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编辑 | 牙韩翔
美国非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暴力执法而死的事件,还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更大的反对种族歧视的风暴,以及对于结构性和制度性歧视的反思。
知名广告创意公司W+K近日发表声明称,将拒绝与不支持“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的客户合作。
“黑人的命也是命,这不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W+K在声明中表示,“如果你作为员工不支持这个观点,你应该另找工作。如果你作为我们的合作伙伴不支持这个观点,那我们也不想和你干了。如果你作为客户不支持这个观点,那你最好找另外的代理商。”
在W+K近40年的历史中,这家机构常常骄傲于自身独立广告公司的身份,也常常发起一些带有公益价值观宣传导向的活动,比如我们曾经报道过的“罩样笑”活动,意在为疫情下的世界加油打气,鼓励更多商家和个人参与。
W+K的最新声明,不太可能影响它与现有客户的关系,因为从它以往合作的客户来看,双方价值观还是一致的,大多数都站出来支持黑人运动,比如耐克、麦当劳和HBO。但这个声明的意义在于,对于那些为了避免受到保守消费者的反对而对黑人运动敬而远之的潜在客户来说,这会是某种警告信号。
全球最大的广告传播集团WPP,也在近期宣布,计划在未来3年投资3000万美元用于支持所谓的“包容性项目”和反种族主义的慈善。
其全球CEO Mark Read公开表示,要在WPP需要采取“更根本、更具体的行动”来打击种族主义,更好地支持黑人员工。
这个3年3000万、每年1000万美元的投资,就是用来推动变革的。“我们会捐款、提供无偿服务,并与媒体合作伙伴一起支持慈善机构和其他致力于打击种族主义、培养少数族裔人才、解决影响黑人和少数族裔社区问题的组织。”WPP表示。
WPP并没有详细说明上述“包容性项目”会带来什么,但表示它将“与客户、合作伙伴、同事、行业组织、活动组织者和供应商一起,确保黑人和少数族裔人才不仅在工作中,并且在行业、在更广阔的网络中都有更大的空间。”
WPP还进一步表示,它将只参加有有色人种代表参与的活动或论坛,并将邀请有色人种在活动上发言,来“主动提高他们的知名度”。
作为全球广告传播巨头,WPP此番承诺对打击种族不平等问题上的发声,如果有其他广告公司跟进效仿,将会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不过,承诺是一方面,最重要的还是落实。
因为广告行业长期以来以缺乏多样性和不愿改变而著称。有批评人士指出,广告公司在包容性方面大谈特谈,却很少付诸行动。由于这个行业不公布或跟踪多元化数据,因此在平权问题上,人们很难知道是否取得了进展。
根据美国广告主协会(ANA)最近的一份报告,甲方品牌客户也面临着系统性种族歧视的问题,他们多元化的计划与实际执行之间存在差异。75%的ANA成员计划雇佣具有多元化背景的供应商,但只有40%的成员将这些策略真正应用到市场和广告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