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北京、广州之后,《上海语言生活状况报告》首次发布

上海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在保护传承上海方言文化,试点建设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完成语保工程任务,建设上海方言文化体验馆,支持指导社区街道开展方言文化活动。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2020年6月2号,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19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和《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据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介绍,近年来,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形成一个惯例,每年大概这个时候会向社会来发布年度的语言报告。年年发布,每年报告都不太一样,这也是从语言角度生动反映我们时代的变迁和国家的发展。    

据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桑标介绍,《上海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是继北京、广州之后第三本地方语言生活皮书,由在沪的两家国家语委科研机构联合编制,从2020年起每两年出版一本。

该年度报告总结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语言文字工作的发展历程,并对上海的语言文字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状况进行了梳理。

“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上海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的首要任务。”据桑标介绍,报告的“特稿篇”对此进行了全面回顾,“工作篇”对迎办首届进博会期间公共场所、重要交通枢纽等语言文字应用检查整改工作进行了具体介绍。“领域篇”对“上海发布”等政务微信、古北地区日文标牌的语言规范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他指出,语言服务是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理念,面对大型国际性活动的语言需求,历经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世博会、亚信峰会、进博会等一系列多边外事活动和大型国际会展,包括多语种翻译专业服务和志愿者服务的外语服务机制日臻成熟。

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进一步加强了手语盲文等特殊语言文字服务,报告对语言文字如何助力首届进博会,在沪的外资企业如何解决语言沟通问题,以及多语种人才培养、导医语言服务、各领域手语服务供给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桑标强调,学校是语言文字工作的基础阵地。《报告》对全市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浦东新区中小学书法教育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介绍了上海率先试点的新高考制度对语文教育的影响。

上海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在保护传承上海方言文化,试点建设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完成语保工程任务,建设上海方言文化体验馆,支持指导社区街道开展方言文化活动。《报告》介绍了上海在协调处理普方关系方面的政策思考和具体做法。

如何处理普通话推广和汉语方言文化传承问题?

桑标回应道,目前,上海的普通话已经高位普及,方言的隔阂也已经基本上消除了。与此同时,上海在保护传承方言文化方面,也开展了一些工作。

上海实施了方言保护性调查工程,出版了6卷本的《上海地区方言调查研究》丛书;试点建设上海方言有声数据库;全面实施语保工程,进一步采录了上海口传文化的声像数据,并正在推进相关成果的出版。目前,上海还在推进《上海方言志》的二轮修志工作。

在基础教育阶段,上海开展了包括语言文化的乡土文化教育、组织上海地方戏曲曲艺进校园活动,传承地方口传文化;启动建设上海方言文化体验馆,介绍展示上海话的历史源流、语言学特点以及上海话对普通话的贡献。

此外,上海还努力加强包括普通话、方言、外语、手语盲文等在内的多样性语言服务。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