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地产上市公司转型 迪马股份10亿投向军用车

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形势严峻是迪马股份转型军用装备制造业的主因之一。

图片来源:华盖创意

“看月光的时候叫人小甜甜,现在喊人牛夫人”,这不仅是喜剧中一句戏谑之语,更是现实中任何事物处境转换的写照。当房地产业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地产公司们纷纷把眼光投向其他行业。

迪马股份(600565.SH)11月30日晚间发布定增预案,该公司拟向不超过10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0亿元,其中10亿元拟用于投资新型军用特种车辆生产建设项目,另外10亿元分别用于外骨骼机器人产业化项目及偿还公司债务。本次发行完成后,迪马股份将重点拓展军用专用车业务,同时新增外骨骼机器人制造业务。

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形势严峻是迪马股份转型军用装备制造业的主因之一。迪马股份在公告中指出,近年来房地产投资旺盛,经济增速放缓,我国房地产市场逐渐进入分化调整的阶段,国内部分地区房地产库存过高、周转减缓,一线城市房地产需求旺盛但土地成本高企,房地产企业面临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

迪马股份希望通过拓展军用专用车领域,增加业绩增长点,完善产业结构并分散经营风险。财报数据显示,房地产作为其主营业务,在去年收入中占比高达85.69%,为61.54亿元,专用车收入占比13.73%;今年上半年,竣工交付的房屋减少,迪马股份营收同比下降13.86%,其中房地产营收同比下降18.67%,但房地产业务依然是该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占比为78.18%,而专用车收入占比19.40%,其营收同比上升近9%。不难看出迪马股份主营业务潜在风险巨大,转型之心迫切。

为什么选中军工?随着国家安全战略升级以及军工体制改革红利的不断释放,国防军工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国防军工板块备受资本市场关注,该公司原先在专用车领域也已经有一定积累。根据本次定增预案,募投项目中,新型军用特种车辆生产建设项目总投资10.28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10亿元,通过新增先进的生产设备,扩充标准化的生产厂房,建设符合特种武器装备的运输储存、安全保障以及生化安全防务要求的新型军用特种车辆生产线,项目建设期为24个月,达产期为48个月,预计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1.36%。外骨骼机器人产业化项目的目标产品主要应用于军事、公共安全、医疗康复等领域,主要协助军事后勤、消防救援、老年人和肢体残疾人医疗康复等,项目建设期为24个月,达产期为48个月,预计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6.85%。

同日,迪马股份还与华西股份(000936.SZ)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对方列为战略合作伙伴,华西股份主要业务方向之一就是投资并购,华西股份将支持实施其军工发展战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帮助迪马股份寻求军工领域的业务、资产、技术储备和合作机会。

除了这次新增的外骨骼机器人制造业务,迪马股份今年3月还与知名医疗企业山东绿叶医疗投资有限公司合资设立医疗投资公司,首次涉足医疗领域;今年6月拟不超过2亿元发起筹建三峡人寿,首次进入保险业。

据国信证券观察,许多房企积极去库存回笼现金推动转型,对房地产的“嫌弃”趋势愈演愈烈:在其重点覆盖的近60家上市公司中有超过70%的公司选择了转型。A股四大上市房企之一世荣兆业(002016.SZ)11月24日发布了“弃房投医”的战略转型公告,计划3至5年将大健康产业发展成为公司的主营业务。

苏宁环球(000718.SZ)从去年7月份开始正式加快了其转型的步伐。2014年7月,出身房地产开发的苏宁环球跨界收购大股东旗下的苏宁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正式进军文化传媒领域;今年9月,苏宁环球宣布与韩国株式会社REDROVER合作抢占动漫IP;11月25日,该公司又宣布拟出资约3.03亿元收购韩国第三大娱乐经纪公司FNC22%的股权并成立合资公司,双方双方携手启动“中韩造星计划”。除此之外,苏宁环球在大健康医疗以及大金融等多个方向也展开了转型。

中珠控股(600568.SH)则已成功转型,在今年三季度财报中,医药行业及其他收入占据该公司营收70%以上份额。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