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为名的隐秘霸凌:我们为什么会成为煤气灯操纵的受害者?

哪怕有一丁点“我仅靠自己肯定不够好”的想法,或者“需要对方的爱和肯定才能完整”的感觉,就容易遭遇煤气灯操纵。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按:你是否常常质疑自己?总是自问自己是不是太敏感了?你是不是总是在向父母/男友/领导道歉?如果这些经常发生,那么你可能是受到了煤气灯操纵。煤气灯操纵时常以爱的名义发生,却是一种隐秘的霸凌。

“煤气灯操纵”这个名词来源于电影《煤气灯下》,男主角为了霸占女主角的财产,刻意引导她变疯。女主角总是看到煤气灯在忽明忽暗,可是当她询问男主角时,他却说根本没有,并以此来告诉她她的精神出现了问题。相似的场景再三出现之后,女主角的认知被扭曲,开始自我怀疑:也许他是对的。到了最后,她无法再相信自己。

在《煤气灯效应:如何认清并摆脱别人对你生活的隐性控制》一书中,耶鲁情商中心联合创始人、精神分析师罗宾·斯特恩博士看到,“煤气灯效应”来自由两人构成的一种关系:一方是煤气灯操纵者,需要扮演凡事都正确的角色,以此保持自我和握有实权的感觉;另一方是被操纵者,总让煤气灯操纵者来定义其现实世界,把对方过度理想化,总期许得到对方的认可。哪怕有一丁点“我仅靠自己肯定不够好”的想法,或者“需要对方的爱和肯定才能完整”的感觉,就容易遭遇煤气灯操纵。实际上,这种情感虐待可能比我们想象得还要普遍。可是,在个人主义和女权主义蓬勃发展的今天,无论男女,很多人都愿意更加坚强、成功、独立,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会成为煤气灯效应的受害者,苦苦挣扎依然难以摆脱操纵呢?

《什么是煤气灯操纵》(节选)

文 | 罗宾·斯特恩  译 | 刘彦

为什么煤气灯操纵如此普遍?为什么那么多聪明、坚强的女性陷在削弱自己身心力量的关系里出不来?这甚至让20世纪50年代情景喜剧里的婚姻都显得那么明智。为什么那么多男性和女性苦苦挣扎,仍旧不能摆脱明显在操纵他们、经常对他们甚为残忍的雇主、家人、伴侣和朋友?为什么这些关系的真相变得这么难以看透?

我相信煤气灯操纵流行起来有三个主要原因,它们在我们的文化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这并不是我们个人决定停留在煤气灯操纵关系里造成的。

《煤气灯下》海报

01 女性经历的角色变革和强烈抵抗

说到男女两性在情感和工作上的关系,有一点很重要:女性扮演的角色突然而迅速地发生了变化。女性角色上一次发生巨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男性纷纷参军打仗,大量女性进入职场,从事以前属于男人的工作。好莱坞很快对女性拥有财权的新现象做出反应,拍了几部“煤气灯操纵型”的电影,这其中就包括由英格丽·褒曼和查尔斯·博耶主演的《煤气灯下》。在这些电影里,强势、有魅力的男性成功地欺骗了优秀但脆弱的女性,让她们放弃自己的观点。这种关系似乎和当时社会上对两性的期许及两性彼此经历的突然转变有关。无论是20 世纪40 年代还是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女性都在工作和个人生活里突然拥有了新权力——而这种角色的转变可能让她们自己和她们的伴侣都觉得受到了威胁。尽管女性开拓了一片新天地,可以自由工作、竞选公职、广泛参与公共生活,但是很多女性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渴望拥有传统的两性关系——找一个可以依靠的强壮男性,给自己提供指引和帮助。很多男性在某种程度上对女性同时在公共和私人领域里追求平等的权利感到不安。

在我看来,结果就是一些男性被坚强、聪明的女性吸引,但同时又想控制她们。同时一些女性主动地“重调程序”,让自己扮演小鸟依人的角色,这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伴侣在精神上的支持,更是为了实现她们对自己的认知——“我在这世上到底扮演什么角色?”于是,全新一代的煤气灯操纵者和被操纵者就这样诞生了。

矛盾的是,给女性带来更多选择的女权运动同时也迫使我们很多人必须做坚强、成功、独立的女性——从理论上来说,就是对任何男性的虐待都免疫的女性。结果,处于煤气灯操纵式关系或其他形式的虐待关系中的女性自然会感到加倍羞愧:首先,她们为自己处在一段糟糕的关系里感到羞愧;其次,她们为没有达到自己设定的强大、独立的标准而羞愧。于是出现了颇具讽刺意味的情形:女性可能用原本支持自己的想法说服自己放弃寻求帮助。

02 遍地的个人主义,以及随之而来的孤立

传统社会可能给个人发展提供的空间很有限,但在让大多数人扎根于一个安全稳定的关系群这一点上做得很好。我不是说女性在以前的婚姻关系里从未被孤立过,但通常来说,她们确实可以接触到更为广泛的家庭关系,以及让她们成为更大群体中的一分子的社交活动。即使在现代工业社会,就在最近的几十年之前,男性和女性都可以接触到更为广泛的社交网络——工会、教堂、社区小组、少数族裔团体,等等。至少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相较于独处,人们都在更大的世界里。任何个体——即便是伴侣或雇主——都可以被放到一个更大范围的环境里来看待。

如今,随着高度的个人流动性和社会对消费主义的关注,从社交层面而言,我们相比以前更被孤立。我们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工作上,还经常更换同事。业余时间一般都以比较私密的方式度过——跟伴侣或几个朋友共处,而不是参与到教堂、工会或社区组织的活动里。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人都可能对我们产生巨大的影响,因为我们被孤立了,接触不到其他的信息来源和反馈。伴侣似乎成了我们唯一的精神支柱;直属领导似乎对我们的职业前途和自尊拥有无尽的掌控权;密友似乎成了我们忙碌、孤立的生活里寥寥无几的人情纽带之一。结果,我们把自己希望得到外界认可的需求全都寄托在这些关系上,并指望通过这些关系来给自己下定义,完成自我认知。在传统社会里,

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广泛的精神纽带来获得安全感;而在现代社会里,我们往往只能依靠一个人——伴侣、密友或某位家庭成员。但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理解和共鸣不是任何单一的关系可以满足的。正是因为迫切地想要证实我们是优秀的、有能力的、招人喜爱的,加上越来越孤立、很少与其他人联系,我们成了煤气灯操纵的首先对象。

《煤气灯效应:如何认清并摆脱别人对你生活的隐性控制》
[美]罗宾·斯特恩 著 刘彦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0-6

03 煤气灯操纵文化

在今天的环境下,煤气灯操纵能找到更多的追随者,因为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焦虑。我们不停地被一大堆新闻和信息轰炸,而我们也知道这些内容不一定准确——有些甚至可以称为“假新闻”或“另类事实”。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对自己能相信什么不再那么确定,因此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容易进行煤气灯操纵。

2016年3月的一起事件戏剧化地说明了煤气灯操纵的巨大能量,以及它在我们文化里的普遍性。当时,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的竞选经理科里·柳安道斯基遭受指控,说他在布赖特巴特新闻网女记者米歇尔·菲尔茨走近特朗普进行提问的时候,用力拉扯其手臂。《华盛顿邮报》记者本·特里斯目睹了整个事件,当地警察随后公开的录像也证实了这一点,于是警方最后控告柳安道斯基殴打罪。特里斯对该事件进行了报道,但他的稿子还没发表就被人在推特上泄露了。

特朗普的竞选团队立刻宣称该事件从未发生,坚持说菲尔茨得了“妄想症”,并且提供录像证明。这就是典型的煤气灯操纵行为:菲尔茨和特里斯都开始怀疑自己对现实的认知了。而菲尔茨的确遇到了这场意外,当时特里斯近距离目睹了整个事件,而且对菲尔茨表示了同情。

2016 年11 月特里斯写道:“我上周跟菲尔茨通话的时候,她说自己后来都怀疑她对事件的描述是否准确了,尽管她手臂上的瘀伤可以证明那件事的确发生过。”特里斯承认,他也一度开始怀疑自己。他在《华盛顿邮报》里对殴打事件及其后续的报道用了这样一个标题:“特朗普竞选团队对现实的攻击令我怀疑自己看到的真相:三月的一起意外如何预示了长达数月的煤气灯操纵行为。”

在私人关系里发生的煤气灯操纵行为已经足够痛苦,抵抗起来也颇具挑战性。在这个案例里,许多政客和某些记者联手企图说服大家某件事并没有发生——尽管警方有可靠的目击证人,甚至有事发当时的录像。那些煤气灯操纵者拥有如此强大的说服力,以至于亲历事件的当事人都开始怀疑自己的认知——由此可见,大小层面的煤气灯操纵汇集在一起,给我们的文化带来了一股令人不安的力量。

通过煤气灯操纵来实现政治目的已经是很可怕的现象,但问题还不止于此——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些方面看起来似乎是个人的事,但实际上已经被社会的总体文化深深影响。正是这种文化不断地鼓励我们去相信那些明显不是事实的想法。

广告不断地向我们灌输,女性只有拥有完美的二号体型(注:美国的女性服装按体型划分,最小的是二号,最大的是二十号)和化好妆的漂亮脸蛋,才会受到男性的青睐。但我通过个人经历和观察,清楚地知道事实并非如此。学校一边郑重其事地告诉我们的孩子,学习是有意义的,一边又提醒他们,如果没有好成绩和理想的SAT分数(注:SAT是由美国大学委员会主办的一场考试,其成绩是世界各国高中生申请美国大学资格及奖学金的重要参考),就进不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政客们一会儿给自己的行为找一个理由,一会儿又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给出另一番解释,而且从来不承认新的“政党路线”跟之前的不是一回事。由此看来,我相信我们已经生活在“煤气灯文化”之下。我们本应被鼓励去发现或创造自己的真相,但事实上我们被无数强大的指令狂轰滥炸。所有这些指令都要求我们无视自己的感受,反而把当下市场上主推的需求和观点看成自己的需求和观点。

04 找到一条新的路径

幸好,有个方案可以解决煤气灯操纵问题。摆脱这个给身心造成严重后果的症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核心非常简单。你只需要理解一点:你已经是个优秀的、有能力的、招人喜爱的人,不需要一个理想化的伴侣的认可。当然,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当你意识到你不需要别人就可以给自己下定义时——也就是无论煤气灯操纵者怎么想,你都是个有价值、值得被爱的人——你便踏出了通往自由的第一步。

一旦你明白了自我认知并不取决于煤气灯操纵者这一点,就会主动要求对方停止煤气灯操纵行为。而且因为你知道自己有权享受爱和美好的生活,所以能够明确要求煤气灯操纵者必须善待你,否则就离开他。你要以退为进,看清现实,拒绝向煤气灯操纵者无情的批评、苛刻的命令和控制行为让步。

我知道这听起来令人却步,但是别担心,我会全程给予你鼓励和支持,教你如何关掉煤气。一旦你愿意放弃不健康的关系,你就可以决定是否真的想要离开。

梅拉妮就是这样成功摆脱煤气灯操纵的。她逐渐认清了真相:不论别人怎么说,她本身就是一位聪明、善良、能干的女性。她学会了不再参与那些永远赢不了的、给自己带来致命打击的争论,不再理会脑中丈夫喋喋不休、吹毛求疵、有损人格的声音。

随着梅拉妮变得越来越坚强,她意识到乔丹对煤气灯操纵的交往模式十分投入。他特别需要证明自己是对的——每时每刻——哪怕伤害到梅拉妮也无所谓。一段时间过后,她不再把他理想化,也不再渴求得到他的认可。这个时候,她明白已经无法从乔丹那里获得足够的爱、欣赏和陪伴,继续维持这段婚姻已经没有意义。于是她离开丈夫,最终进入了一段新的、更有满足感的情感关系。

那是梅拉妮的选择,你不一定非要这么做。你会发现,当你不再需要煤气灯操纵者的认可时,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回应他,而他可能也会相应地改变自己的行为,并不像乔丹那样顽固不化。如果你的煤气灯操纵者是某位家庭成员或雇主,也许你能找到办法约束这种关系对自己的影响,同时又维持这种关系。比如,有朋友陪伴的时候才去看母亲;设法让自己跟言行过分的领导减少接触;像梅拉妮那样,觉得到了终结这段煤气灯操纵式的关系的时候,再彻底离开。

你的身体里隐藏着一股巨大的能量,可以帮助你摆脱煤气灯效应。无论你做出哪种决定都是正确的。首先你必须意识到自己在煤气灯操纵里扮演的角色,看清楚把煤气灯操纵者理想化和为了得到他的认可而采取的行动、渴望和幻想。

书摘部分整理自《煤气灯效应:如何认清并摆脱别人对你生活的隐性控制》一书第一章,内容有删改,经出版社授权发布。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