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产业布局转型升级,苏州高新拟“借新还旧”发行不超25亿元债券

“发债的用途主要是‘借新还旧’,本次发行公司债券募集资金的运用将有利于优化公司债务结构,促进公司稳步发展。”

5月26日,苏州高新(600736)发布公开发行公司债预案。根据公告,公司拟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不超过25亿元公司债券,拟用于偿还公司前期债务及补充流动资金,债券期限不超过5年。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本次为苏州高新2020年首次拟公开发行公司债。

对于本次发行,苏州高新证券事务代表龚俞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债的用途主要是‘借新还旧’,本次发行公司债券募集资金的运用将有利于优化公司债务结构,促进公司稳步发展。”

“苏州高新2019年年报财务费用当中利息费用达到4.04亿元,较2018年2.23亿元有较大变化,公司战略定位于高新技术产业培育与投资运营商,并且传统业务涉及房地产,对资金的需求较大,此次发行债券可有效缓解公司资金方面压力,有效推进公司在产业升级方面的布局。”有不愿具名分析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拟发不超25亿元债券

据记者了解,苏州高新本次发行债券的票面金额为人民币100元,可以为单一期限品种,也可以为多种期限的混合品种。债券利率采用单利按年计息,不计复利,每年付息一次,最后一期利息随本金的兑付一起支付。

公告显示,由于债券募集资金到位时间具有一定不确定性,在本次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到位之前,其将根据实际情况以自筹资金先行投入,并在募集资金到位之后予以置换。本次债券由主承销商组织承销团,采取余额包销的方式承销。债券发行完成后,在满足上市条件的前提下,公司将申请本次发行的公司债券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截至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及2020年3月末,苏州高新负债总额分别为168.94亿元、236.03亿元、320.48亿元及354.80亿元,其中流动负债占比分别为75.46%、65.76%、60.87%及60.26%,非流动负债占比分别为24.54%、34.24%、39.13%及39.74%。苏州高新表示,总体来看公司负债规模处于合理区间,且公司信用状况良好。

2017年度至2019年度及2020年一季度,苏州高新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62.42亿元、72.82亿元、91.38亿元及8.4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6.06亿元、6.11亿元、3.53亿元及621.86万元。“公司整体业务及盈利还是相对稳定的,今年一季度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受春节疫情的影响,另外公司房地产项目结转周期主要集中在下半年。”龚俞勇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苏州高新表示,未来公司业务运营状况将继续维持在良好状态,盈利能力具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从中长期看,公司具备良好的偿债能力。本次发行公司债券募集资金的运用将拓宽公司融资渠道,降低公司融资成本,促进公司稳健发展。

“近年来,在长江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苏州高新构建的‘3+1’产业发展思路,有望协同发展,此次募集资金对于公司非银金融与产业投资的助力也有望起到推进作用。”上述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3+1”产业协同发展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多年来,苏州高新依托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资源优势,以苏州高新区为核心有序开展房地产等多项业务,并与园区相关企业合作,有力支撑了公司高新产业的布局与未来发展。

作为苏州高新区唯一的上市国企,苏州高新立足于“高新技术产业培育与投资运营商”的战略定位。近年来,公司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业务布局,稳步推进创新地产、节能环保、战略新兴产业向“高”、“新”转型发展,并以非银金融与产业投资为助推力,构建“3+1”产业协同发展格局。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截至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及2020年3月末,公司资产总额分别为263.78亿元、370.67亿元、472.84亿元及505.56亿元,保持稳定增长趋势。其中,公司资产以流动资产为主,其占比均保持在70%以上。流动资产中,存货占比较大,报告期内分别占总资产比例为38.52%、49.63%、53.86%及54.86%。

“从2019年业绩来看,苏州高新实现营业收入91.38亿元,同比增加25.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3亿元,同比下滑42.20%。归母净利润大幅下降,主要是税费随收入相应增加,同时部分项目计提增税,加上财务费用的增加,并购项目商誉减值等影响,使得公司增收不增利。”上述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房地产板块,商品房销售收入75.72亿元,同比增长19.86%,毛利率35.95%,同比增加1.92个百分点,是公司营收增长主要部分。”

谈及2020年发展重点,苏州高新证券事务代表龚俞勇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围绕创新地产、节能环保、战略新兴产业、非银金融与产业投资‘3+1’发展战略,布局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以创新地产为核心布局产城融合;节能环保推动构建环保集团,纵向延伸水务全产业链;战略新兴产业围绕子公司东菱振动拓展业务范围;非银金融与产业投资方面,通过直接投资、基金参股等方式实施产业并购,实现外延式扩张,推进公司战略转型。”

来源:证券日报网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