板的30%和上证 A股的47%,创业板注册制的推出明显可以加快民营创投企业的退出。

今年募资收紧,退出的金额却在上升,整个行业的退出金额/投资金额比正在回归合理水平。据投中数据,在2016年以前,退出金额/投资金额的比重常年在20%附近波动,但在2017-2018年由于行业投资金额大幅攀升,同时退出渠道收紧,导致退出金额占比最低达到10%左右,大量存量股权投资项目无法退出,收益无法兑现。但目前退出金额占比已经重新回到19.81%,回归历史均值水平。

目前全球疫情形势仍很严峻,因此预计这个比重还会持续上升。募资金额的短期下降,反而可促使投资机构更加谨慎,避免给出过高的估值定价,这将有利于降低项目的投资成本,有利于提高创投机构的投资收益率。当前二级市场估值也处于历史低点,未来经济平稳复苏,这部分交易也会提升整体的退出收益。

纵观历史上业绩极佳的基金,很多都是启动于市场一片哀嚎的时候,因此在疫情的影响下,目前创投机构能做的,除了上述几点,应该更多关注如何帮助被投企业的发展,如何提前布局帮助企业的成长,如何促进被投企业共同学习成长等问题,等待环境发生转变。无论世事如何变迁,立足于当下做好内功,才有可能在市场重新向上时收获最大的红利。经过这一轮市场调整和自我出清,未来伴随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创投市场还将迎来新的成长周期。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